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该疾病为终身携带疾病,长期药物治疗,副作用明显,影响患者康复,自2003年06月至2007年02月,我们以督脉刺络放血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获得满意疗效,避免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拓宽了AS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贫血在胃癌术后化疗肿瘤的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gp、TOPO-Ⅱ、GST-π的表达,采用SABC法对检测上述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胃癌组织P—gp、GST-π、HIF-1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OPO-Ⅱ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②P—gp、GST-π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HIF-1α在不同癌肿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gp、TOPO-Ⅱ、GST-π、HIF-1α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之间无关。③在胃癌组织中,P—gp、GST-π及HIF-1d表达水平与Hb成正相关,TOPO-Ⅱ表达水平与Hb成负相关,且HIF-1α与P—gp表达水平之间成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MDR与贫血成正相关,HIF—1α可能是贫血导致胃癌患者术后化疗MDR的介导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3.
肝动脉缓冲效应是肝脏自身调节血流量的重要生理功能,能够维持肝脏总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腺苷清除假说”是目前对肝动脉缓冲效应机制研究中较为公认的一种学说。肝动脉缓冲效应不仅在正常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在肝硬化、肝癌、肝移植、气腹术、休克等病理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分析接受根治性切除(R0)术后的胸段食管鳞癌(thorac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ESCC)患者的失败模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其对术后辅助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91例接受R0手术的TESCC患者,分析其失败模式、失败模式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病变部位和N分期对失败模式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胸腔-区域复发率为31.7%,远处转移率为1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术中病变炎性粘连程度、T和N分期及阳性淋巴结转移率均为影响患者胸腔-区域复发的独立性因素(P<0.05);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影响患者远处转移的独立性因素(P<0.05)。胸上/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胸腔内淋巴结复发率高于胸下段患者(χ2=6.179,P=0.046),而后者的腹腔淋巴结复发率高于前两者(χ2=15.853,P<0.05)。N1期患者的各项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高于N0期患者(χ2=7.764~56.495,P<0.05)。胸上段N1期食管癌患者中腹腔淋巴复发率高于N0期(χ2=7.905,P<0.05);胸中段N1期食管癌患者中锁骨上淋巴结和胸腔内淋巴结复发率均高于N0期(χ2=12.506、18.436,P<0.05);胸下段N1期食管癌患者中锁骨上淋巴结、吻合口和腹腔淋巴结复发率均高于N0期(χ2=5.272、4.878、18.006,P<0.05);T3+4期患者中的胸中/下段癌的吻合口复发率高于T1+2期(χ2=4.341、7.154,P<0.05),且前者的胸下段癌的腹腔淋巴结复发率亦高于后者(χ2=5.366,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靶区设计应该有选择性,术后靶区范围除常规应该依据不同病变部位制定外,建议对于胸上段N1期患者应该注意腹腔淋巴结引流区、胸下段N1期患者应该注意锁骨上区淋巴结引流区的预防性照射,另外T3、T4期胸中/下段癌患者的术后靶区建议包括吻合口。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分析术后化疗对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1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纯手术患者1、3、5年OS显著低于术后化疗组(χ2=12.802, P=0.000);而两组患者1、3、5年DFS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159, P=0.2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NM分期、术后化疗和化疗周期数为O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和N分期为DF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手术,术后化疗可以提高男性、年龄≤60岁、胸中下段病变、病变长度≤5.0 cm和ⅢB期患者的OS(P<0.05),而且可以提高男性和年龄≤60岁患者的DFS(P<0.05)。结论 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化疗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Meta分析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预防性照射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纳入比较以内乳淋巴结照射与否为干预措施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量表进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和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原始文献,13181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与内乳未照射患者相比,内乳照射患者 5年总生存未见改变(P=0.490)。通过以患者治疗日期以及入组人群风险程度为划分标准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于 2000年后治疗和入组条件为Ⅱ-Ⅲ期(N+、T3-T4期)高风险患者内乳照射后 5年总生存明显提高(P=0.003、0.006)。与内乳未照射患者相比,内乳照射明显提高患者 5年无瘤生存(P<0.001)。结论 在现代放疗技术下,乳腺癌内乳淋巴引流区照射提高了患者无瘤生存率,并且可能会对Ⅱ-Ⅲ期(N+、T3-T4期)高风险乳腺癌患者带来总生存益处。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sISLM)患者锁骨上淋巴结的最佳局部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 128例sISLM乳腺癌患者,其中锁骨上淋巴结清扫联合放疗组 68例,单纯放疗组 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结果 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联合组和单纯放疗组 5年LRFS、DMFS、PFS、OS均相近(均 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锁骨上淋巴结局部治疗模式是影响 5年DMFS、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 P<0.05)。亚组分析显示接受单纯放疗时锁骨上区放疗剂量>50Gy组患者 5年OS好于50Gy组(P=0.047)。接受清扫联合放疗时,清扫淋巴结<10个、>50Gy组患者 5年LRFS、DMFS、PFS、OS似乎均好于50Gy组,但均 P>0.05;清扫淋巴结≥10个、50Gy组患者 5年LRFS、DMFS、PFS、OS均似乎好于>50Gy组,但只有 5年DM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手术清扫联合放疗可能是锁骨上淋巴结较好的局部治疗模式。接受单纯放疗时锁骨上区局部补量可能提高总生存;接受锁骨上淋巴结清扫联合放疗时,若清扫程度较低则锁骨上区局部补量可能获益,若清扫程度较高则锁骨上区局部补量可能获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食管癌细胞ECA109中MDC1基因表达, 观察照射后细胞周期和放射敏感性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针对MDC1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有效干扰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 与载体pSIH1-H1-copGFP形成重组质粒, RT-PCR和蛋白印迹法测定MDC1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蛋白印迹法检测CHK1、CHK2蛋白表达,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内MDC1斑点数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别。结果 成功构建pMDC1-shRNA质粒并感染ECA109细胞, 获得稳定转染细胞ECA109M。ECA109M细胞MDC1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ECA109N、ECA109细胞(P=0.032、P=0.041)。5 Gy照射后ECA109M细胞G2+M期比例低于ECA109N、ECA109(P=0.026)。5 Gy照射后ECA109、ECA109N、ECA109M细胞中CHK1和CHK2蛋白表达相近(P=0.345和P=0.451), ECA109M细胞CHK2T68蛋白表达低于ECA109、ECA109N细胞(P=0.012)。ECA109细胞D0值为3.06 Gy, SF2值为0.91;ECA109N、ECA109M细胞的D0值分别为2.90、1.88 Gy;SF2值分别为0.89、0.84(P=0.021;P=0.037)。结论 RNA干扰降低MDC1蛋白表达后可以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 解除细胞周期阻滞, 增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9.
可手术切除食管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可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结果,为准确判断预后和取得更好疗效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2-2007年间92例根治性3DCRT食管癌患者治疗失败原因,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转移、局部控制、生存等,Cox法分析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
结果 总失败率为51%(47/92),失败原因中单纯区域性复发29例、单纯远处转移12例、远处转移伴区域性复发6例。区域性复发中胸中段食管癌高于胸上、下段食管癌(23、8、4例,χ2=39.36,P=0.000),部分缓解者高于完全缓解者(18、7例,χ2=23.44,P=0.000);远处转移中胸下段食管癌高于胸上中段食管癌(7、6、5例,χ2=14.42,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区域性复发因素;N分期、临床分期、病变X线长度和近期疗效为影响远处转移因素。
结论 单纯3DCRT后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区域性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低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疗后达完全缓解者区域性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较低,临床分期仍是影响区域性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失败模式,并依据其失败模式讨论术后放疗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7-2010年符合入组条件的227例pT3N0M0期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主要分析其单纯手术后失败模式,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来探讨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性放疗意义及适合人群。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LR、DM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治疗后出现胸腔内LR 58例(25.6%),DM 27例(11.9%),其中10例为LR+DM。单纯胸腔内纵隔淋巴结复发所占比率为50%(29/58)。单因素分析显示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3、5年OS率低于胸中、下段患者(P=0.000),而其胸腔-区域复发率高于后两者(P=0.047);低分化鳞癌患者3、5年OS率低于中高分化鳞癌患者(P=0.005),而其DM率高于后者(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为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14、0.010);病变部位为影响患者胸腔内LR的影响因素(P=0.046);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为DM的影响因素(P=0.000)。结论 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行常规胸腹两野根治术后胸腔内LR为其主要治疗失败模式,且胸上段食管癌高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建议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胸上段患者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