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28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病历摘要:患者21岁,女,住院号70620,因发热、腹胀、腹痛2月,突然剧痛2天,于1989年1月2日以消化道穿孔,腹膜炎收院。既往健康,现闭经6月,一孕一产。查体:体温38.3℃,脉搏110次/分,血压10.7/8.0kPa急病容,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腹隆,肝脾不大,下腹部可触及肿物达脐上1指,质硕,全腹部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  相似文献   
72.
预测联合层次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体会张秀春鸡西铁路医院158100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目前国内外共20多种[1],主要是在顶入式,侧入式基础上演变成各种改良术式。如单侧边、双侧边顶三角、层次分离、液压法等,对各种术式评价仍在探讨中。自1987年6月~19...  相似文献   
73.
张秀春 《中原医刊》2004,31(23):20-21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采用抗氧化剂复方丹参及维生素C、维生素E联合小剂量东莨菪碱皮下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肺炎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自动勾画软件在食管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自动勾画软件勾画胸部肿瘤食管癌重要危及器官(OAR)轮廓的几何学及剂量学精度,探讨自动勾画方式应用于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模板及多模板两种方式对目标CT图像行基于图像配准的相应OAR自动勾画。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种勾画方式与手工勾画的几何学一致性,包括体积差异(ΔV)、形状一致性(DSC)及位置差异指标(Δx、Δy、Δz),并分析形状一致性与体积大小之间的相关性。运用Friedman检验,比较所勾画OAR的剂量分布情况,综合评估自动勾画方式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结果 单模板和多模板两种自动勾画方式得到的总体OAR的平均DSC值分别为0.82±0.17和0.92±0.0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03~-2.497,P<0.05)。自动勾画方式的形状一致性与OAR体积大小具有正相关性,对体积较小的脊髓,单模板的几何学精度欠佳。多模板勾画的OAR在3个方向上的平均位置偏差在0.5 cm以内,均小于单模板。手工、单模板和多模板的主要剂量指标:全肺V20分别为23.2%、22.4%、22.1%;Dmean分别(11.3±4.0)、(11.1±4.5)和(11.0±4.3)Gy。脊髓Dmax分别为(40.3±4.8)、(38.2±6.7)和(39.4±5.3)Gy。心脏V30分别为16.0%、15.8%和15.5%。3者的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项剂量学指标均符合临床对食管癌OAR的剂量限制要求。结论 自动勾画软件对于食管癌患者的OAR能够达到满意的勾画精度,其中多模板勾画方式优于单模板,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44例同时辅助全身化疗。采用6~18 MVX射线前后对穿两野或前后对穿两野+左右侧野的四野照射,全盆腔照射DT30~40 Gy后中间铅挡加量DT10~20 Gy,使B点DT达50 Gy。盆腔转移的淋巴结局部小野补量(RT)照射,每次DT2 Gy,总DT8~10 Gy,高剂量后装治疗(HDR)采用核通后装机治疗,192Ir治疗,选取A点参考点,处方剂量为600~700 cGy,每周1次,共6次。结果随访时间为22~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随访率100.00%。PR、CR分别达100.00%和83.33%(40/48),盆腔转移淋巴结完全有效率为85.42%(41/48)。结论盆腔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达60 Gy以上,疗效好,无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6.
患者男,21岁。躯干、四肢泛发褐色色素斑3月余。躯干四肢及颈部均可见播散分布的米粒至蚕豆大小椭圆或不规则灰褐色斑疹,界清,无鳞屑。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IL)2、6、12水平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CD3、CD4、CD8、IL-2、IL-6、IL-1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CD3、CD4、IL-2、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IL-6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检测外周血CD3、CD4、CD8、IL-2、IL-6、IL-12水平对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病情消长趋势和防治效果,控制KBD病情.方法检查居民临床病情,7~12岁儿童临床和X线病情,病区儿童头发Se,水Se及有关微量元素(土、粮、盐Se)检测.结果 1983年该村临床检查居民1 117人,查出居民Ⅰ度以上患者342人,患病率为30.6%;127名7~12岁儿童中查出Ⅰ度以上患者64人,患病率为50.4%;7~12岁儿童拍X片127人中异常67人,阳性率为52.8%;干骺端异常49人,阳性率为38.6%,骨端异常18人,阳性率为14.2%.2002年临床检查1 256人,居民Ⅰ度以上患者133人,患病率为10.6%,X线拍片52人,阳性率为15.4%,干骺端阳性率为13.5%,骨端阳性率为5.8%.居民患病率与1983年相比下降66.6%,儿童患病率下降65.7%;儿童X线阳性率下降70.7%,干骺端阳性率下降65.0%.结论表明监测点KBD病情得到基本遏止.病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始终坚持补Se防治干预策略是病情下降的主要条件因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利用T1加权动态对比度增强灌注MRI (DCEPMRI)技术在放疗中确定脑胶质瘤临床靶区的研究。方法 对 28例脑胶质瘤患者团注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后,采集其T1加权DCEPMRI,对获得图像用改进的Tofts-Kermode两室分析模型和反卷积法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微血管通透性相关定量参数Ktrans值及图,并比较最大病灶区所在层面常规增强MRI与T1加权DCEPMRI的Ktrans值及图,测量各个临床级别脑胶质瘤病灶面积差异。结果 低级别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较低、肿瘤浸润范围小,T1加权DCEPMRI与常规增强MRI所测病灶面积误差达 0.2%~0.3%\[Ⅰ、Ⅱ级分别为2.93 cm2∶2.46 cm2(t=6.90,P=0.000)、4.18 cm2∶3.21 cm2(t=10.22,P=0.000)\];高级别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较高、肿瘤浸润范围大,T1加权DCEPMRI与常规增强MRI所测量病灶面积误差达 25.1%~26.3%\[Ⅲ、Ⅳ级分别为6.46 cm2∶5.48 cm2(t=10.83,P=0.000)、8.26 cm2∶6.52 cm2(t=18.53,P=0.000)\]。结论 以T1加权DCEPMRI技术得到的微血管通透性相关定量参数Ktrans值及彩图为胶质瘤放疗靶区确定提供了更为准确信息,可作为评价肿瘤体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张秀春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73-174
目的:探讨恶性腹水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本院消化科诊断明确的恶性腹水患者173例,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结果:173例恶性腹水患者中,原发肿瘤为卵巢癌者46例,占26.59%;胃癌45例,占26.01%;原发性肝癌24例,占13.87%;恶性腹膜间皮瘤7例,占4.05%;胰腺癌、结肠癌各6例,占3.47%;食管癌、子宫颈癌、淋巴瘤各1例,占0.58%;原因未明者36例,占20.81%。结论:恶性腹水病因较多样化,以消化道肿瘤及卵巢癌多见,临床特点除腹胀、乏力、消瘦外,不同病因恶性腹水有原发病自身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当、合理的辅助检查,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