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旁肌肉内非霍奇金淋巴瘤侵入椎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35岁。1个月前活动后自感腰部疼痛并向左臀部放射,伴腰部活动受限。20天前左下肢疼痛明显并感活动受限及左小腿麻木感,间伴有发热,最高时39.8℃。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7.1℃,血沉46mm?小时。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外科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度稍差,L4、5棘突处压痛,L5横突处压痛,左股骨大粗隆处叩击痛(+),髂前区压痛,直腿抬高试验70°(±),左膝关节活动受限,左踝关节活动失灵,背屈0°,跖屈0°,膝关节平面以下感觉明显减退。腰穿脑脊液检查无异常。影像学表现:B超:左腰部探查,于肌肉层内可探及范围约9.0cm×6.2cm×2.6cm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体素波谱探讨氢质子波谱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单体素频谱(SV)空间定位和点分辨频谱(PRESS)序列对选定的病变椎体及临近正常椎体进行波谱采集。定量分析感兴趣椎体的脂与水的比率(LWR)及脂肪百分含量(FF%)。结果脊柱转移瘤组椎体显示脂峰明显降低。转移瘤组椎体的平均LWR为0.03±0.03,FF%为(3.57±2.11)%,邻近正常椎体的平均LWR为0.68±0.25,FF%为(37.82±9.12)%。结论单体素1 H-MRS可以量化地分析脊柱转移瘤椎体的水和脂肪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2图(T2-mapping)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软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和42例早期骨软骨损伤患者分别行B图和DWI,所得图像经工作站后处理测量软骨的T2值和ADC值。统计学比较正常组和早期软骨损伤组软骨T2值和ADC值有无差异。结果:正常组软骨的平均T2值和ADC值分别为(39.54±4.02)ms和(1.44±0.17)×10^-3mm^2/s;早期软骨损伤组为(51.58±4.15)ms和(1.78±0.35)×10^-3mm^2/s;其T2值和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软骨损伤时软骨的T2值和ADC值均有明显升高,T2图和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早期软骨损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 CMB)在3.0T MR 的表现,比较和分析其发生率、微出血的出血点数、好发部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在32~60 岁的78 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有腔隙性脑梗死组(58 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20 例),所有患者均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并与常规MRI T1WI、T2WI、T2WI-FLAIR 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2 组患者中均有CMB 病灶出现,发生率为34.61%(27/78);其中腔隙性脑梗死组的发生率为41.38%(24/58),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的发生率为15.0%(3/20);脑内微出血灶以SWI 显示最多,表现为斑点状、圆形或椭圆形信号缺失,直径2~5 mm,周围没有水肿带;发生部位按多少依次为皮质-皮质下区、基底节、丘脑、小脑及脑干.结论 CMB 的存在提示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继发性出血的可能,对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0例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MR序列和SWI扫描,对比分析常规序列和SWI对于出血的显示情况。结果:共检出出血性脑梗死32例,其中常规序列上清晰显示出血11例,显示率34.3%;SWI上清晰显示出血32例,显示率100%;所有病例中SWI均较常规序列显示出血的范围大。结论:SWI显示脑梗死中的出血更敏感、更清晰,明显优于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MRA解剖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解剖学特征,探讨MRA评价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0例在我院磁共振室接受主动脉弓及其以上MRA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发生情况,并讨论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临床意义。结果:1300例患者中,形态正常者1207例(92.85%),即头臂干(BT)、左颈总动脉(LCCA)、左锁骨下动脉(LSA)从右向左分别发自主动脉弓,存在变异者93例(7.15%)。共发现9种不同类型的变异,包括LCCA与BT共干发自主动脉弓43例(3.31%),左椎动脉(LVA)于LCCA和LSA之间直接发自主动脉弓28例(2.15%),右颈总动脉(RCCA)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RSA)7例(0.54%),LCCA与RCCA共干发自主动脉弓伴迷走RSA 3例(0.23%),LCCA与BT共干,伴LVA直接发自主动脉弓5例(0.38%),LVA与LSA共干发自主动脉弓3例(0.23%),RCCA发自主动脉弓,右椎动脉(RVA)发自RCCA伴迷走RSA 2例(0.15%),LCCA,RCCA,LVA,RSA均发自主动脉弓1例(0.08%),LCCA与BT共干发自主动脉弓,LVA缺如,伴原始三叉动脉1例(0.08%)。结论: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种类繁多,MRA能很好的评价主动脉弓分支数量及其形态与开口位置,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MRI表现,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及MRI表现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MR及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37岁。均进行了MR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均经病理证实。结果:14例病灶中以宽基底附于第三脑室底部、灰结节和乳头体者6例,有"蒂"错构瘤6例,1例位于鞍背后方,1例异位于视交叉上方,所有病例均呈等T1WI信号,等或稍长T2WI信号,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晰。结节状或类圆形者9例,不规则形5例。直径〈15mm者10例,〉15mm者4例,最大直径2.9cm。2例有明显占位效应,向上压迫三脑室,向前压迫垂体柄或视交叉。结论:当患者出现性早熟和(或)痴笑样癫痫为主的临床表现,MRI显示灰结节和乳头体肿块并典型信号改变且无明显强化时,应首先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观察转移瘤椎体与健康对照组椎体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点.方法 以25例健康组1H-MRS作对照,分析2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转移瘤椎体的1H-MRS的变化,定量分析感兴趣椎体的脂与水的比率(LWR)及脂肪百分含量(FF%),对2组椎体的FF%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 转移瘤组椎体的平均LWR为0.038±0.024,对照组椎体的平均LWR为0.64±0.20,转移瘤组的LWR明显低于对照组(t=14.7,P<0.01);转移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10.1)岁,FF%与其年龄无相关性(r=0.151,P=0.491>0.05),对照组受检者平均年龄为(56.2±9.3)岁,FF%与年龄具有相关性(r=0.936,P<0.01).结论 脊柱转移瘤1H-MRS示脂峰、LWR、FF%明显降低,且转移瘤椎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低场MRI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低场MRI征象,评价ANFH的MRI分期及其关节积液的分级.材料和方法:在分析50例正常髋MRI基础上回顾性对照分析51例(90个股骨头)ANFH的低场MRI和X线平片资料.结果:90个ANFH中,20个(22 %) X线平片为阴性;64个(71%)MRI示"脂肪强度征"即坏死区内或近侧可见类似皮下脂肪样信号.按照 Hungerford分期:0期9个,Ⅰ期13个,Ⅱ期31个,Ⅲ期26个,Ⅳ期11个.ANFH引起的关节积液多为2~3级(60个髋,占67%);Ⅲ、Ⅳ期ANFH合并关节积液量比0~Ⅱ期明显多(P<0.005).结论:低场MRI能够准确显示ANFH的范围、程度、信号特征及其关节积液的情况,并能够对早期ANFH作出可靠诊断;"脂肪强度征"为低场MRI的特征性表现,对诊断ANFH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7例患者术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天和噻氯吡啶250mg/天,6F(Envoy)导引导管放置到颈内动脉远段或椎动脉近颅底段,造影获得工作位,评价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1-狭窄处管径/狭窄远端管径)×100%,微导丝在路途导引下通过颅内动脉狭窄段,向远端直至P2或M2段,确保足够的支撑力。选择支架大小的依据为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直径,导丝引导下支架通过狭窄部位,造影确定支架位置正确,充盈球囊至5~6大气压,支架释放后造影确认展开良好,回撤球囊,无并发症,操作完毕。随访3~10月。结果:17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处植入支架,技术成功100%,造影显示狭窄由术前(78.3±12.9)%降至术后(6.8±7.3)%,狭窄的动脉管径恢复,短期随访(3~10个月)显示很好临床效果。术中出现一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SAH),对症治疗痊愈。6例随访造影未见血管再狭窄。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增加血管内径,改善血流量,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