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素问》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温病是发生于春季的外感热病,为后世伏气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仲景《伤寒论》和《伤寒例》详细论述了伏气温病的症候和治疗。诸医学名家均宗仲景和《伤寒例》的伏气温病说,认为伏气温病只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属里热外发型热病,是广义伤寒的一种类型,治当清泄里热,不须发表。  相似文献   

2.
“热者寒之” ,应用温热药治疗寒性病证是大家熟知习用的一个治则 ,而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善用温热药 ,从实践出发 ,活用温热药治疗某些外感、内伤热病则为古今所称道。1 发汗以退热各种外感热病有各自的发展演变规律 ,但在发病初期 ,多因外邪袭表 ,营卫失和而表现为以发热与恶寒同见为特征的表证。仲景根据临床观察 ,总结出表证“法当汗出而愈” ,至于汗如何出 ,汗出表解后是否会转为它证 ,则取决于具体病种、病人的体质及是否得到正确的治疗。如阳明病 ,表证只是其里证的前奏 ,不加治疗“恶寒将自罢 ,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  相似文献   

3.
从脾胃病临床诊治现状出发,将《伤寒论》经典理论与温病热病证治互补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提出"寒温可以一统"的观点,具体如下:(1)外感热病中寒温可以一统。温病是对伤寒热病阶段的有效补充,温病理论体系很好地补充了从伤寒表实证到里热证的辨证治疗短板。(2)内伤杂病中寒温可以一统。脾胃病患者临床多见寒热错杂征象,"寒温一统"在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的脾胃内伤治疗方法中有所体现。列举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医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温病初期不是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相如 《河南中医》2010,30(7):625-627
表证的特征性表现是"恶寒",判断是不是表证的关键是"恶寒"的有无。《伤寒论》中温病的提纲是"不恶寒"。温病的病因病机与表证不同。《温热论》中的"卫"不是表证,温病初起的治法不是解表。常见温病的初期没有表证。  相似文献   

5.
恶寒发热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常见症状,即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的情况。历代医家将其作为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甚至认为恶寒发热是表证的必见症。但在临床实际当中,表证的寒热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有寒热并见者,有恶寒者,有发热者,亦有恶寒发热皆不明显者,并非都是教科书上所说恶寒发热并见的典型表证。在伤寒和温病两类外感热病初起的表证阶段,其恶寒发热的表现亦不完全相同。故笔者拟从恶寒发热的含义、产生机理及表述依据入手,来探讨本症对表证的诊断意义及在两类外感热病中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正经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是热病为汗病也,而何尝有所谓阴证哉?遍考《素问》《灵枢》诸经,并无阴证之名,故刘守贞论伤寒,无问三阴三阳,皆一于为热,而无有寒者。故曰伤寒无阴证,阴证乃杂病也。然而仲景则云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夫无热恶寒,则知无阳经之郁热,而发于阴,则知不从阳经之传入,故有四逆、理中之用。而谓伤寒之无阴证乎?不知伤寒之有阴证也。有真寒直中少阴经,而名为阴证者;有房欲伤肾,虚寒上下阴虚,而名为阴证者。此之阴  相似文献   

7.
一、勿拘恶寒,注重整体表现卫分证的诊断似乎较简单,一般注重于恶寒这一症状,故前人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然而就临床而言,恶寒固然是诊断卫分证的重要症状,但并非是卫分证的独有见症,有些里热炽盛者亦可见恶寒。如王安道“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不得外泄”,可致恶寒;又如气分里热炽盛,蒸迫津液外泄,致大汗出、腠理疏松,亦出现恶寒。温病邪在少阳、邪留三焦时出现的寒热往来、寒热起伏,以及战汗前所出现的寒战等,此类恶寒均不属卫分证。至于在温病过程中因阳气耗伤、衰惫而出现的恶寒,更与卫分证迥然有别。另一方面,某些温病初起患者虽无明显恶寒,而表现为发热、咽痛、口微渴、鼻塞、咳  相似文献   

8.
朱虹江 《光明中医》2000,15(6):26-28
陈乔林主任医师为全国中医名师带徒专家 ,行医4 0年 ,学验俱丰 ,声名远播。对外感热病辨治经验丰富 ,疗效颇佳 ,略述如下 ,以飨同道。1 辨证 ,主张寒温统一陈师治疗外感热病融合贯通以仲景、叶桂为代表的辨证论治学说与吴又可为代表的戾气学派理论和经验 ,结合孙思邈《千金方》治五脏阴阳毒以清泄、升散并施的方法 ,重视综合辨证体系与针对病因病理变化的专方专药结合 ,主张寒温统一辨证施治。认为外感热病虽有伤寒与温病之分 ,其发病症状 ,大略相同 ,究其实质均为阴阳所化 ,阴不足则阳乘之而热 ,阳不足则阴乘之变寒 ,阴阳互根 ,消长转化 ,…  相似文献   

9.
对急性热病的临床辨治,目前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三套分型方法。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医对付热病具有丰富的诊治手段,但对初学的同志,可能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困难。我觉得伤寒与温病,虽然在传变上各家有各种说法,但主要只是初起表证表现的不同。表证重的,从病因主要属外寒的推断中定名为伤寒;表证轻而有热象的,从病因主要属伏气来认识。据我个人的认识,结合过去在临床中的体会,当病势发展以后,伤寒与温病的界线并不太容易分清。因为伤寒讲外感,温病也讲外感,所以王孟英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陈平伯外感热病篇》等的论述。温病讲伏气,伤寒也讲伏气,如仲景有“伏气之病,以意候之”等。王孟英并把《伤寒论》中阳明、少阴篇内许多章节,甚至连太阳篇中的风温、中暍等,也都划入他订的“仲景伏气温病篇”与“仲景伏气热病篇”之中,同时也认为没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感热病寒温统一的辨证方法.方法 根据文献学习及中医学基本理论分析邪正盛衰在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伤寒、温病的关系,提出以正邪为纲,脏腑气血、六淫为纬统一外感热病辨证,将外感热病的临床证候分为邪犯卫表证、正邪俱盛证、邪盛正伤证、正气衰竭证、正虚邪恋证5种证候类型.结果与结论 以正邪为纲的辨证方法,基本上切合临床实际,能较全面地概括外感热病辨证的全貌,从理论上较完善地统一了外感热病辨证.  相似文献   

11.
外感表证的热型,一般来说多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而且恶寒之有无,更是辨识是否为表证之征,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是也。但在临床中,表证的热型却不尽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则有单发热而不恶寒者,即使可见恶寒,时间也很短暂,寒象也很轻微,几乎让人觉察不出来;  相似文献   

12.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辛凉解表是温病学派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的基本方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有实效。然而 ,明清温病学说成熟之前 ,人们受广义伤寒学说的影响 ,普遍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即用经方麻黄汤、桂枝汤治疗广义伤寒的太阳表证。而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用之不当 ,则易变成坏病 ,形成弊端。所以 ,历代医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 ,逐渐认识了辛凉解表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既发展了外感热病学说 ,又丰富了外感热病表证的治疗方法。1 仲景之前无辛凉解表法《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  相似文献   

13.
在急性热病过程中,里热并见恶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也是辛温解表误治温病(温病的核心病机是里热)的主因,这种情况的辨治规律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可以为处理此类问题提供思路。《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热并见恶寒的原因可归纳为"里热本证所致"和"里热兼证所致"两大类。在施治时,前者清除里热就可达到"里热清"而"恶寒解"的治疗目的,后者属于"表里同病"的范畴,应该依据《伤寒论》"表里先后缓急"的治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高热治验2则     
急性热病多责之于伤寒、温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但在实际临证中,则多见病初之时恶寒与发热并存,须待一定时间后,方有不恶寒,但发热之现象。伤寒,温病的受病来源皆因风寒外袭,发病经过皆有损阴伤阳,所不同者,唯在伏热之有无。施治中常有寒用辛温,热用辛凉之误。一见发热,不问寒热,便用清热解毒之品,致迁延时日,病情迨误。笔者在临床中曾治2例高热不退病人,因详察病情,选方恰中病机,而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经典为中医之魂,经典中的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各自为辨证论治体系。然外感热病包括伤寒与温病,却有不同的辨证体系,只有寒温统一方能完善外感热病学体系。试从小柴胡汤到蒿芩清胆汤来分析总结六经、六淫统寒温,并在药物治疗上得到寒温统一的印证。  相似文献   

16.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就伤寒和温病的关系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7.
一、名祠定义娜释.:(共24分) 1.广义伤寒: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温热性质的温病和风寒性质的伤寒,正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更明确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二 2.署有:在署温病过程中,因碎中署热之邪而陡然发生痉厥为主证者称为署祠,亦名暑风,小儿尤为多见,敬吴鞠通说:协儿署温,身热,碎然痉厥,名日署祠。. 3.增水行舟:指阳明温病腑实之邪已去,仅因津液枯燥而致肠燥便秘,故用增液汤滋阴养液,润肠通便的治法,喻之为‘增水行舟’. 4.发热恶寒:指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为温病初起邪在…  相似文献   

18.
发热是体温升高的表现,是各种温病必具的主症之一,为正气抗邪、邪正相争的全身性反应,贯穿温病病程之始终。虽然发热是机体抵抗致病因子侵袭的防卫反应之一,但若发热持续较久或热势很高,则标志火毒炽盛,易加速人体津液、营阴的耗损,影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出现阴竭阳脱之变,故有“热易和,不宜燥”之说。因此,积极控制发热、降低热势,以减少高热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亦是提高温病疗效的重要环节。兹就温病发热的辨治谈个人浅见。1 发热恶寒 即在发热的同时有恶寒的感觉,主要见于温病初起,为邪在肺卫、卫气失和所致。由于温为阳邪,故多发热偏重、恶寒较轻,与风寒表证有所不同。如王学权说:“热邪首先犯肺,肺主皮毛,热则气张而失清肃之权,腠理反疏,则凛冽恶寒,然多口渴,易汗,脉症与伤寒迥别。”对温病初起发热恶寒的治疗,以解  相似文献   

19.
<正> 董师学有渊源,而临症经验丰富,尤擅诊治小儿热病。虽对仲景极为推崇,但从临床体验,强调温病的一系列特点,如:温为阳邪,治须清理为主;其初起者宜辛凉,若误汗则里热愈炽;后期多伤阴,此时当以滋阴为要法,  相似文献   

20.
笔者系统总结历代有关时行热病与寒温理论的文献,认为寒温同源、寒中育温、温病有寒,并从当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实践中得出寒温统一的理论,最后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提出热病不远寒、寒病必发热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