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陈静  陆峥 《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301-303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严重精神疾患。在临床上约有30%—50%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没有疗效或疗效不完全,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难治性抑郁症已成为近年来精神医学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51例),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比较。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药物依从性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1、2、4、6和8周末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临床总有效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83.7%,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82.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非典型药物组的不良反应较典型组少,药物依从性较典型组高。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难治性抑郁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难治性抑郁症的一般概念及处理方法,重点在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难治性抑郁症中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34.
广泛性焦虑障碍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峥 《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318-319
中华精神病学学会焦虑障碍研究协作组,于2004年6月17日在重庆市召开“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5.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与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7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研究,以102名正常人作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别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5-HT2A受体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5-HT2A受体基因的3种基因型(A1/A1,A1/A2和A2/A2)在难治性抑郁症组的分布分别为31.6%、54.4%和13.9%,在对照组分别为29.4%、45.1%和25.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5-HB。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之间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36.
定义 躁狂发作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所谓躁狂发作相关失眠,前提是具备充分的睡眠机会和环境,发生与躁狂发作有关的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醒后不易再睡,早醒或自觉睡眠明显不足等.而躁狂发作所致失眠是指在具备充分的睡眠机会和环境的前提下,由躁狂发作直接导致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至2009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因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丙戊酸钠组,两组分别接受喹硫平(一日400~800mg)与丙戊酸钠缓释片(一日500~1500mg),治疗4周,以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种药物均能有效缓解躁狂发作,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喹硫平组起效较丙戊酸钠组快,治疗l周喹硫平组患者症状即获得有效缓解。喹硫平组不良事件病例数较丙戊酸钠组少,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短期治疗中,喹硫平比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划界分值高低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726例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连续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采用HCL-32、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进行评估。根据HCL-32得分结果,将患者分为HCL-32≥14且MINI单/双相、10≤HCL-32<14且MINI单/双相和HCL-32<10且MINI单相共5组,进行临床特征的分析。结果:有效完成问卷评分1487例,MINI诊断为双相障碍者360例(24.2%),以HCL-32≥14为划界值诊断为双相障碍者532例(35.8%),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在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首次发病年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HCL-32<14且MINI单相组和HCL-32<10且MINI单相组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首次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L-32阳性回答条目数从高到低依次为HCL-32≥14且MINI双/单相组、10≤HCL-32<14且MINI双/单相组、HCL-32<10且MINI单相组。HCL-32≥14且MINI单/双相组抑郁发作更频繁、伴有更多的不典型特征、自杀观念行为、精神病性症状和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特点,有更多阳性家族史、既往曾被诊断过双相、目前更多使用抗抑郁剂以及情感"高涨"状态持续时间长于HCL-32<10且MINI单相组。结论:HCL-32≥14且MINI单/双相患者较HCL-32<10且MINI单相患者具有更多的临床特征,双相障碍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9.
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主办的第十五届世界精神病学大会(the fifth world congress of psychiatry)于2011年9月18-22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约13 000名精神医学与心理学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盛会.世界精神病学大会每3年举办1次,主要讨论和交流精神医学及相关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和学术进展.本届大会汇聚了精神医学领域的大部分杰出专家,会议主题是"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 our heritage,our future)",旨在通过对精神医学的"经得住的考验和最有前途的趋势"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促进精神医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我国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现状,为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全国26家医院(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 0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单用奥氮平治疗的现况调查。结果:①单用奥氮平治疗有效患者2 572例(8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显著下降(P0.01);②服用奥氮平剂量越大,维持治疗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达到治疗有效;③最常合并镇静催眠药物,其次是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滞剂和降糖药;④最常出现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依次为血清催乳素,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结论:①单用奥氮平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且服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疗效越好;②单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糖脂异常比例远高于一般人群。③有较多患者合并使用抗抑郁药或心境稳定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