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1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肾色素性嗜酸细胞腺瘤(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例肾色素性嗜酸细胞腺瘤进行了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和CT影像特征观察,结合文献就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6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s,DNT)的MRI表现和病理所见,探讨其MRI表现特征与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MRI资料和病理所见,观察MRI信号改变与病理所见的关系。结果:典型的DNT位于皮层或主要位于皮层区,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病灶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ADC值增高,FLAIR序列上病灶边缘和分隔为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实质结节或分隔可见轻度强化。瘤周无水肿,三角征和瘤内分隔为其影像学表现特征。与之病理对照所见DNT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密度不高、胞浆较空、存在黏液湖及肿瘤内富含薄璧分枝状血管是形成MRI所见的组织学基础。结论:DNT的MRI所见具有特征性,反映了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在病理诊断困难的情况下,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对DNT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3种黄本支持方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F-ET周期的结果,根据注射HCG当天血E2水平,B超提示直径>14mm卵泡数目及所用的黄体支持方法分组。A组:直径>14mm卵泡数目<10个者。使用HCG给予黄体支持;B组:对卵泡数≥10个者,使用黄体酮给予黄体支持:C组:随机选择E2水平小于10000mmol/L,卵泡数≤15个者予HCG 黄体酮联合用药。结果:3组间35岁以下年龄段比较,C组的妊娠率显著升高,与A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体酮 HCG联合用药用于进行黄体支持应该是黄体支持较好的方案,但由于病例数少,且要选择OHSS低风险的病例,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不同时期的显示特点。材料和方法:对34例微腺瘤进行Gd-DPA增强动态扫描,在动态扫描前和扫描后作了常规SE序列扫描。结果:测量16例17个微腺瘤及邻近正常垂体的信号强度,两者的最高对比度多出现在动态增强序列105秒时。将微腺瘤与正常垂体在不同时期的对比度归纳成5种曲线,可反映微腺瘤的血供及病理改变。本组34例35个病变中,动态增强扫描的前105秒显示了34个病变,而平扫及常规SE序列增强扫描分别只显示了20个及25个病变。结论:动态增强扫描,特别是序列早期,可明显提高微腺瘤诊断的敏感性。因此,当疑为垂体微腺瘤而平扫阴性时应常规采用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85.
双能量CT肺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图像伪影及结果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能量CT肺血管成像是近年来能量CT成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能同时提供肺和肺动脉的解剖及全肺灌注和(或)通气功能的信息,在检测亚段,甚至亚亚段肺栓塞中体现出较常规CT肺动脉成像的优势。综述其扫描技术、图像伪影及图像解释。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选择双源CT冠状动脉的最佳重建期相,比较全期相固定间隔重建技术与自动化最佳期相选择技术所选择的最佳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方法对107例病人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原始数据经多期相重建和自动化重建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比较上述2种技术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影像质量。结果最佳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平均评分3.11),次之为R-R间期的75%(平均评分3.06)、再之为35%(平均评分为3.03)。自动化期相选择的最佳收缩期影像的平均评分为3.05,舒张期影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3.08。2组之间总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按照15个冠状动脉节段计算,除了4段外,其余14个冠状动脉节段对于2种技术显示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最佳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和35%。自动化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优良的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仍需要结合多期相重组技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比较4种不同术式输卵管结扎方法的术后并发症特点.方法 将需行女性绝育术的8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各组200例,分别采用抽芯近段包埋法、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银夹法及腹腔镜下输卵管电凝法进行绝育手术.对4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D组出血及血肿、感染、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痛方面的发生率低于A、B、C组(均P<0.05);A组输卵管结扎失败发生率均低于B、C、D组(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电凝绝育术出血及血肿、感染、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痛的发生率及抽芯近段包埋法输卵管结扎失败的发生率均低于其他3种方法.  相似文献   
89.
全面强直阵挛癫痫发作间期的静息态fMRI低频振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发作间期脑活动水平的改变。 方法 对36例GTCS患者(GTCS组)与3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仪采集rs-fMRI数据,计算并对比GTCS组相比正常对照组ALFF改变的脑区,观察ALFF改变的脑区与患者发作频率的相关性。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TCS患者发作间期ALFF增加区域呈对称性分布,以双侧丘脑、基底核区、岛叶、小脑及前扣带回为主(P<0.05);ALFF减低的区域主要包括双侧楔前叶、内侧前额叶及后扣带回。GTCS患者的发病频率与双侧丘脑、小脑的ALFF呈正相关(r=0.510,P=0.001),与内侧前额叶、左侧楔前叶、后扣带回及双侧部分枕叶皮层的ALFF呈负相关(r=-0.351,P=0.036)。 结论 GTCS患者发作间期丘脑皮层脑区神经自发活动异常,与GTCS患者的癫痫发作相关。ALFF有助于进一步揭示GTCS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的自我参照功能受损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12例伴有海马硬化的mTLE患者及15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内向诱导与外向诱导任务,以内向诱导任务为刺激状态、外向诱导任务为控制状态,收集fMRI数据,观察mTLE患者自我参照加工相关脑区反应的改变。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mTLE患者的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前部及后部等与自我参照加工相关的区域活动明显降低(P<0.01)。结论 mTLE患者以内侧前额叶为主的自我参照加工脑区活动降低,反映其与自我参照加工相关的高级脑认知功能损伤,是mTLE患者异常影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