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81.
绘图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 ,内容繁重 ,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很多 ,学生普遍反应学习比较困难 ,不易掌握和记忆。但解剖学又是医学的重要基础科目 ,它和医学其它各科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 ,在解剖学的教学中 ,教师如何把枯燥、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形象的讲解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 ,笔者在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应用绘图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以下是笔者的一点体会。1 绘图法应用于课前预习授新课前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的基础上仿绘插图并标示结构。为使学生认真对待 ,我要求学生当作业完成并与平时成绩挂钩。课前预习使用…  相似文献   
82.
疣状肢端角化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疣状肢端角化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本文及近40年来13篇文献报道的17例肢端角化症先证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发病年龄,10例(59%)〈20岁,7例(41%)〉25岁;有家族史者10例(59%)。皮损主要分布于双手背、足背及前臂、小腿伸侧。皮损表现16例(94%)为扁平疣样损害,1例表现为寻常疣样损害,6例(35%)伴有掌跖角化,5例(29%)伴有指趾甲受累,3例(18%)伴有毛囊角化病。皮损组织病理均表现为表皮明显角化过度、颗粒层及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及塔尖样表皮局限性隆起等特征性变化,无角化不全及空泡化细胞。结论:疣状肢端角化症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常于加岁前发病。皮损主要分布四肢伸侧,基本皮疹为扁平疣样的褐色扁平丘疹。皮损病理显示表皮明显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及塔尖样表皮局限性隆起等特征性变化,是诊断疣状肢端角化症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6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依据病情给予呼吸支持,治疗组给予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两组患者均依据病情给予外科治疗或保守治疗,连续监测两组患者脑灌注压(CPP)、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组织氧分压(PbtO2)、脑动静脉氧压差(AVDO2)及脑组织摄氧率(CERO2),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并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比较患者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PP、SjvO2、PbtO2、AVDO2及CERO2无差异,治疗后6、12、24、48 h及72 h,治疗组CPP分别为(67.0±7.2)、(65.9±7.4)、(71.4±9.1)、(78.2±12.6)、(75.9±10.7)mm Hg,对照组CPP分别为(55.4±6.9)、(55.4±6.9)、(49.6±5.6)、(51.9±8.0)、(56.4±7.8)mm Hg,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CPP高于对照组(6 h t=4.31,P=0.006;12 h t=5.25,P=0.003;24 h t=7.10,P=0.000;48 h t=10.39,P=0.000;72 h t=5.10,P=0.002),治疗组SjvO2分别为(0.48±0.11)%、(0.52±0.16)%、(0.56±0.12)%、(0.54±0.12)%、(0.58±0.14)%,对照组SjvO2分别为(0.40±0.11)%、(0.38±0.12)%、(0.36±0.14)%、(0.32±0.13)%、(0.38±0.11)%,治疗组各时间点SjvO2高于对照组(6 h t=4.28,P=0.005;12 h t=4.79,P=0.004;24 h t=4.29,P=0.005;48 h t=3.84,P=0.009;t=4.26,P=0.005),治疗组PbtO2分别为(34.7±4.0)%、(35.2±3.8)%、(37.6±3.2)%、(39.2±4.1)%、(40.6±3.7)%,对照组PbtO2分别为(31.2±3.1)%、(28.4±3.3)%、(30.6±3.6)%、(29.5±3.9)%、(33.6±4.0)%,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PbtO2高于对照组(6 h t=4.10,P=0.009;12 h t=3.82,P=0.010;24 h t=11.03,P=0.000,48 h t=6.14,P=0.002;72 h t=3.17,P=0.012),治疗组AVDO2分别为(3.84±0.33)、(3.34±0.35)、(3.28±0.29)、(3.16±0.22)、(3.19±0.34)mm Hg,对照组AVDO2分别为(4.92±0.51)、(5.30±0.47)、(5.46±0.35)、(5.31±0.40)、(5.38±0.51)mm Hg,各时间点治疗组AVDO2低于对照组(6 h t=6.02,P=0.002;12 h t=4.06,P=0.007;24 h t=8.02,P=0.001;48 h t=4.09,P=0.008;72 h t=4.11,P=0.007)。治疗组CERO2分别为(30.1±7.6)%、(22.4±6.5)%、(21.6±5.4)%、(20.4±4.6)%、(18.2±3.7)%,对照组CERO2分别为(4.92±0.51)%、(5.30±0.47)%、(5.46±0.35)%、(5.31±0.40)%、(5.38±0.51)%,治疗组各时间点CERO2低于对照组(6 h t=3.57,P=0.011;12 h t=5.10,P=0.004;24 h t=5.20,P=0.003;48 h t=5.77,P=0.003;72 h t=6.20,P=0.002)。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073,P=0.038)。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能够改善STBI患者氧供,降低脑组织氧耗及神经损伤,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PF)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男性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并对近10年来中国学者报道的20例患者做一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例;发病年龄为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发病部位以头面部为主,其次为躯干、四肢,掌跖部位受累少见;除2例艾滋病患者外,其他患者未伴发任何其他疾病;15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5例不升高,比例为3:1。结论 EPF发病以男性为主,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升高或不升高。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35岁.因躯干和双上肢皮疹伴轻度瘙痒4 年,加重1 年于2009 年2 月8 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平素喜好甜食及酗酒,否认患有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及其他内脏疾病和长期用药史.患者父母及其家族成员无类似疾患.  相似文献   
86.
林达 《当代医学》2004,10(2):45-46
80年代多媒体技术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广泛兴趣,成为90年代计算机研究,开发与应用的一个热点,有人把它称之为继纸张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之后,人类处理信息手段的一大飞跃,是计算机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87.
邱乾德  余捷  林达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5-116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左侧颌骨部肿痛,并逐渐增大2年。 CT显示左侧上颌骨膨胀性破坏,密度不均,内见不规则残留骨性组织,界限清楚.边缘无明显硬化,软组织轻度肿胀(图1a)。MRI显示肿瘤膨胀性生长,界限清楚,突向上颌窦,致上颌窦腔消失,内见嵴状分隔。肿瘤信号不均,T1WI上呈低信号(图1b),大部分肿瘤于T2WI上呈高信号(图1c、d),少部分在T2WI和T1WI上均呈低信号。  相似文献   
88.
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乾德  林达  许加峻  余捷   《放射学实践》2010,25(3):353-354
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乏力8年,间断性右上腹隐痛3年。8年前患因感乏力而来医院检查,诊断为乙型肝炎,住院治疗。经多次乙肝系列检查示小三阳,病情好转后出院。3年前反复出现右上腹腹胀、腹痛,尤以饮酒后和疲劳后明显。10天前B超检查发现肝脏肿块、肝硬化而入院。查体:体温37.1°,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致密合剂治疗致密性骨炎(osteitis condensans)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骨伤科就诊的致密性骨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致密合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致密合剂对致密性骨炎的治疗确实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随机引物PCR检测人DNA指纹技术的最优化条件。【方法】应用随机引物PCR技术,用一对经筛选的短引物,对扩增人DNA指纹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DNA模板应新鲜,质量浓度在50~550mg/L均有扩增产物。dNTP的浓度0.2mmol/L最宜。Mg2+浓度5.0mmol/L效果最佳。循环参数以两个三步PCR,变性温度分别用94℃、90℃,时间各为30s,退火温度用43℃、48℃,时间分别为40s、50s,延伸温度用72℃,时间分别为1min、1min20s。【结论】按照优化的实验条件,得出的DNA指纹图重复性好,个体特异性高,为APHDF的推广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