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手术超长住院患者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缩短病人住院日提供有效措施。方法病人信息来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统计集成,住院天数在95%~100%区间定义为超长住院日,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逐步向前模型分析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支付方式、是否输血、输氧、术前住院日对病人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医保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管理,减少术前住院日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62.
背景:国内尚无对于不同种族(汉族和维吾尔族)间椎弓根在横断面上的内偏角、在矢状面上的头/尾偏角以及腰椎椎弓根CT形态学差异的研究报道。目的:评估汉族和维吾尔族成年男性L4,5椎弓根CT形态的差异及其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效果影响。方法:选择400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行L4,5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的患者,汉族及维吾尔族各200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身高170~175cm。采用CT常规螺旋扫描+三维图像处理,使用患者浏览器的长度及角度测量工具测量椎弓根横径、椎弓根后缘皮质到椎体前缘皮质的距离及椎弓根在横断面上的内偏角及在矢状面上的头/尾偏角。结果与结论:汉族青年男性L4椎体选择的椎弓根螺钉直径要比维吾尔族青年男性小,否则可能会增加椎弓根崩裂的风险;内偏角应比维吾尔族青年男性大,否则可能会增加螺钉穿出椎体的风险。汉族青年男性L5椎体选用的左侧螺钉直径及左侧内偏角要比维吾尔族青年男性小,否则可能会增加椎弓根崩裂以及螺钉进入椎管损伤神经的风险。  相似文献   
63.
背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需要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人工硬脑膜是目前常见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寻找理想的人工硬脑膜是神经外科探索的方向。 目的:探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采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不缝合情况下修补硬脑膜缺损,32例采用常规硬脑膜在严密缝合下修补硬脑膜缺损。观察两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总的住院天数;开颅血肿清除到颅骨修补的时间间隔、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硬脑膜破损及修补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能达到减压目的。两组之间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总的住院天数、硬脑膜修补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时间、颅骨修补硬脑膜破损、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低于常规硬脑膜组     (P < 0.05)。表明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在充分发挥减压作用,维持脑功能,缩短手术时间的优势上,能达到和严密缝合硬脑膜同样的效果,为后期颅骨修补创造有利条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选择型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孤立型OPLL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作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开展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治疗,观察组则开展选择...  相似文献   
65.
目的:讨论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46例重征子痫前期患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个组别,根据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分析最后结果。结果:早发型组器官受累77.78%;晚发型组发生器官受累53.57%。在伴有器官受累者中,早发型患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7.14%;在晚发型患者中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6.67%。结论: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比研究CT增强扫描与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TAC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的检出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TACE治疗,术后半年内均行DSA和CT复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肿瘤残留病灶和新发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CT扫描显示密整型29例,缺损型12例,稀少型9例。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共检出12枚新发病灶。经DAS检查发现,密整型患者中2例完全填充,呈类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明确,肿瘤均无染色,27例可见边缘有缺损的类圆形病灶,密度不均,肿瘤染色明显,可见供血血管。缺损型患者透视下可见浅淡的、蜂窝状高密度影,血管迂曲,肿瘤在门静脉期呈浅淡染色。稀少型透视下有较为淡薄的染色。DSA检查发现36例患者的栓塞灶周围有血管增多、增粗表现,检出34枚新发病灶。CT扫描的肿瘤复发转移检出率为28.0%,DSA为72.0%,CT扫描的小病灶检出率为24.0%,DSA检查为68.0%。DSA的肿瘤复发转移检出率和小病灶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扫查,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能较好地反映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内的碘化油沉积情况,DSA检查对小病灶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68.
秦国强  施波  黄卫民  严程芬  王冠 《中国药房》2014,(16):1461-146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11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1组(AT1组)、观察2组(AT2组)、观察3组(AT3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常规保守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AT1组、AT2组、AT3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80 mg口服,qd。4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变化;观察4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hs-CRP、IL-6、WBC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AT3组AT2组>AT1组,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ALT、AST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能减轻炎症反应对脑细胞的损伤,促进脑神经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9.
黄卫民  邵云侠  张婧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86-1787
目的探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不同途径补铁后铁的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稳定血透患者,每周透析时间大于等于12h。所有患者血红蛋白(Hb)〈90g/L,大于60g/L,Hct 18%-27%,血清铁蛋白小于300ng/L,转铁蛋白饱和度小于20%,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00U·kg^-1·周^-1。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组和静脉组),分别采用静脉输注蔗糖铁和琥珀酸亚铁口服,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铁指标和红细胞相关指标。结果静脉补铁及口服补铁均可使Hb,Hct、SF和TSAT升高(P〈0.05),蔗糖铁组从上升幅度及上升速度明显优于琥珀酸亚铁组(P〈0.05)。结论纠正肾性贫血时静脉应用铁剂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口服铁剂,并且可以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70.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protrution,RLDP)指原手术节段和部位间盘再突出或手术节段对侧间盘突出,患者无痛间歇期﹥6个月[1],其发生率为4%~18%[2],是腰椎间盘手术后远期的重要并发症。RLDP会再度引起严重腰腿痛,常需再次手术[3,4]。对于RLDP的治疗国内外争议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