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32.
分析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国内外现状,阐述急诊预检分诊的目的及正确实施预检分诊在急诊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提出对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3.
蛋白丢失性肠病不是一种独立的原发疾病,而是各种不同肠道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即从胃肠道黏膜组织丢失大量蛋白质.蛋白丢失性肠病发病率目前不详.从消化道丢失蛋白可造成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最低可达8g/L[1].严重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躯体水肿、腹水、胸水及心包积液等,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蛋白丢失性肠病是需鉴别诊断的重要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定促炎和抗炎两方面的代表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6和IL-10,判断小儿肺炎相关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水平及其在病程中的变化.方法 将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收入PICU的62例肺炎患儿分为肺炎组(n=31)、脓毒症组(n=20)、严重脓毒症组(n=11),分别测定人PICU第1天和第4天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结果 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小儿死亡危险评分Ⅲ及病死率显著高于肺炎组和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在入PICU第1天的血清IL-6水平依次递增,分别为(55.68±61.41) pg/ml、(57.46±96.56) pg/ml及(114.86±206.37) pg/ml,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10水平则依次递减,分别为(59.50±57.97) pg/ml、(41.27±28.37) pg/ml及(20.05±9.14)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分别为1.51 ±2.42、1.48 ±2.50、14.47±2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PICU第4天3组患儿血清IL-6、IL-10及IL-6/IL-10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0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儿童肺炎相关脓毒症的严重程度,IL-6/IL-10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PICU住院的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或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状态下粒细胞减少症并发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5月PICU收治的40例血液肿瘤患儿粒细胞减少症并发脓毒性休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0例患儿,存活12例,死亡18例,放弃治疗10例,病死率60%(剔除放弃病例).在发生脓毒性休克时全部病例体温均显著升高(>38.5℃),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肺部感染是其主要病因(35%),其次为胃肠道感染(30%).本组血培养阳性结果 20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例(14/20,70%),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8/14,57%).存活组与死亡组血糖、血浆白蛋白水平、血pH值、标准碱剩余、乳酸和小儿死亡危险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原发病缓解(或复发后缓解)与未缓解(或复发)患儿伴发脓毒性休克病死率分别为41%、85%,差异有显著性(P<0.05).脓毒性休克伴1个、2个、3个、3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病死率分别为0、27%、89%、100%(剔除放弃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液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或骨髓增生低下的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并发脓毒性休克病死率高.高热是患儿主要临床表现;肺和胃肠道是脓毒症重要感染来源.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致病菌;在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需加强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治疗力度.C反应蛋白增高有利于早期判断脓毒症.患儿血糖、血浆白蛋白水平、血pH值、标准碱剩余、乳酸和小儿死亡危险评分与脓毒性休克死亡相关.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早期及正确治疗脓毒性休克能降低血液肿瘤骨髓抑制或增生低下的粒细胞减少症伴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7.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中收住的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及其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细菌培养阳性的感染性疾病患儿病例共97份。细菌培养的标本采自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脓液、体液等等。结果社区感染占47.96%,院内感染占52.02%,45.9%在重症监护室内感染。结论院内感染仍是较严重的问题,革兰阴性菌的感染仍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出现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细胞功能调节因子或信使[1],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13例病毒性脑炎检测脑脊液NO的浓度,旨在探讨其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在本院住院病例。脑炎组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1~8a,均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2]。热厥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6a,均符合高热惊厥诊断标准[2]。对照组:30例均为骨科选择性手术病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12a。二、方法 1.…  相似文献   
39.
运用仿真模拟急救演习提高护士急救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运用仿真模拟急救演习的方法,提高儿科急诊护士急救能力.方法对急诊室护士开展仿真模拟急救演习,即采用场景模拟、拟定急救方案、角色扮演、现场实施急救,演习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由专家考核评分.结果经过仿真模拟急救演习,儿科急诊护士的的临床护理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较演习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儿科仿真模拟急救演习能全面提高儿科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整体协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亦提高了儿科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恶性肿瘤儿童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并发发热时早期临床征象进行研究,探寻其和脓毒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并发发热的6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根据病情进展,将66例患儿分为脓毒症组26例,非脓毒症组4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患儿的初始体温、粒细胞减少天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c count,ANC)、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体温>40℃、ANC<0.1×109/L、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培养阳性提示可能并发脓毒症.体温< 39℃、粒细胞减少<5d、ANC >0.5×109/L提示并发脓毒症可能性很小.结论 初始体温高、粒细胞减少天数长、ANC严重减少、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升高和培养阳性与恶性肿瘤儿童并发脓毒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