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析传染病临床教学遭遇的困境以及成因,探索教学医院如何管理及更好的开展传染病临床教学,寻求走出“临床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构建人整合素 β3亚基真核表达载体 ,并探讨如何使人整合素αIIbβ3在CHO细胞表面有效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整合素β3亚基作为汉坦病毒 (hantavirus,HV)受体的特异性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编码人整合素 β3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β3。将其与编码人整合素αIIb亚基真核表达载体 ,分别及共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 (Chinahamsterovary ,CHO)细胞中进行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 :共转染组目的蛋白呈高效的细胞膜表达。pcDNA3.1 β3单独转染组 β3亚基在细胞膜的表达较共转染组弱 ;而pBJ1 αIIb单独转染组则未见有效的细胞膜表达。结论 :人整合素αIIbβ3在CHO细胞表面的有效表达需要两个亚基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HIV 1辅受体CCR5和CXCR4的配体在细胞内共表达抑制HIV 1感染的作用。方法 应用磷酸钙沉淀法共转染HIV 1辅受体及其配体的质粒 ,制成辅受体表型剔除的靶细胞 ,与转染HIV 1膜蛋白质粒的细胞混合 ,观察合胞体形成并记数 ;脂质体介导法将含有报告基因CAT而缺失HIV包膜蛋白的质粒与HIV包膜蛋白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包装成具有一次感染活性的假病毒 ,感染转化pCMV R K S K、pCMV R K、pCMV S K或pCMV的PM 1细胞 ,采用同位素薄层层析分析法检测CAT活性。结果 pCMV R K S K转染可以显著抑制M及T嗜性HIV膜蛋白诱导的合胞体形成 ;CAT检测发现与pCMV转染组相比 ,当两种嗜性重组病毒感染pCMV R K S K转染组PM 1细胞时 ,仅检测到背景水平的CAT活性。结论 HIV 1辅受体CCR5 CXCR4表型剔除可以明显抑制M和T嗜性HIV 1病毒进入靶细胞  相似文献   
45.
脐带血、成人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成人外周血及新生儿脐带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数量。方法采集成年人外周血和新生儿的脐带血,以荧光素分别标记的抗CD4/抗CD25/抗CD3和抗CD4/抗CD8/抗CD3mAb染色后,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成人外周血中CD4 CD25highTr细胞的数量为(9.09±3.05)个/μL,占CD3 CD4 T细胞的(1.40±0.37)%。新生儿脐带血中CD4 CD25-T细胞和CD4 CD25highTr细胞的绝对数及其占CD3 CD4 T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成人外周血(P<0.01);而CD4 CD25intT细胞的绝对数及其占CD3 CD4 T细胞的百分率,则明显低于成人外周血(P<0.01)。结论新生儿脐带血中CD4 CD25highTr细胞、CD4 CD25intT细胞及CD4 CD25-T细胞的数量明显有异于成人外周血。  相似文献   
46.
汉滩病毒核衣壳蛋白C-端T细胞表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鉴定汉滩病毒核衣壳蛋白 (HTNVNP)C 端T细胞表位 ,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理、疫苗研制及抗病毒免疫反应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FRS恢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用IFN γELISPOT实验和T细胞增殖实验 ,测试 7名患者PBMC对 2 3条NPC 端合成多肽的T细胞应答。结果 IFN γELISPOT实验结果表明 ,2名供体(3、4 )可分别检测到对 5 1、70号 2条多肽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供体 3,70号肽特异性T细胞频率为4 5SFC 10 6 PBMC ;在供体 4 ,5 1号肽特异性T细胞频率为 82SFC 10 6 PBMC。T细胞增殖实验与ELISPOT结果基本一致 ,但 5 3号肽和 6 4号肽还可分别刺激供体 1和供体 4的T细胞增殖 ,而未能诱导IFN γ分泌。结论  5 1号和 70号多肽可能是NPC 端较强的T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构建人整合素β3亚基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如何使人整合素αIIbβ3在CHO细胞表面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整合素β3亚基作为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受体的特异性奠定基础。方法:构建编码人整合素β3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β3。将其与编码人整合素αIIb亚基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及共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China hamster ovary,CHO)细胞中进行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共转染组目的蛋白呈高效的细胞膜表达。pcDNA3.1—β3单独转染组β3亚基在细胞膜的表达较共转染组弱;而pBJ1—αIIb单独转染组则未见有效的细胞膜表达。结论:人整合素αIIbβ3在CHO细胞表面的有效表达需要两个亚基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汉滩病毒 (HTNV)核衣壳蛋白 (NP)特异性CTL克隆 ,为HTNVNPT细胞表位鉴定及HFRS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Fi 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用灭活HTNV和IL 2体外刺激 ,有限稀释法建立T细胞克隆 ,流式细胞术鉴定克隆表型。并用EB病毒 (EBV)转化B淋巴细胞 ,建立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 (B LCL) ,以含HTNVS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感染B LCL作靶细胞 ,以CTL克隆作效应细胞进行细胞毒杀伤试验 ,测定T细胞克隆的抗原特异性。结果 T细胞克隆能特异性识别表达NP的B LCL。在 5名患者中 ,3名有较高的杀伤率 ,并自 2名患者建立了 5株HTNV特异性CTL克隆 ,其表型为CD8 均大于 6 0 %。结论 成功建立了HFRS患者HTNVNP特异性CTL克隆及其靶细胞。NP是HFRS患者HTNV特异性CTL应答的主要靶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49.
淋巴细胞HIV-1辅受体表型剔除阻断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HIV 1辅受体CCR5和CXCR4表型剔除对HIV 1DP1株感染的阻断作用。方法 用含有pLNCX R K S K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液感染原代人PBLs(外周血淋巴细胞 ) ,抗体 免疫磁珠法分离筛选转化成功PBLs,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效率 ;HIV 1DP1株攻击转化PBLs ,进行合胞体形成和p2 4抗原分泌检测。结果 抗 NGFR 免疫磁珠法获得了转化成功的PBLs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pLNCX R K S K转染组 77.4%的PBLsNGFR(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标记物为阳性 ;HIV 1DP1株攻击后 ,未转染组和pLNCX转染组可以见到明显的合胞体形成 ,而在pLNCX R K S K转化PBLs没有见到合胞体形成 ;pLNCX R K S K转染组在感染后第 4、7和 10天皆可发现显著的p2 4抗原分泌抑制 ,抑制率分别为 15%、43 %、19%。结论 细胞内趋化因子通过与CCR5和CXCR4细胞内结合 ,使HIV 1两类主要辅受体难以在PBLs表面表达 ,从而可以达到阻断HIV 1病毒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HBV preS2S基因疫苗接种不同时相应用佐剂peDNA3.1IL-2/Fc,观察其对诱导免疫反应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HBV preS2S DNA基因疫苗作为基础免疫,重组质粒peDNA3.1IL-2/Fc作为佐剂加强免疫,设计实验组与HBVpreS2S基因疫苗同时及在注射BALB/c小鼠后第3天加用佐剂,采用0、2、4周的方案接种,检测各次接种后抗体水平、免疫脾细胞的杀伤活性、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HBV preS2S注射3天后应用佐剂的免疫小鼠,其抗体滴度、免疫脾细胞杀伤活性、增殖活性和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比同时免疫组、单独应用HBV preS2S组及空载体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预先接种疫苗后加用IL-2/Fc佐剂,能明显增强疫苗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