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3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分子TIPE2对肝癌细胞转移与侵袭的影响作用。方法取35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40例健康对照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外周血PBMCs中TIPE2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TIPE2对BEL7402细胞转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肝癌病人PBMCs中TIPE2的表达下调,且其下调程度与肿瘤分期相关,细胞转染实验表明TIPE2上调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的转移与侵袭。结论 TIPE2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3.
周平安教授治疗咳喘十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安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既有原则,又能运巧,师古而不泥,对呼吸系统疾病造诣尤深,补前人之未备,实为后学之典范.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今录部分经验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74.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结果证实了血尿酸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同时有学者提出了高尿酸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但高尿酸血症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选择冠脉造影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血尿酸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方法 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应用血管内超声分别观察比较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性质,同时测量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其参考部位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狭窄率,并计算斑块的偏心指数及血管重构指数.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脂质斑块占77.8%(28/36),其中10例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为纤维性斑块及混合性斑块,脂质斑块仅占10%(2/20),无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两组斑块的特征包括偏心性、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狭窄率具有显著性差异.不稳定性斑块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占72.2%(26/36),而稳定性斑块主要表现为负性重构,占75%(15/20).结论血管内超声能够准确地识别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为早期临床发现不稳定性斑块并预测斑块破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L选择素、P选择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130例,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19例),颈动脉斑块组(83例)及颈动脉狭窄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ICAM-1、E选择素、L选择素、P选择素和MMP-9水平,分析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血清ICAM-1、E选择素、P选择素、MMP-9及L选择素在内膜增厚组分别为(344±63)、(11±3)、(23±9)、(1.0±0.3)ng/ml及(294±63)pg/ml;在斑块组分别为(384±71)、(12±4)、(31±11)、(1.1±0.4)ng/ml及(338±110)pg/ml;在狭窄组分别为(503±117)、(13±4)、(32±10)、(1.3±0.5)ng/ml及(394±122)pg/ml,三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②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ICAM-1、E选择素、P选择素、MMP-9及L选择素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485,r=0.228,r=0.219,r=0.182,r=0.250;P〈0.01或P〈0.05)。另外,各炎性因子之间除ICAM-1与E选择素和P选择素外,不同炎性因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77.
目的应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转化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收集39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路径分析。结果①精髓亏虚证的发生受到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显著影响;②气虚证的发生受到精髓亏虚证、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显著影响;③痰浊内阻证的发生受到气虚证、血瘀证和气滞证的显著影响;④血瘀证的发生受到气虚证、痰浊内阻证和气滞证的显著影响;⑤气滞证的发生受到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显著影响。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包含了"虚"与"损"两方面的因素,而这两者之间又可以相互影响与转化,形成不同证候之间的转化。路径分析能够定量描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候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结合推拿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中药离子导入组30例采用中频电疗;推拿按摩组30例采用手法推拿按摩穴位治疗;综合组38例2种方法联合治疗.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颈部残障指数评分(NDI)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治疗2个...  相似文献   
7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对3种猪苓营养菌丝中的酯酶(EST)与过氧化物酶(POD)的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猪苓营养菌丝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相近.酯酶同工酶共显一种谱型,5条谱带,Rf值集中在0.22~0.78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显3种谱型,酶谱条带数在4~9条间,P.umbellatus LBZ,P.umbellatus LBJ,P.umbellatus LBT的过氧化物酶酶谱条带数依次为8条,4条,9条,Rf值集中在0.08~0.69间.聚类分析显示,P.umbellatus LBJ较其他2种猪苓亲缘关系较远,P.umbellatus LBZ和P.umbellatus LBT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脾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和四君子汤干预的途径。[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脾虚组和四君子汤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和纹状体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脾虚组大鼠各脑区内5-HT水平显著升高,DA水平显著下降(P<0.05);使用四君子汤干预后,5-HT和DA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而与脾虚组大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通过改善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途径达到健脾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