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一步。高校应责无旁贷成为国家培养、造就、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的坚强阵地。对标国际组织人才的核心价值与能力,探索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此推送更多优秀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强音,提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国际组织人才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组织内发挥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对提升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利益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而且就职人员的职位结构也不平衡。到国际组织工作,成为国际组织人才,不仅是中国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我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鉴于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代表性不足、话语权受限,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成为一项具有强烈紧迫感的任务。本文旨在对国内学术界关于国际组织人才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的论点,并从六个方面进行阐释,即:科学研究为行动指南,公民追求为根本动因,社会环境为成长生态,高校培养为催化温床,国家政策为推动抓手,国际格局为释放舞台。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和国家的最强音。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无疑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十四五”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从重规模、重素质、重数量向重水平、重能力、重贡献转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高校对于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卓越创新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各高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养多样化卓越创新人才,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树立引才引智机制创新的新思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高校是培养优秀国际组织人才的主阵地,肩负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重任,应力争在培养和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卓越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与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  相似文献   

5.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对于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人才发展上秉持一种长期导向的"螺旋"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际组织人才螺旋发展模式,为本国公民铺就一条内外联通、螺旋上升的可持续职业发展路径.从整体来看,螺旋发展模式涵括人才孵化、派出历练、回巢哺育、晋升与联结四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也都有着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工作机制.该理念及模式打破了一种单线型的职业发展路线,强调人员和知识的多向流动,更好融合了国家、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利益."螺旋模式"在德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德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员代表性近年来从"量"和"质"上都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国际组织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日益成为主权国家提升本国国际话语权、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途径.“促使瑞士公民在国际组织中保持尽量高与尽量多的职位”是瑞士一直奉行的核心外交政策之一.本文从瑞士政府的高层支持、吸引国际组织落户的总部策略、民间机构的就业服务三方面对瑞士有计划、有目的地输送本国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多边外交的主要场所,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对主权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法国很早就制定和实施了国际组织人才发展的相关举措,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和维护体系。法国国民教育系统以国际组织胜任为导向提供了长期、全面而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基础;法国国际公务员代表团通过信息服务、积极推送和全程支持完成了国际组织人才的输送和管理;法语和法国文化则成为联结法国籍国际组织职员的纽带和提升法国国际影响力的工具。实践表明,法国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已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法国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不断走向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心的中国来说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方     
正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引进首位"鳌山人才"领军科学家2017年4月19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首席科学家蔡文炬教授受聘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首位"鳌山人才"领军科学家。为进一步对标国际、面向全球引进人才,2016年4月,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了"鳌山人才"引进计划,面向青岛市行政区划以外引进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9.
卓越农林计划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改革项目之一。目的在高水平农林院校优势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通过改革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科研训练,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参与国际农林科技交流合作能力等,建立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验来看,建立知识社会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区域、国家和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支柱作用。高校不仅是科研——产业——政府构成机制中最富有魔力的知识创造者,而且是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的加工厂。对正在努力实现新跨越的河南而言,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对实现以创新  相似文献   

11.
李佑发 《中国教师》2014,(9):42-45,88
<正>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日益受到高度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的竞争演变成人才质量的竞争。"基础教育质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鉴于此,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基础教育,运用教育质  相似文献   

12.
阙明坤 《教育》2012,(17):10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和科技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瑞士等国家提升其产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组织的成立依赖国家,而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组织学习与成长,尤其是对于后发国家而言,通过国际组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但是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不同国家在通过国际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对于研究为何效果不同对于更好的通过国际组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对海南会展业发展是机遇更是挑战。海南举办国际化高规格会展的瓶颈在于会展业人才,其中专业策划人才、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固然重要,但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有一批精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会议保障技能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显得更为重要,其对海南会展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但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储备却十分薄弱,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匹配。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15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674份招聘说明书,按照招聘机构类型、职级,共抽取了134份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选取了6名国际公务员和2名国际组织外部专家进行了半结构访谈。研究结果发现,联合国专门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应具备以下5方面的素养:(1)正直、尊重多样、崇尚专业的价值观,这是国际组织职员的内在文化认同;(2)结果取向、客户取向和团队取向的思维方式,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基本工作方式;(3)灵活开放、抗压、外向、尽责、敏锐和注重细节的个性特质,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个人外交魅力;(4)交流技能、人际交往与合作技能、计划与组织技能、科技技能、学习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国际可迁移能力,是国际组织员工的核心胜任力;(5)专业的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安身立命之本。这5方面的素养对我国当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融入这些素养,从小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中国未来在国际社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6.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坚守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国际化教育本土化实践的同时,通过与不同国家的教育机构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合作培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或国际教育援助,不断创新学校的理念与目标、课程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和学生的国际素养。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17,(5):13-13
4月15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举行。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多个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参与,外国专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85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作为较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东北亚重要支点国家,俄罗斯的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占比高于其他国家。这与苏联在冷战时期的影响力、"不可替代"的育人方法及产学研集群协同等因素密不可分。俄罗斯将高等教育视为行业资源与学科边界相互交融的有机孵化过程,在学科专业知识、知行协同管理与行业定制方案的多维协同进程中,使人才培养不拘泥于书本,激励个体在活学活用中内化创新习惯,在本土治理中形成全球视野。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跨国育人网络为雏形,共建生态、能源、地学等学科的创新集群,不仅有利于优化两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全球胜任力,也为未来通过提升南方国家影响力奠定国际组织人才基础,是"一举多得"的共建共享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冲突与合作: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基本特征是拥有主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允许自身的权威受到挑战。但是,这种状况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了改变。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社会行为体出现,并以日益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体,包括国家行为体。于是,国际社会就不可避免地构成一对矛盾: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矛盾。这对矛盾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干预显得与众不同。一方面非政府组织是作为国家的对立物出现,也就是说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失灵的产物,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常常借助国家而运转;国家一方面并不喜欢非政府组织的指指画画,另一方面还是默认非政府组织的存在,甚至有时借助非政府组织达到政府的目的。双方既冲突又合作,构成了国际政治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教育治理成为新的教育热点议题。作为全球教育治理重要参与主体,韩国政府在总结自身受援经验的基础上,将“回馈国际社会”、“输出韩国经验”、“全球化国家建设”、“培养全球公民”作为理念的基础,并逐步形成全球教育治理五大参与路径——传播国际组织理念的全球公民教育、输出韩国经验的职业教育、宣扬全球共同利益的国际教育援助、面向国际组织的各层次人才输送体系、培养全球责任意识的国民教育。韩国的全球教育治理呈现出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价值耦合的政策理念特征,全方位、多渠道的参与路径特征,国民积极参与的人员保障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