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7年11月26日,"第三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举办,这里是刚落成的一所大型现代化医院。这所医院的建成,也是广东省中医院经过竞标,在众多竞争者之中独占鳌头的胜利之果。广东省政府把巨资投给中医院,既是看中了广东省中医院的发展潜力,也是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务实之举,是发展广东中医事业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2.
克“毒”制胜靠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09年第2期《中医药通报》上,我们于“毒的启示”一文里,主要谈到了什么是毒,“毒从何来”的问题。在本文里,我们着重探讨中医克毒制胜的智慧,回答“毒向何处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兼与杨振宁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振宁教授对《易经》等传统文化进行了批评,引起了易学界、中医界的争鸣。笔者认为,以《易经》为代表的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上,使古代的自然科学、中医学具有很先进的世界观。而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现代分析化学,无法阐明中医药的复杂性,难以指导中医药治疗疾病。中医药必须坚持自己的传统特色,以善于改变微观的独特优势,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94.
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姬彪(公元前557~532年在位)得了一种疾病,经过晋国的官医诊治不见好转,就向秦国请求援助,秦国的秦景公就派出了名医医和来出诊。  相似文献   
95.
1告别化自卑,正确认识中医 我们认为,中医是中华优秀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发明。  相似文献   
96.
扁鹊本名秦越人,他生于公元前530年左右,家乡在今河北省任丘市的郑州镇。当时,郑州镇是燕国与齐国的交界地带,也是与晋国的东阳郡的交界地带,明代的《河间府志》说,晋国大臣赵简子就管辖着这一带的土地。郑州镇北临白洋淀,南靠黄河形成的支脉“九河”,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秦越人30岁之前就在镇上的“旅社”里任社长,一干就是十年。他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出去周游世界,闯荡江湖?或者凭借着年轻有才,到当时的赵简子手下谋个一官半职呢?当时的孔夫子因为受挫于列国,就想过去找在晋国专权的赵简子,走到黄河边上因故而返回了鲁国。  相似文献   
97.
<素问><灵枢>是中医理论的奠基著作,也是此前各种疾病诊治经验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对于传染病的论述,成就甚高,影响深远.简要地说,就是建立了诊治体系,有了系统的辨证理论和治疗方法 ,为后世的外感热病学说打下了不可取代的烙印,是一个开创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8.
未来医学关系到中医学的学科定位,关系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关系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也关系中医界的信心,因此是一个战略问题。邓铁涛教授高瞻远瞩地认为,中医学的优秀理论,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保健园将取代医院成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
我国《汉书·艺文志》最早将古代医学典籍归列"方技"一门,并指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这是给医疗技术所下的古老定义。"生生之具",语本《易经》"生生之谓《易》"和"天地之大德曰生"。遵循生物之理,生其所当生,这也就是扁鹊所说的"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相似文献   
100.
韩祗和名考及其伤寒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祗和是北宋时期的医学家 ,也是现存宋代研究仲景伤寒学说著作之中最早、成就最突出的医学家 ,他的学说对其后的庞安常、朱肱、刘河间、王好古等伤寒大家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伤寒微旨论》在明清之际曾经一度失传 ,《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之中将其辑出。其后 ,《伤寒微旨论》才又在医学界流传开来。因而韩祗和对伤寒学术的贡献 ,研究的学者与论著均较少。笔者初步探讨如下。1 韩祗和的生平里贯在历代有关北宋名医韩祗和姓名的多种文献记载中 ,将其名字或写作“祗 (zhi支 )和” ,或写成“礻氏 (qi其 )和” ,未能统一。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