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多重受体阻断对不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 ,氧化 /抗氧化物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筛选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5 6例 ,其中AngⅡ≤ 5 0ng/L和>5 0ng/L者各 2 8例 ,前者分为A、B两组 ,后者分为C、D两组 (各组 14例 )。A、C两组服用缬沙坦( 160mg/d) ,B、C两组服用缬沙坦 ( 160mg/d) +卡维地络 ( 2 0mg/d) ,共治疗 8周 ,治疗前后测定上述研究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各组血压、血浆氧化产物 (MDA)及D组AngⅡ和内皮素 (ET)均有明显下降 (P均 <0 .0 5 ) ,而各组抗氧化物 (SOD)和D组一氧化氮 (NO)在治疗后有明显上升 ,但B、D两组SOD和MDA的上升或下降幅度均大于A、C两组 (P均 <0 .0 5 ) ,而D组的变化更为显著 (P均 <0 .0 1)。结论 阻断AngⅡ 1型受体 (All IR )对AngⅡ大于 5 0ng/L的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内皮功能改善作用和抗氧化效应 ,在阻断AⅡ IR的同时阻断 β 受体和a 受体 ,这些作用和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表达对大鼠体外心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6只。Western blot法检测金属硫蛋白的表达;测定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心肌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冠状动脉流出液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漏出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增加;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积分减少;MDA降低,SOD、CAT、GSH-Px升高;Na+-K+-ATP酶、Ca2+-Mg2+-ATP酶增加,CK-MB的漏出率减少(P<0.01)。结论金属硫蛋白表达增加可减少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金属硫蛋白稳定细胞膜、抑制脂质过氧化及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化氢体系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形成及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成年的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双肾一夹组(two-kidney,one-clip,2KIC组)7只、2KIC+硫氢化钠(硫氢化钠为外源性硫化氢供者)组8只、假手术组6只,其中2KIC+硫氢化钠组每天腹腔注射硫氢化钠(56μmol/kg),对照组、2KIC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相同条件饲养4周,4周后处死,检测血浆硫化氢水平,双肾硫化氢合酶的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左心与全心重量比,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4周,2KIC组尾动脉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2KIC+硫氢化钠组;2KIC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左心室与全心重量比值2KIC组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肾内硫化氢合酶的活性及血浆中硫化氢的含量2KIC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2KIC+硫氢化钠组高于2KIC组。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硫化氢体系受到严重抑制,可能是肾性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外源性的给予硫化氢供者有助于缓解高血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黄体支持方案对激素替代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219个周期,根据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案分为3组,A组使用黄体酮针(91例)、B组联合使用黄体酮胶囊和黄体酮软胶囊(68例)、C组联合使用地屈孕酮片和黄体酮软胶囊(60例)。比较并分析3种黄体支持方案患者的优胚数、冻胚数、胚胎冷冻时间、移植胚胎数、胚胎复苏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3组患者优胚数、冻胚数、胚胎冷冻时间、移植胚胎数、胚胎复苏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20.0%、19.8%、21.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5.2%、35.3%、38.3%,早期流产率分别为9.4%、12.5%、8.7%,3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体酮针、黄体酮胶囊联合黄体酮软胶囊、地屈孕酮片联合黄体酮软胶囊3种黄体支持方案在激素替代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中可取得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特殊器械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8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病例资料,记录包括抽吸导管、冠脉旋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冠脉血流储备测定(FFR)及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等特殊器械在各类冠心病患者的使用情况,观察使用最多的特殊器械在主要冠脉血管病变使用情况及特殊器械使用中发生慢血流、心包填塞及死亡情况.结果:特殊器械中抽吸导管使用率最高(62.5%),其余依次为IVUS(15.0%)、FFR(14.3%)、冠脉旋磨(6.4%)及IABP(1.8%);在使用率最高的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中,前降支病变使用率最高(42.4%),其余依次为右冠脉部位占38.1%、回旋支病变占18.6%、左主干病变占1.0%;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患者中4例发生慢血流情况,占特殊器械使用的(1.2%);冠脉旋磨中有1例发生心包填塞,占特殊器械使用的(0.3%).结论:在冠心病诊疗中有选择的开展特殊器械的应用可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乳糜样心包积液的病因复杂,诊断及治疗存在一定困难[1]。近期收治1例特发性乳糜样心包积液,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非专科护士伤口知识及需求现状,为培训基地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63名来李琦换药中心参加伤口实训的非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伤口护理基础理论得分为15.68±3.32、换药技术与敷料的应用得分15.75±2.72、伤口常见问题处理得分17.27±1.91、疑难伤口处理得分13.01±2.80。各类技能自评排前2位的是压疮治疗及护理和各类伤口评估,得分最低的是癌症伤口护理。结论非专科护士伤口护理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应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非专科护士的伤口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居住环境和卫生习惯等因素对在校大学生螨性皮炎的影响。 方法 对在校大学生的宿舍类型、卫生习惯、床席使用以及皮炎的症状等作问卷调查 ;同时收集床席的屑灰 ,于解剖镜下找活虫 ,经蒲利氏液胶封片后在显微镜下作形态鉴定。 结果 大学生螨性皮炎患病率为 2 3 .2 % ,女生 (3 5 .5 % ,3 8/ 10 7)高于男生 (9.4% ,9/ 96)。丘疹平均直径为 6.4mm ,以手臂部位最多见 (74.5 % ) ,其次为大腿 (4 0 .4% )和腰部 (2 7.7% )。床席中检出 4种螨 :尘螨(3 5 .5 % )、粉螨 (2 7.1% )、革螨 (8.9% )、肉食螨 (2 1.7% )。在皮炎患者的床席中 ,致痒螨检出率高 ,革螨为 2 5 .5 % (12 /47)、肉食螨 5 5 .3 % (2 6/ 47)、粉螨 40 .4% (19/ 47)。经单因素分析 ,宿舍陈旧和室内有蟑螂为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并具有明显的居室聚集性 ,用热水擦席与螨性皮炎有一定相关性。 结论 上海市大学生螨性皮炎患病率较高 ,主要由床席内的致痒螨 (革螨、肉食螨、粉螨 )所致 ;旧居室及蟑螂多的环境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螨性皮炎有明显的居室聚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brand factor,v WF) A1、A3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及A3的2 M型突变W1745C对A3/A1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A1、A3的晶体结构取自PDB数据库,首先通过柔性对接获得WT-A3/A1(野生型)复合物结构;再利用计算机突变技术构建W1745C-A3/A1复合物体系;最后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观察接触面氢键和盐桥的形成与演化,对比分析WT-A3/A1与W1745C-A3/A1在复合物构象、解离力和解离时间的差异。结果 WT-A3/A1接触面之间存在5对生存率大于0. 2的氢键和1对生存率大于0. 5的盐桥; W1745C-A3突变提高了结合面氢键的生存率并增加1对稳定盐桥,从而能够抵抗更大的拉伸力,延缓A1/A3的解离。结论 v WF分子内部A1与A3的相互作用阻碍A1与血小板的结合,而W1745C-A3突变则强化这种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降低A1对血小板的亲和力。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临床中突变导致的血管性血友病的分子机制及相应药物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试产98例,阴道分娩72例,产后出血量110~550 ml,新生儿体重2.6~3.7 kg,轻度窒息3例,其余均正常;试产过程中改行剖宫产26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0例,相对头盆不称7例,拒绝继续试产者8例,先兆子宫破裂1例;行再次剖宫产48例,产后出血量180~750 ml,术中1例瘢痕不完全破裂,新生儿体重2.6~4.7 kg,轻度窒息5例,其余均正常.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提供阴道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