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髋关节后脱位闭合复位,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1年02月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病例18例,入院后行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均行患肢持续胫骨结节骨牵引.病情平稳后股骨头骨折块大者,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块小者,行骨块摘除术,合并有股骨颈骨折者行空心加压螺丝钉固定,髋臼骨折行重建钢板或螺丝钉固定.其中采用前侧入路(Smith-Petersen切口)7例,采用后外侧入路11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3个月内患肢不负重.分别于3个月及6个月行DR或CT检察,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本组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根据Harris评分:优(90~100分)9例,良(80~89分)4例,尚可(70~79分)2例,差(<70分)1例.关节功能总的优良率为81.2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病例早期复位,术前综合判断,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2.
<正>为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我们对兰州市疾控中心2005—2012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兰州市疾控中心2005—2012年度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群。1.2方法根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规定的检查项目分别进行职业  相似文献   
23.
辐照猪皮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TRODUCTION As a kind of organic dressing, irradiated hogskin is broadly used to cover burn surface.  相似文献   
24.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波  邹同荣  吕英 《四川医学》2003,24(5):F004-F004
我院整形烧伤科近两年来 ,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 34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 ,男 14例 ,女 2 0例 ,年龄 3个月至 5 2岁。 <14岁者 19例 ,平均 13岁。部位 :颈部 4例 ,头面部 19例 ,四肢 9例 ,躯干 2例。瘤体 1cm× 0 .8cm~ 7cm× 6cm ;血管瘤类型 :草莓状血管瘤 7例 ,海绵状血管瘤 14例 ,混合型血管瘤 13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选择不能手术切除及手术切除后将严重影响外观的体表血管瘤进行治疗。先作血常规和胸透 ,结果正常者可接受治疗。1 2 2 注射方法 :取平阳霉素 8mg(1支 ) ,以 2…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患者4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总结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间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100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恢复良好14例(14.00%),中度残疾13例 (13.00%),重度残疾18例(18.00%),植物生存18例(18.00%),抢救成功率为63.00%.另外,死亡37例(37.00%),其中入院48 h内死亡24例,7 d后死亡4例.结论 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救治至关重要.我们应准确、及时地观察原发病,制定救治策略,积极防治感染,保持气道通畅,改善微循环,合理地应用减压措施,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7.
邹同荣  毛波  杜永贵  陈国双  吕英  张攀  吴琛 《西部医学》2010,22(8):1448-1449
目的探讨双平面隆乳术矫治小乳症并轻度乳房下垂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全麻下对40例小乳症并轻度乳房下垂者,应用乳腺下平面与胸肌下平面双平面硅凝胶假体进行治疗。结果随访40例患者1月-2年,术后患者形态自然,无假体移位、包膜挛缩;无双峰现象出现,1例手感差,其余手感柔软,患者满意。结论用双平面隆乳矫治小乳症并轻度下垂效果佳,不失为一种隆乳的好方法。但对下垂二度以上患者不适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联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2组治疗周期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免疫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LT)],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扁桃体表面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vs. 70.00%,χ2=4.883,P=0.027)。治疗14 d后,2组血清CRP、PCT水平及WBC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MCP-1、sICAM-1、sE-SL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29.
邹同荣  毛波  吕英  孙荣哲 《四川医学》2003,24(6):625-626
目的 总结特重烧伤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72例特重烧伤病例,并就伤情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72例治愈63例,治愈率87.79%,死亡9例,病死率12.21%。结论 休克期及时复苏与平稳渡过,创面及时有效的修复封闭,均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8例单双侧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同侧或者对侧胸三角区植入400-600ml柱形或肾形扩张器,经过2~3月注水(注水量600~800ml),获得足够皮肤后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3~4周断蒂,利用蒂部皮瓣修复剩余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结果本组共计12个胸三角皮瓣,其中1例后期出现皮肤坏死、扩张器外露,但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12个胸三角皮瓣转移术后10个存活好,2个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经过早期放血疗法、压迫疗法处理后血运恢复,均存活;1个皮瓣少许坏死,经过皮瓣“蠕动”手术方式、治疗后愈合。存活后皮瓣色泽、厚度、质地与周边皮肤相近,解决瘢痕挛缩导致的睑外翻、唇外翻、颏颈粘连畸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整复中使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