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一种属性与值约简简化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Rough Set理论是处理不确定性知识、不完整数据的重要工具,在Rough Set中属性最小约简与规则提取NP—hard的.本文针对现有属性约简与值约简算法的问题,分析了区分矩阵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属性与值约简的简化算法,并用实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92.
论文首先构建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数据库,针对不同特点的城市,对数据库中的评价指标进行取舍,基于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赋分,动态设定其权重,完成评价指标的自动裁剪,从而建立有针对性的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并计算出不同城市的综合得分.将该模型应用于2018版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及中部6省会城市的智慧旅游、智慧教育评价,实践结果表明,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模型与专家经验基本吻合,与这些城市的基本特点相符,有助于客观评价不同特点城市的智慧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人机交互愈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手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交流方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人机交互中作为主要媒介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在三维手势的多样性问题,在关节点的提取上基于特征匹配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节点提取研究方法:跨维匹配-即二维数据与三维数据之间的匹配;在立体视觉手势交互的基础上,算法首先用kinect相机采集带有关节点标记的彩色图像和三维点云,然后通过特征点提取,获得手势点云指尖部分的坐标,最后进行匹配得到手势关节点的三维坐标;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来提取人手的关节点是可行的,并且在手势关节点的提取效果上也很精确,对研究手势的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针对目前虚拟现实中碰撞检测算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次方向包围盒(OBB)算法;首先通过位置关系判断虚拟手是否在物体包围球的邻近区域,然后用OBB和八叉树算法进行详细的碰撞检测,最后利用离散点到虚拟手简化面的矢量计算法实现精确的碰撞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三维物体基元数目的增多,这种由粗略到精确递进的检测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碰撞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具有可行性;该算法适用于任何复杂场景中刚体结构模型的碰撞检测,在运行时候不存在滞后情况,显示流畅,而且碰撞检测精度高,完全能够满足虚拟环境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介绍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过程,说明其构建思路、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阐述该平台集内容提供、多媒体资料库浏览、流媒体播放和交流互动于一身,采用Adobe Flex、PHP、My SQL、Apache和Flash Media Server等技术,以纯Flash方式展现,指出使用该平台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启发教学和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96.
针对遥感图像中建筑物检测存在小型建筑物检测难度大、检测过程中无法满足实时性等问题,提出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 v3应用到建筑物检测场景中。以实时性及泛用性良好的Yolo v3为基本算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通过改进Yolo v3的网络结构,以修改特征图分辨率、调整先验框维度为方向加强对小型建筑物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 v3目标检测算法既满足了实时性的要求,且检测精度和召回率达到了91.29%和95.61%,较原算法分别提高了5.35%和2.34%。因此提出的改进方法有效解决了遥感领域小型建筑物的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97.
基于Vega的破片式战斗部导弹威力场视景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导弹对目标毁伤过程的可视化问题,提出了使用视景仿真的方法研究导弹威力场.分析了破片式战斗部导弹威力场的两个重要因素"破片"和"冲击波"的威力场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可视化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导弹威力场的作用过程进行逼真的视景仿真,实现了导弹攻击战斗机的弹目交会过程的仿真演示.所建模型逼真程度高,特效设计形象逼真,仿真结果为导弹的毁伤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
光场相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费领域和工业应用领域,利用光场相机对目标物进行深度重建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Lytro相机空间信息与角度信息复用于同一传感器,导致图像分辨率较低,从而使得重建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亚像素精度的光场图像深度估计方法,在频率域对子孔径图像进行多标签下的亚像素偏移,以中心视角图像为参照,建立像素匹配代价行为;使用引导滤波抑制噪声的同时保持了图像边缘;对多标签下的匹配代价行为进行优化,得到精确的深度估计结果。对目标深度图进行表面渲染、纹理映射等重建处理,得到较为精细的重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对复杂度较高的物体进行重建时,解决了重建模糊等问题,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
基于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 提出了破片式战斗部导弹攻击F16“战阜”战斗机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 首先, 完成了导弹攻击F16视景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 并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阐述. 其次, 采用纹理映射、细节层次技术对虚拟场景中F16战绩模型进行了优化, 并建立了F16导弹威力场模型和破片模型. 最后, 开发了基于Vega的视景驱动程序, 着重介绍了特效、视点变换、预览和碰撞检测的实现. 仿真结果为导弹攻击F16毁伤分析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马巧梅  韩燮 《计算机时代》2009,(11):70-71,74
针对传统授课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课程导入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对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改革的目标是强化学生对离散数学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应用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离散数学的重要性的理解,使学生的前后知识体系得到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给出了离散数学在后续课程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