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为总结现有最佳证据,评估治疗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医疗工作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及新冠病毒感染人群提供实践指导,制订本版快速动态循证要览。方法 遵循《快速动态循证要览制订方法与流程》,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利弊、证据质量、公众和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成本、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等因素,形成实践要点。实践要点最终形成针对新冠肺炎非重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12条实践要点。非重型患者:(1)针对恶心呕吐、腹泻者,可使用寒湿疫方或葛根芩连丸;(2)针对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或咳嗽者,可使用化湿败毒颗粒(汤)、金银花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或热炎宁合剂;(3)针对鼻塞流涕、咳嗽、低热、恶风寒、倦怠乏力者,可使用清肺排毒颗粒(汤);(4)针对发热、恶寒、咽痒、干咳、口咽干、便秘者,可使用透解祛瘟颗粒;(5)针对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者,可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6)针对可能进展为重型的高风险患者,在症状出现5天内可考虑使用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或VV116。重型患者:(1)针对高热、烦躁...  相似文献   
72.
周奇  赵华  欧阳骏 《吉林医学》2022,(1):280-281
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病之一,又称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胆汁停滞、胆管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有关.主要是发生于左肝管及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个分支胆管内的结石,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1].该病复发率较高,甚至会诱发癌症,手术后结石残留较...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调查中国卒中单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收治的现况,并探索卒中单元对改善卒中医疗质量绩效
指标及患者在院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多中心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登记研究。按照是否进入卒中单元,将
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组与非卒中单元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卒中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和在院预后(卒中复发、联合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
分析与卒中单元相关的KPI及卒中单元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院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全国1374家医院的269 4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其中,63 548例
(23.6%)患者纳入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与较高比例的rt-PA静脉溶栓(OR 1.48,95%CI 1.43~1.53)、
早期抗栓治疗(OR 1.13,95%CI 1.10~1.17)、深静脉血栓预防(OR 1.19,95%CI 1.16~1.22)、吞
咽功能筛查(OR 1.36,95%CI 1.32~1.39)、康复评估(OR 1.31,95%CI 1.28~1.34)、出院抗栓治疗
(OR 1.12,95%CI 1.08~1.15)、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OR 1.13,95%CI 1.08~1.19)、戒烟宣教
(OR 1.22,95%CI 1.20~1.25)独立相关,与较低的在院卒中复发率(HR 0.79,95%CI 0.75~0.82)和
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率(HR 0.80,95%CI 0.77~0.84)独立相关(均P <0.001)。
结论 进入卒中单元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医疗质量KPI完成较好,在院卒中复发率及联合血管事
件率较低。  相似文献   
74.
肝细胞癌伴有癌栓形成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过去曾认为不宜行手术治疗,本文总结国内外近期临床研究发现,多数肝细胞癌合并癌栓患者应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措施.如果肝功能储备良好,积极的外科治疗辅以非手术措施,对肝细胞癌合并癌栓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5.
ASP是微软推出的动态Web设计技术,是一种用于www服务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在站点的Web服务器上解释脚本,可产生并执行动态、交互式、高效率的站点服务器应用程序。利用它可以很容易地把HTML标记、文本、脚本命令及ActiveX组件混合在一起构成.ASP页,以此来生成动态网页,创建交互式的Web站点,实现对Web数据库的访问。  相似文献   
76.
周奇 《中医正骨》2002,14(9):37-37
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83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3例中 ,男 4 1例 ,女 4 2例。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36岁 ,平均 5 3岁。病程最长 2 5个月 ,最短 17天 ,平均 3个月。有明确受寒史者 32例 ,有明  相似文献   
77.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国外已较普遍应用 ,我国仅见喻强[1 ] 7例报道 ,现将我院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10月开展的腹腔镜脾切除治疗ITP18例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选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因复发不能耐受激素治疗的ITP患者 18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14例 ,中位年龄 38(7~ 6 5 )岁 ,平均病程 6 .3年 (5个月~ 2 6年 )。伴发糖尿病 3例 ,乙肝 4例 ,Evans综合征 2例 ;全部病例均需激素维持 ,其中 9例服用泼尼松每日 2 0~ 30mg,用过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G) 5例 ,干扰素 7例 ,长春新碱 4例 ,甲…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与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2-DG及L-OHP单药及联合用药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计算两药的协同作用q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2-DG和L-OHP均可使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两药合用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2-DG可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与L-OHP合用后细胞凋亡率更高,可阻滞细胞于G2/M期和S期。Caspase-3活性在两药联合应用时明显增强。结论: 2-DG能有效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当其与L-OHP联合应用时能增强L-OHP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抵抗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增殖、黏附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及细胞黏附能力,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MP-2、MMP-9及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10、50、100和150 ng/ml的抵抗素均能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并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100 ng/ml作用48 h的增殖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增强细胞黏附能力,4个浓度的细胞黏附率分别为67%、69%、75%和98%,与对照组0%的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促进MMP-2、MMP-9的表达,使MMPs/TIMPs的表达失衡,增强细胞侵袭能力。结论抵抗素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增殖,增强细胞的黏附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以及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集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西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用药规律。结果:消渴丸、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六味地黄丸、玉泉丸等中成药为治疗2型糖尿病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药物,滋肾养阴是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法则。二甲双胍、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齐特、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等药物或治疗方式,为治疗2型糖尿病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西药或治疗方式。玉泉丸与二甲双胍联用,六味地黄丸与格列齐特联用是最常用的中西药联用组合。结论: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从文献报道频数方面提供中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中西药联合应用在药物作用机制、适应症等方面,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