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医药卫生   22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骨质疏松症(OP)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世界人口结构的加速变化,对OP的有效防治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焦点和临床研究的热点。OP可受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病,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的偶联平衡被打破致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是目前公认的OP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现代医学对OP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免疫学水平,研究发现相关细胞因子在OP的病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对骨骼的吸收和成骨细胞对骨骼的形成,是调控OP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转导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通过刺激破骨形成和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在骨破坏中发挥关键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保护素等细胞因子可通过增强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促进骨形成。目前临床多使用降钙素、雌激素及双磷酸盐等西药进行治疗OP,但长期服用患者的依从性差,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药治疗OP以其整体调节、价廉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作用,并且随着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干预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进而调节骨稳态,发挥治疗OP的作用。该文阐述相关细胞因子在OP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成果,以期为OP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本文参考国内外侵袭性真菌病诊疗领域多学科专家对米卡芬净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多项研究和指南推荐,以其作用机制、体外抗菌活性、对生物膜的作用及耐药性、药代动力学为基础,参考其在血液病/血液恶性肿瘤、重症、实体器官移植、呼吸和感染等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所在临床科室的防治策略和临床应用经验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对其药物经济学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各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虽然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183.4±20.2)min VS.(143.44±21.6)min,t=5.400,P=0.000],但术中出血少[(157.5±30.1)mlV8.(183.1±28.4)ml,t=-2.474,P=0.010],肛门排气早[(2.84±0.3)dVS.(3.64±0.3)d,t=-7.005,P=0.000],开始进流食早[(2.9±0.2)dV8.(4.0±0.2)d,t=-13.421,P=0.000]。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肺部感染3例,胃瘫1例,吻合口出血1例;开腹组术后肺部感染2例,胃瘫2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方法安全、可行,早期疗效与开腹相同,同时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并分析OUR-QGD型体部伽玛刀(γ-SB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胰腺癌治疗计划中剂量学数据,为胰腺癌放射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10例胰腺癌患者(胰头癌、胰体尾癌各5例)制定体部伽玛刀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要求50 Gy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计划靶体积(PTV)。比较两种PTV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显示的结果计算靶区剂量和危险器官(OARs)照射剂量。结果:3D-CRT计划的均匀指数好于γ-SBRT,两者适形度近似。γ-SBRT计划中靶区剂量明显高于3D-CRT,且OARs受照射剂量较低。结论:γ-SBRT治疗胰腺癌明显提高靶区照射剂量,更好的保护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可以作为治疗胰腺癌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10 mg/kg内毒素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模型制备后15 min腹腔注射卡巴胆碱0.1 mg/kg或0.9%氯化钠溶液,内毒素注射后3 h处死动物。取距回盲瓣10 cm处回肠组织,光镜下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肠道组织通透性,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定位及蛋白含量等。 结果FITC-葡聚糖水平: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分别为(2.33±0.51)μg/ml、(55.25±5.41)μg/ml、(19.27±3.53)μg/ml、(48.45±9.50)μg/ml,4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8,P<0.05),其中内毒素血症组与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与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与卡巴胆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52、15.31、12.42,P均<0.05)。Claudin-2蛋白含量: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分别为(0.82±0.08)μg/ml、(0.52±0.09)μg/ml、(0.77±0.05)μg/ml、(0.53±0.09)μg/ml,4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1,P<0.05),其中内毒素血症组与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与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与卡巴胆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518、5.366、5.167,P均<0.05)。MLCK蛋白含量: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分别为(0.58±0.07)μg/ml、(1.07±0.17)μg/ml、(0.69±0.11)μg/ml、(0.94±0.05)μg/ml,4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4,P<0.05),其中内毒素血症组与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与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与卡巴胆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79、5.881、3.892,P均<0.05)。 结论卡巴胆碱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肠道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6.
背景:鉴于结直肠穿孔及吻合口漏的治疗上传统手术方法时间长、创伤大、费用高,故急需设计出一种医疗器械对这两种疾病实施微创、安全、有效的一期修复。目的:设计一种能经肛门进出,能对结直肠穿孔及结直肠吻合口漏进行一期修复的医疗器械,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客观检测。方法:采用医用硅橡胶、医用聚氨酯按设计方案制作出结肠液囊管样品,然后对样品外套囊的柔韧度、内管及外套囊的变形压力值、液囊管的漏气压力值进行检测比较,评估结肠液囊管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安全性。结果与结论:采用医用硅橡胶与医用聚氨酯制作出的结肠液囊管外套囊变形压力值分别为(30.42±0.46),(30.73±0.29)kPa,内管变形压力值分别为(5.96±0.22)kPa及〉100kPa,液囊管漏气压力值分别为(59.23±1.25),(60.01±1.45)kPa,医用硅橡胶制作出的结肠液囊管内管硬度不够,容易内突导致管腔狭窄闭合,外套囊变形压力值稍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8),液囊管漏气压力值无明显差别(P=0.213)。提示采用医用聚氨酯制作的结肠液囊管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7.
两种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IVIG 0.4 g/(kg.d)静脉注射,5 d 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IVIG 1.0 g/(kg.d)静脉注射,2 d 1个疗程。2组同时给予阿斯匹林抗凝治疗。观察2组患儿住院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总热程及退热时间,对2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冠状动脉扩张(CAD)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CRP、ESR、WBC、PLT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CRP、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总热程及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前后CAD发生情况、CAD恢复正常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种方法静脉注射IVIG治疗川崎病患儿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CAD发生率,并使CAD尽快得到恢复。观察组在发热、CRP、ESR 3项指标的控制效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退热时间快,总热程短,住院时间少。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观察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小肠的保护作用。方法:纯种大白兔24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合并休克兔的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 大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 安慰治疗组),假手术组,每组各8只。复苏24h后处死动物,取小肠行病理检查,并测量细胞线粒体二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和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光镜显示治疗组小肠黏膜病理损害的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小肠黏膜上皮及腺体结构完整,间质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杯状细胞增生。电镜显示治疗组上皮细胞、微绒毛、线粒体、内质网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上皮细胞单位胞浆内治疗组比对照组线粒体数量多,肿胀较轻微。结论:大黄能减轻多发伤合并休克后小肠上皮细胞病理改变,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模型兔小肠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生产农药的某化工厂周围环境的滴滴涕(DDT)污染对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于2005年1至7月选择某化工厂职工附小50对6~10岁学龄儿童及其母亲,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DDT及4个体内代谢产物(p,p’-DDE,p,p’-DDT,p,p’-DDD,o,p’-DDT)及血液临床生化检验,并作调查问卷及健康体检。结果18%的母亲血脂异常,母亲和儿童静脉血中总DDT平均含量分别为8.42和11.98ng/ml。母亲和儿童静脉血中DDT检出率分别为80%和86%,其中o,p’-DDT和p,p’-DDD未检出;儿童静脉血中p,p’-DDE和总DDT含量分别高于母亲静脉血中含量。结论该地区妇女和儿童血液中已经有一定水平的DDT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