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38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b值时ADC值之间的差异。方法 使用EPI扫描序列,对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4例前列腺癌和18例内分泌治疗6个月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检查,b值分别为300,500,800s/mm^2。依病理结果,将前列腺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测量每个分区的ADC值,同时测量每位患者膀胱、闭孔内肌的ADC值。结果 在三个不同的b值时,均获得了前列腺外周带癌区、非癌区、膀胱、闭孔内肌的ADC值。内分泌治疗后,不同b值癌区的ADC值均有升高,非癌区的ADC值(b值为500,300s/mm^2)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b值为800s/mm^2时,ADC值变化不大;对照组和治疗组不同b值之间外周带癌区、非癌区、膀胱和闭孔内肌的ADC值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改变不同,不同b值所测得的前列腺外周带癌区、非癌区、膀胱和闭孔内肌的ADC值有差异,ADC值用于判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2.
精囊的磁共振扩散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精囊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5例患者行MR扩散成像检查,使用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序列检查,b值为0和1 000.测量其精囊、膀胱、盆底脂肪和直肠内气体的ADC值.40例获最终诊断结果,其中10例为前列腺癌侵犯精囊,9例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改变,9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例为无前列腺和精囊症状的健康志愿者.结果 40例患者中36例(90%)获得精囊的ADC值.前列腺癌侵犯精囊的ADC值为[0.30±0.08(均值±标准差)]×10-3 mm2/s (n=8),较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精囊的ADC值低(P<0.05).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精囊的ADC值为(0.46±0.17)×10-3 mm2/s (n=8),较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精囊ADC值低(P<0.05).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精囊ADC值为(0.96±0.10)×10-3mm2/s (n=8),健康志愿者的精囊ADC值为(0.97±0.33)×10-3mm2/s (n=1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膀胱、盆底脂肪和直肠内气体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C值可用于精囊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MRI多参数联合评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经术前穿刺、术后病理确诊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分别于NAC前、NAC 2周期后、4周期后行动态MRI增强扫描及DWI成像.按照Miller&Payne改良病理反应性分级,将所有病例分为组织学反应显著(MHR)与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NMHR).以病理反应性为应变量,分别对NAC 2、4周期后获得的MRI半定量参数进行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构建新的参数,研究各新构建参数评价乳腺癌NAC反应性的效能.结果 NAC 2周期后新构建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0(95% CI:0.72~0.87),大于单独使用癌灶最大径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Az=0.66,95% CI:0.57 ~ 0.76)(P<0.05),最佳截断点1.8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6.81%和72.41%;NAC 4周期后,新构建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6(95% CI:0.79 ~0.93),大于单独使用第4周期后癌灶最小ADC(Az=0.75,95% CI:0.67 ~0.84)及癌灶最大径变化率(Az=0.73,95% CI:0.62 ~ 0.80) (P< 0.05)作为评价指标,最佳截断点-1.19,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4.06%和81.03%.结论 MRI多参数联合评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NAC疗效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能充分利用各指标信息.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分析比较近10年国内主要放射学期刊与国外同类期刊中骨骼肌肉系统(简称骨肌)和骨肌损伤影像学论文的现状.方法 对近10年国内外主要放射学期刊中骨肌和骨肌损伤论文的数量、类型、检查方法、研究部位、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国内放射学期刊选择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和实用放射学期刊作为代表,国外放射学期刊选择了Radi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egenology、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和Skeletal Radiology.结果 国内3种期刊论著类论文共6352篇,骨肌论文为827篇(13.0%),骨肌损伤论文占骨肌论文的21.5%(178/827);国外前3种综合期刊论著类论文共8659篇,骨肌论文900篇(10.4%),骨肌损伤论文占10.8%(97/900).国内综述类论文中骨肌论文占9.9%(73/741),骨肌损伤论文占13.7%(10/73);国外的分别为4.3%(34/783)和23.5%(8/34).国内短篇类论文中,骨肌论文占17.0%(675/3971),骨肌损伤论文占骨肌论文的3.4%(23/675);国外分别为8.8%(177/2019)和14.7%(26/177).国内骨肌损伤检查方法的论文中,X线平片的论文占11.7%(26/222),国外4种杂志为10.9%(32/295).国内以CT为主的论文占42.8%(95/222),国外为9.8%(29/295).国内以MRI为主的论文占27.0%(60/222),国外为32.5%(96/295).国内综合应用检查方法的论文占16.2%(36/222),国外为42.0%(124/295).国内其他论文占2.3%(5/222),国外为4.8%(14/295).国内骨肌论文的检查部位分别是:脊柱22.5%(50/222)、膝关节21.1%(47/222)、颅面骨15.3%(34/222)、髋关节7.2%(16/222)、胸部6.8%(15/222)、足踝4.5%(10/222)、手腕4.1%(9/222);国外分别为14.6%(43/295)、14.6%(43/295)、1.7%(5/295)、6.4%(19/295)、3.7%(11/295)、12.9%(38/295)、7.5%(22/295).国内骨肌论文研究内容:骨骼论文占64.9%(144/222),关节囊和韧带的论文占8.6%(19/222),软骨和骨骺的论文占7.7%(17/222),关节脱位的论文占5.8%(13/222),半月板的论文占5.4%(12/222),综合研究的论文占4.0%(9/222),其他论文占3.6%(8/222);国外分别为62.4%(184/295)、24.1%(71/295)、4.7%(14/295)、0.3%(1/295)、2.7%(8/295)、2.4%(7/295)和3.4%(10/295).中华放射学杂志中骨肌实验研究类论文为7篇,而Radiology为29篇.结论 与国外同类期刊比较,国内放射学杂志骨肌与骨肌损伤的论文在所有论文中的比例偏低,国内应该加强骨肌影像的实验性研究,进一步关注非骨性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与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效能。方法选择T2WI与DWI2种序列均进行了检查的57例患者共79个病灶(45个恶性,34个良性)纳入本次研究。2位读片者采用盲法分别阅读T2WI与DWI图像。第3位读片者测量病灶和邻近肝实质在DWI及T2WI上的信号强度,计算病灶/肝信号强度比(contrast ratios,CR)。比较2种序列之间检出率及CR值的差异。结果2种序列对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WI对全部病灶和良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DWI(2位读片者P<0.001)。对于恶性病灶,当在一种序列上检出病灶即计为检出时,则T2WI+DWI的检出率高于DWI(读片者1P=0.008,读片者2P<0.001),但与T2WI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共对46个病灶测量了CR。良性病灶的CR值在T2WI高于DWI(P=0.008),恶性病灶和全部病灶的CR值在2种序列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对恶性病灶的检出效能低于T2WI,对良性病灶的检出效能也不及...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研究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损伤的MRI表现,重点观察关节盘的移位及损伤情况.方法 13例TMJ损伤的初诊患者,使用3英寸(1 英寸=2.54 cm)双颞下颌Dual表面线圈,分别行斜矢状面和斜冠状面T1WI和T2WI的闭口位及张口位扫描.结果 13例患者26个TMJ中有20个(20/26, 76.9%)发生髁突骨折,其中12例患者的19个(19/20, 95%)关节盘随着碎裂的髁突骨折片向前内侧移位,6个(6/20, 30%)关节盘可见扭曲、变形.另1例患者为单侧髁突骨折并关节盘断裂(1/20, 5%),向外侧移位,其对侧关节盘轻度向前移位.12个TMJ可见关节积液,均见于髁突骨折的关节(12/20, 60%).开口位关节盘的位置较闭口位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MRI是TMJ损伤的有效检查方法,有助于判断关节盘形态和位置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SURF-1基因604G→C突变引起的Leigh综合征(Leigh syndrome,LS)的MRI表现.方法 对8例确诊为SURF-1基因604G→C突变的Ls患儿进行头颅MR检查,观察基底节、下丘脑、脑干及小脑灰质核团,大小脑白质异常及萎缩情况,并与典型LS患儿MRI改变进行比较.结果 3例Ls患儿MRI表现为脑干和下丘脑核受累,其中2例同时合并基底节异常;3例仅有大脑白质异常信号,无灰质核团受累;8例均存在脑萎缩,其中2例仅表现为单纯的脑萎缩,无灰质核团受累及白质异常.结论 SURF-1基因604G→C突变患儿的MRI表现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对比观察骨肿瘤MR平扫与Gd-DTPA强化后信号变化,进一步了解良性骨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不同信号特点。材料与方法我们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AGMETOM常导MR机对比分析93例骨肿瘤平扫和强化的MRI特点。结果良性骨肿瘤对Gd-DTPA强化速度缓慢,且多为环状或不均匀的强化信号骨转移瘤和恶性骨肿瘤80%以上的呈现快速对比增强,而且为弥散型或中心型强化。结论骨肿瘤对强化扫描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荧光显微成像对于研究肝内微循环的应用价值,总结适用于荧光显微技术的经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应用10只Sprague-Dawley大鼠,开腹后,将微导管逆行置于胃十二指肠上动脉(GDA),导管开口朝向肝固有动脉的方向制成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经微导管分别注入0.02%、0.1%、0.5%、1%荧光素钠0.1ml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肝内微循环的显影情况,评价显影清晰度。经微导管分别注入栓塞剂后(碘油、直径40mm的可降解淀粉微球),观察其引发的微循环变化能否为荧光显微成像显示。结果10只Sprague-Dawley大鼠中,8只成功制成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该动物模型肝内微循环的情况,0.1%的荧光素钠为最佳显影浓度。由栓塞剂引发的直接、间接现象均可为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所发现。结论荧光显微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微循环结构,对于活体状态下肝脏微循环的形态学研究及栓塞剂的研发有高度的应用价值。适用于该技术的经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正常大鼠从幼鼠到成年的发育过程中,肾脏皮髓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方法 对5只1个月龄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在实验开始第1天(d1)、第5天(d5)、第10天(d10)、第30天(d30)和第50天(d50)在3.0 T MR上进行肾脏SE回波平面成像(EPI)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敏感因子(b值)选择0和500 s/mm2.测量右肾皮髓质ADC值,手工画出每层肾脏面积,计算其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皮髓质间ADC值的差异,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大鼠肾脏体积及ADC值随大鼠发育的变化.结果 在b值为0和500 s/mm2时,除d1外,大鼠肾脏皮质ADC值均明显高于髓质(P<0.01).随月龄增加,肾脏体积逐渐增大,从(0.86±0.02)mm3逐渐增加到(1.47±0.21)mm3.而皮髓质ADC值均随月龄而增加,皮质ADC值从(1.66±0.14)×10-3mm2/s逐渐增加至(1.96±0.08)×10-3mm2/s(P<0.05);髓质ADC值从(1.54±0.12)×10-3mm2/s逐渐增加至(1.91±0.09)×10-3mm2/s(P<0.05).结论 从1个月到3个月龄的大鼠,其肾脏皮髓质的ADC值是逐渐增加的.对大鼠肾脏疾病模型进行MR DWI研究时,需要考虑到所用大鼠不同发育阶段对ADC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