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三仁汤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具有清热解毒、宣畅气机的功效。曹东义教授循“候之所始,道之所生”,遵其意,结合异病同治原则,将三仁汤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中。该文择其相关医案,总结分析曹东义教授临床应用三仁汤的思想与经验。  相似文献   
22.
就扁鹊里籍再答温先生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曹东义,高洁明,孟庆生(050031)关于先秦时期著名医学家扁鹊秦越人的里籍,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经过考证在《史记·扁鹊传》中“实录”为:“勃海郡、人也。”晋代徐广、南朝裴、唐张守节、司马贞等历史学家先后论定扁...  相似文献   
23.
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人们总是说,中医属于宏观科学,对于微观领域缺乏了解,因而也不可能治疗微观领域的疾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中医学从宏观入手,以非常简易的方法,掌握着或者说驾驭着具有多种复杂化学成分的药物(中药),对于微观领域有独特的概括性认识,其治疗措施最善于改善复杂的微观世界,以达到润物细无声式的治疗效果,是最"环保"式的医疗措施,对人体和环境都不构成侵害和污染.  相似文献   
24.
“毒”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医的理论之中,“毒”是一个很突出的概念。什么是毒?古人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这并未妨碍他们使用“毒”来说明一些问题。我们只好按照前人的使用情况,分析它的含义。  相似文献   
25.
中医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的确是一笔财富,需要如实地进行总结,加以继承和发扬。然而,中医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曾经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在如今和将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举办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92岁的朱良春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27.
赵献可,字养葵,号医巫闾子,浙江鄞(今属宁波)人,约生活于16世纪下半叶。其《医贯》六卷刊行于明万历45年(公元1617年),书中引易入医,阐发命门乃人身之太极,以易学的“先天”“后天”学说概括肾命与脾胃的关系等学术主张,是赵氏平生医易汇通的突出成就。兹就其医易研究特点探讨如下。一、远绍易水,内因立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行世之后,便成为辨治外感热病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泄浊解毒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每组20只。秋水仙碱组每日给予0.1 mg/ml秋水仙碱混悬液2 ml灌胃,泄浊解毒方高、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含生药量24.7、6.175 g/L的泄浊解毒方中药混悬液2 ml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10天,每天1次。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灌胃第4天采用单尿酸钠晶体溶液注射大鼠右后侧膝关节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5、10、24、48、72 h测量大鼠膝关节肿胀度,计算关节肿胀指数。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各时间点膝关节肿胀指数均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10、24、48、72 h秋水仙碱组及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膝关节肿胀指数均减小(P0.01)。与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比较,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造模10、24、48、72 h膝关节肿胀指数均减小(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及泄浊解毒方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均降低(P0.01);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低于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P0.01)。结论泄浊解毒方能显著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肿胀,且以高剂量效果最佳,降低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曹东义 《山西中医》2010,26(10):49-50,53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治疗的方药体系,被称为“众法之祖,群方之宗”,仲景本人也被称为医圣,两千年来受到人们敬仰。他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他书中收载的被人称为经方的方药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直是个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30.
寒温关系复杂化始于晋唐,宋元之时愈加明显,清代温病学成熟之时,寒温关系复杂化导致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至今余波未息.笔者认为,仲景时代温病与当今温病概念有很大不同,当时的温病系指仅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的里热外发型热病,即伏气温病.而现时温病,则指发于四季的温热病,且初起多有恶寒表证,由表入里,与仲景所云伤寒、中风证候难以区别.前者治当清泄里热,后者则应发汗解表.因此,探明寒温关系复杂化缘起,对于促进寒温关系正常化,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