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62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01.
水泵叶片等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主要采用振动法进行信号获取,通过在叶片上布置传感器获取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在设备大修或停机时在叶片上进行振动检测,而这样的检测方法不能实时获取设备运行情况,若在设备工作状态下叶片等机械发生故障,则会导致无法预计的损失。因此,对旋转机械实现长期有效的在线检测是未来故障信号获取方法研究的方向。以江苏省秦淮新河抽水站的轴流泵机组振动检测为例,提出了对设备在线检测的方法并对其优劣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α-乳白蛋白是引起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原之一。识别α-乳白蛋白作用表位及影响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对于揭示α-乳白蛋白致敏机理及低致敏乳制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固相合成技术合成α-乳白蛋白系列多肽,以牛乳过敏患者血清为探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识别α-乳白蛋白的作用表位和关键氨基酸。结果表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E作用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定位为aa1-15、aa6-20、aa46-60、aa71-85和aa101-115。α-乳白蛋白IgE作用表位关键氨基酸为第8位的缬氨酸、第9位的苯丙氨酸、第10位的精氨酸、第103位的酪氨酸、第105位的亮氨酸和第107位组氨酸。本研究可以为过敏原c DNA克隆以激活T细胞、降低IgE结合能力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决矿井低压系统采用附加直流检测式漏电保护方法不具有选择性的问题,使系统在发生漏电后及时掌握故障程度和位置,提出了基于低频阶跃脉冲注入的漏电保护新方法.研究了矿井低压供电系统的结构,通过向系统注入一低频阶跃脉冲信号,得到了基于注入信号特征量的单相漏电绝缘检测和故障选线方法.利用MATLAB进行了漏电仿真,仿真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4.
双酚A氰酸酯自聚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性能稳定的氰酸酯,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等方法研究了双酚A型氰酸酯单体的自聚反应历程,并提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以期得到性能稳定的氰酸酯树脂。结果表明,氰酸酯自聚主要通过三聚反应直接生成三聚体、五聚体、七聚体等低聚物,而后体系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并不产生二聚体过渡结构;主催化剂并不改变氰酸酯聚合反应机理,仅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05.
何红根  李晔 《辽宁化工》2008,37(1):58-61
由于垃圾渗滤液COD、NH4-N浓度高,并且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通常,单纯的生物处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高COD浓度的垃圾渗滤液经混凝沉淀后,调节pH=12,进行氨吹脱,经此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Fed-Batch Reactor(FBR)好氧生物处理,比较投加粉末活性碳(PAC)和不投加两种情况下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当PAC投加量为2 g/L时,COD去除率达86 %,NH4-N去除率达26 %.  相似文献   
106.
在精确考虑轴线伸长和一阶横向剪切变形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弹性支承的Timoshenko夹层梁在热载荷作用下的几何非线性控制方程。采用打靶法数值求解所得强非线性边值问题,获得了夹层梁在横向均匀升温作用下的静态热过屈曲和热弯曲变形数值解。绘出了梁的变形随温度载荷变化的特征关系曲线,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弹性支承参数对梁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研究双酚A型氰酸酯单体和酚类的反应机理,提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酚类在体系反应初期起到了催化作用,但在反应后期以亚胺碳酸酯的结构形式留在三维网络中,实际起到的是改性作用。酚类不仅可催化氰酸酯基团三环化,还可改性氰酸酯树脂。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及核磁共振分析研究了单官能模型化合物苯酚缩水甘油醚在不同辐射剂量、引发剂浓度和羟基化合物掺杂情况下的电子束固化反应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环氧基团反应完全后,大幅度增加辐射剂量不会导致已经聚合的环氧树脂出现明显的辐射降解,但是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和羟基化合物乙醇使聚合环氧树脂的分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9.
利用由十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组成的电子鼻对几种不同品牌的奶粉和掺入其他物质的奶粉样品分别进行了测量,并通过PCA和LDA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分析显示所建立的奶粉电子鼻模型能够用于识别不同品牌的奶粉样品,同时电子鼻也能够鉴别奶粉是否有其他物质的掺入。另外基于电子鼻的灵敏性,其对于奶粉中掺入物的浓度也有一定的鉴定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技术应用在奶粉掺假的快速检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 简称PC)存在于很多植物组织中。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 一些植物来源的PC得到了较系统的研究, 发现它们具有优异的抗氧化等一系列重要的保健生理功能, 受到药学、化妆品、功能性食品等健康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其中一些聚合程度较低的PC(简称OPC)已经实现了较充分的商业开发和应用。本文对原花色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其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