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6篇
工业技术   14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利用热压缩实验, 研究了中碳钢回火马氏体在700 ℃/0.01 s-1条件下变形时的组织演变规律, 分析了渗碳体粒子状态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中碳钢回火马氏体热变形过程中, 发生了渗碳体粒子粗化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 形成由微米级的等轴铁素体晶粒与均匀分布的渗碳体粒子组成的超细化(α+θ)复相组织. 与静态回火相比, 形变促进Fe原子和C原子的扩散, 使渗碳体粒子粗化动力学提高2-3个数量级. 渗碳体粒子的粗化主要来自铁素体晶界上粒子尺寸的增加, 铁素体晶粒内部的细小粒子尺寸无明显变化但数量减少, 前者有助于以多粒子协同方式实现粒子激发形核, 后者减小了晶界迁移的阻力, 两者均有利于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发生. 随着初始组织中渗碳体粒子尺寸的减小, 发生动态再结晶所需应变量增大, 但所得复相组织更加均匀、细化.  相似文献   
132.
本文研究了 Ti_3Al 基和 Ni_3Al 基合金室温下力学性能与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i_3Al 基合金主裂纹穿过母相,切过或绕过条状与块状α_2相,带有块状α_2组织的 Ti_3Al 基合金次生裂纹大都起始及中止于α_2相界;Ni_3Al 基合金基体可以产生交滑移,滑移线中止于第二相 NiAl 边界,最后于Ni_3Al/NiAl 相界处开裂;Ni_3Al 基合金增韧以裂纹转向与裂纹屏蔽为主,不同形态第二相对裂纹扩展阻力不同,其中长条状第二相扩展阻力大于短条状。Ti_3Al 基和 Ni_3Al 基合金裂纹扩展行为可直接与其宏观力学性能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3.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热传输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热传输过程,对浇铸金属、铸辊和冷却水系统建立了二维热流模型,定量地给出了确保双辊连铸机能够稳定铸造厚1~5 mm薄带的各工艺、设备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备的设计、铸造工艺的制定以及铸带质量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4.
作者采用雾化沉积工艺研制出致密、均匀、性能优异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致密度高达99.4%,较铝合金基材弹性模量提高20~30GPa,材料使用温度可提高100℃,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5.
B_2型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Fe3Al、Fe3Al(Cr))两种合金在600℃、750℃、950℃的静态氧化行为及其750℃的周期氧化行为,分析了相应的氧化膜结构和形貌,探讨了氧化膜的成长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高温下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A12O3氧化膜而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在950℃高温时,具有比1Cr13不锈钢好得多的抗氧化性能。2at%Cr的加入有利于稳定的α-Al2O3的形成。750℃以下,Fe3Al(Cr)合金的氧化增重低于Fe3Al,前者的氧化膜为纯α-Al2O3,而后者的还含有少量的γ-Al2  相似文献   
136.
周荣锋  杨王玥  孙祖庆 《金属学报》2004,40(10):1055-1063
提高低碳(锰)钢中碳含量,低碳(锰)钢形变强化相变孕育期明显延长,转变动力学曲线整体向高应变方向移动.提高锰含量,相变孕育期有所延长,转变动力学过程明显变缓.提高碳、锰含量,钢中铁素体形核率增大,晶粒细小,碳的影响程度比锰显著.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铁素体转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符合Cahn的“位置饱和”机制,第二、三阶段不符合“位置饱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7.
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以及形变速率下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探讨了中碳钢珠光体球化以及组织超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组织演变主要经历了动态铁素体相变、动态珠光体相变以及珠光体的球化3个阶段.为获得亚微米级别铁素体和颗粒状渗碳体弥散分布的复相组织,需要形变温度与形变速率的配合.形变过程中珠光体球化速率比等温球化退火快4个数量级,其原因是在形变过程中产生了高密度位错及大量空位等缺陷,为碳原子的扩散提供了高速率扩散通道,促进了碳原子的扩散.渗碳体粒子在铁素体基体上的弥散分布可用溶解-再析出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138.
结合过冷奥氏体形变的真应力-真应变变化特征和显微组织观察,对Q235钢冷奥氏体的形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了不同阶段的形变特点,并初步讨论了形变强化铁素体相变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在获得均匀、超细、等轴的铁素体组织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利用"形变强化相变"机制研究了两种不同碳含量低碳锰钢(A钢,B钢)过冷奥氏体在780℃和750℃,以10 s-1的速率变形时,碳元素对相变完成时临界应变量εc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含量对εc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对组织演变和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碳含量增加延长了相变孕育期,εc明显增大;另外,碳含量增加,相变完成时铁素体晶粒尺寸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0.
低碳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王玥  胡安民  孙祖庆 《金属学报》2000,36(10):1050-1054
分别采用高温形变再结晶和低温变形后快速加热冷却等两种方法获得尺寸不同的低碳钢奥氏体晶粒组织,通过控制形变温度、形变量、应变速率及变形道次等工艺参数。低碳钢奥氏体高温形变动态再结晶可使晶粒细化到15-20μm左右,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取决于Zener-Hollomon(Z)参数,提高应变速率及降低形变温度都有利于Z参数增大,流变相力峰值较高,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减小,通过奥氏体化合淬火-6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