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定位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确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定位、性质、任务、研究方向及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系统探究和分析讨论。中医学科的根本特征是基于临床,离不开临床,紧扣临床,因而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应当归属于中医学中基础学科群;其根本作用是统合基础,综合与延伸基础、指导临床、引领实践研究;其领域应当是病证的临床思维、辨证体系、治疗规律和病证规范化等。着力从临床思维、病证辨治体系、病证治疗规律及病证规范化等4大方向上去构建、充实本学科研究,使其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临床基础是本学科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52.
53.
54.
钱英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医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也是第三批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穷极历代各家,又待诊于关幼波先生之侧十余载,深悟治疗肝病之法。我们是钱老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或钱老学术传承人,在随诊学习中对"养血柔肝法"治疗肝纤维化有些感悟,现分述如下,供同道参考指正。1养血柔肝法的提出及其重要性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损伤肝脏,导致肝细胞炎变、坏死,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滋阴通下药及通下药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滋阴通下药加味小承气汤、通下药大承气汤、阳性对照药乳果糖进行干预,采用血液生化及ELISA法检测,观察其对模型大鼠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影响。结果滋阴通下药组、通下药组、乳果糖组肝损伤大鼠血清中内毒素、TNF-α、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滋阴通下药组与通下药组比较内毒素、TNF-α、ALT、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通下药及通下药均为治疗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有效方药,滋阴通下药疗效优于单纯通下药。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健康人不同年龄阶段舌质颜色的分布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5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在校学生和教师150例,采用便携式红外测温仪检测舌面温度,MoorVMS-OXY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和组织氧含量测定仪检测舌面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血流速度、血氧饱和度。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健康人舌质颜色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是:淡红舌-暗舌-淡白舌-红绛舌-紫舌。淡红舌是健康人的主要舌色表现;②随着年龄的增大,淡白舌、暗舌、紫舌的出现率增高,淡红舌出现率减少;③,随着年龄的增大,舌下络脉逐渐增粗,P<0.001;④随着年龄增大,舌温逐渐降低;⑤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灌注量和血流速度增大,10-19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微循环灌注量和血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01;⑥10-39年龄阶段,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血氧饱和度逐渐增大,P<0.001;40-59年龄阶段,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血氧饱和度逐渐减少,P<0.001。[结论]健康人舌质颜色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舌面温度、微循环等指标与中医阳气的旺衰、气血状况和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清毒汤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CDI4和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及清道夫受体(S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肝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 清毒汤能明显降低内毒素的含量,与模型...  相似文献   
58.
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对AsC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命质量与中医体质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AsC人群的生命质量显著低于非携带的一般人群,且与该人群的体质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气虚气郁质对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AsC人群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及临床调研,探讨了不同病理体质AsC人群之间发病发展规律和免疫状态的异同,初步分析了不同病理体质AsC人群形成的因素,对气虚质、湿热质和阴虚质的免疫状态差异的原因和病变趋势做了重点讨论,阴虚质AsC人群免疫抵抗力和应激力相对下降,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细胞癌;气虚质AsC人群可以长期的处于免疫耐受的状态;湿热质AsC人群可表现为免疫应答增强,较早出现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一贯煎汤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I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建立CCl4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中药组以一贯煎汤剂灌胃、西药组以秋水仙碱溶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灌胃次数为1次/天。灌胃4周后,通过蛋白电泳法检测I型胶原纤维蛋白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细胞外I型胶原的沉积,分别以灰度值和积分光密度评价。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细胞外I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西药组肝组织细胞外I型胶原蛋白明显减少。结论一贯煎汤剂可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I型胶原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外的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