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严重缺血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临床综合征。本文从ACS的病理生理特点入手,系统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对ACS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基于ACS不稳定斑块、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阐述了ACS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2.
高铸烨  高双 《中医研究》2005,18(11):39-40
2004-07-20-2005-08-20,笔者运用自拟"解表化湿汤"治疗夏季感冒3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中药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93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在提高心功能改善有效率[RR=1.19,95%CI(1.12,1.27),P<0.000 01],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MD=4.36,95%CI(2.88,5.83),P<0.000 1],降低心率[MD=-8.21,95%CI(-12.08,-4.34),P<0.000 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RR=1.00,95%CI(0.62,1.61),P=1.00]。结论:中药联合伊伐布雷定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率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病因病机研究是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的重要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即有“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的病因认识,强调辨证治疗过程中应“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并将特定病因致病的病理变化归纳为“病机十九条”,以执简驭繁,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5.
基于张仲景“阳微阴弦”理论,根据脏腑生理特点及以往研究结果,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之中医病因病机早期以心气(阳)虚,痰瘀阻滞血脉为主;中晚期可发展为心气(阳)损伤、痰瘀闭阻心脉。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调研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合并病及中医证候要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研73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39例,占32.4%。稳定性冠心病常见证候是血瘀(501例,68.07%)、痰浊(363例,49.32%)、气虚(344例,46.74%)。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170例,71.1%)、痰浊(119例,49.8%)、气虚(118例,49.4%);亚组分析显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兼加高脂血症的患者多见气滞证。结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基本症候是血瘀、痰浊、气虚,气滞是其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试验组给予盐酸马尼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模拟剂,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盐酸马尼地平模拟剂,比较2组患者基线和治疗期末的血压和心率。2组患者中各选择24例在双盲治疗期开始和结束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24h、昼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谷峰比值及平滑指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末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比较,2组治疗期末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1)。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2组间治疗期末24 h、昼间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末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P<0.01);试验组谷峰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平滑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马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68.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在此基础上导致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主要原因。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本文对STS与冠心病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核因子-кB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STS对冠心病炎症因子的具体作用环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提高西苑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水平而对我院AMI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的117例AMI的发病特点、再灌注和中西药物治疗及病死率进行调查。结果:117例AMI患者平均年龄为(66·88±12·85)岁。中医辨证标实证中血瘀、痰阻者所占比例最多。本虚证中以气虚最多见,其次为阴虚。总死亡率为9·64%。静脉中药治疗中血栓通注射液使用最多,其次是参脉注射液。结论:西苑医院AMI患者具有相对独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以血瘀、痰阻、气虚、阴虚证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AMI占到相当大的比例。采用综合的治疗手段,包括再灌注治疗和发挥中医药特色等,进一步降低AMI的病死率是我们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70.
目的:进一步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仿盲、3组平行、阳性药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共观察受试者480例(2:1:1),其中试验组1为240例,试验组2为120例,对照组为120例。分别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400mg和丹参注射液20mL静点,疗程14d。对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进行了观察。结果:心绞痛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试验组1为88.085%;试验组2为89.744%;对照组为67.257%,(P〈0.01)。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一般体格检查、尿粪常规未见异常。治疗14d后,12例出现不良事件,10例为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1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试验组2有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对照组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剂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