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可靠性分配是可靠性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数控机床这种机电一体化的复杂产品,一方面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很多,而且有一部分不能精确的进行描述,只能通过专家评价;另外一方面就是,系统结构非常复杂,可靠性分配比较困难.因此,传统的可靠性分配方法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的模糊决策法,对其基本思路和步骤进行了介绍,对可靠性分配公式进行了定义,并结合具体的计算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可靠性数据样本量小,存在模糊的可靠性数据,因此可靠度不能通过传统的预计方法进行预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可靠性预计方法.通过建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可靠性模型,确定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矩阵.规定了各子系统权重的确定规则.基于以上工作,得到了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可靠性预计公式.并根据专家建议得到的各子系统可靠度进行模糊化处理,确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矩阵以及权重矩阵,然后进行计算.实例证明该方法可对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可靠性进行模糊预计.同时,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的复杂系统可靠性预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板矫直机变辊距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某钢厂的9辊中板矫直机进行变辊距技术的优化研究,总矫直力和各辊矫直力的分布较原定辊距方式有较大幅度改善.这种研究方法对一般矫直机的设计和改造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粗轧机冲击负荷对电网的影响后,在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型补偿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TCR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使用瞬时无功检测和平均功率因数补偿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三相全控的数字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快速傅立叶变换、不变矩的原理及特点,并应用于热轧中厚板表面缺陷图像特征提取。从现场在线采集热轧中厚板的表面缺陷图像,将每幅图像划分成64×64(像素)大小的子图像。对子图像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子图像的幅值谱,再对幅值谱求七个不变矩,然后把求得的七个不变矩作为特征向量输入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征提取能力,能够很好的识别热轧中厚板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刘晓超  郗安民 《钢铁》2006,41(4):15-18
结合马钢300 m2烧结机的控制问题,分析了烧结质量与烧结终点的关系和烧结终点与风箱坐标的位置,提出了前馈-反馈控制方法,研制出适用本设备的烧结终点位置模糊控制模型,用于适时调节烧结机的速度,进行了大量的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中欠烧、过烧情形下的试验,证明实施模糊控制后,烧结终点位置精度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改善程度约为55%,提高了烧结矿质量.该方法可用于同类型设备的控制中.  相似文献   
18.
在对棒材精轧机常规Ni-Mo贝氏体球墨铸铁复合轧辊宏观及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导致轧辊表层剥落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轧辊组织中贝氏体质量分数低、碳化物形态分布不合理和石墨形态不圆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常规贝氏体球墨铸铁复合轧辊合金化元素质量分数的优化(镍、铜、铌复合合金化),达到优化轧辊组织与性能的目的。改良后轧辊的组织更为细小,其碳化物形态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合金元素的复合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中贝氏体的强度,其冲击韧度、挠度、断面收缩率、断后伸长率等指标均较常规Ni-Mo球墨铸铁有明显的改善,因而能够显著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钢材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巨应力阻抗效应的检测原理以及巨应力阻抗材料应变因子的定义,对其检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设计研究.重点设计了张力加载装置,并提出了消除测量样品安装误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武鑫  郗安民 《机床与液压》2005,(5):105-106,108
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输出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滑模控制解决输出控制的方法。首先给出机器人的动力学简化模型,然后求出其输出控制的动态滑模控制器。在仿真试验中,根据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可由动态滑模控制器得出机器人相应的电机输出力矩,并控制其沿预定路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