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老年人的性功能和性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和性 观念的转变,对老年人的性问题越来越重视。一般认为,人到老年既无生育能力,也无性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解抑郁症的年复发率和影响抑郁复发的相关因素,自编了“抑郁症年复发率调查表”对108例抑郁症病人进行调查并作比较。结果40.56%的病人在一年内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影响复发的直接因素是:服药依从性和间歇期状态,而停药和慢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为多数病人的复发诱因。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 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第3版(WMS-Ⅲ)空间广度测验测试75例首次发病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8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执行功能;病例组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 结果:病例组WCST的错误总数、持续反应数和持续错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正确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WMS-Ⅲ总分和空间广度逆行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PANSS阴性症状分与WMS-Ⅲ空间广度逆行分及总分负相关(r=-0.276,r=-0.230;P均<0.05);阳性症状分与WCST完成分类数负相关(r=-0.258,P<0.05);一般病理学总分与WMS-Ⅲ空间广度逆行分负相关(r=-0.244,P<0.05). 结论:首次发病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显著受损,并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 (1)氟西汀合并利培酮组(以下简称合并利培酮组):在氟西汀(2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利培酮(0 5 ~2 0mg/d)。共入组51例,其中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13)岁。实际完成试验者49例。( 2 )氟西汀组:单用氟西汀( 20mg/d)治疗。共入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12)岁。实际完成试验者46例。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1, 2, 4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1)治疗第2, 4周末, 两组间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 )。( 2 )合并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为67%,痊愈和显效占51%。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26%,痊愈和显效占18%。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合并利培酮组患者中27例出现不良反应,占53%;氟西汀组为21例,占40%,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5.
我国属乙型肝炎(下称乙肝)高发区,由于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该病有效的根治方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具有传染性较强、慢性进行性病程、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防较差、无特效治疗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以躯体化、焦虑、抑郁等症状较为突出。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6.
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埃希菌 (Entericshiga -“Like -toxin -producingandinvasiveE .coli,ESIEC)是 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徐建国等首次报道的一种新的腹泻病原菌。因其分离的大肠杆菌与侵袭性大肠杆菌特异探针(Inv)和志贺样毒素 (SLT1 、SLT2 )探针同时发生阳性反应 ,国际上未见有此菌株的报道 ,因此认为本菌为第六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并将其命名为ESIEC。流研所检测的 172株不能鉴定的大肠杆菌中 ,ESIEC占 3 1.4% [1 ] 。我国已有粪便标本中检出本菌的报道[4 ] ,在食品中的分布情况尚不清楚。毒力岛(P…  相似文献   
127.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多种心理评定量表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0名家属进行评估。结果男、女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男性家属的生活质量比女性家属普遍高。焦虑、抑郁情绪,工作情况不稳定,年龄小,文化程度高,BPRS总分高,SDSS总分低等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均有一定影响;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与他们自身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关,还与家庭中有无其他子女有关。结论加强社会支持及时治疗及时改善情绪,可能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而家庭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良好功能的家庭可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本文就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的评估及家庭干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9.
130.
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归纳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治疗抑郁障碍的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