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丹 《体育科学》2007,27(11):83-96
以我国普通高校病、残、弱等特殊需要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调查、逻辑分析、数理统计、行动研究等方法,将切入点锁定体育教育应指向对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关怀。从生命关怀视角剖析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深层问题,提出调适性体育课程和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概念,并建立了特殊体育课程的理论体系。实施两个主题的教育行动研究论证理论假设,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结果提示,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身、心、社三维健康有良好的调适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吴燕丹 《体育科学》2006,26(2):64-69,73
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梳理,从生命关怀的视角重新探讨了学科基础理论,较为全面地剖析了国内外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国情和特殊需要学生的特点,提出现阶段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特殊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论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当前特殊体育课程目标与现实教学存在脱节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从生命关怀的视域确立大学特殊体育课程的八大课程目标,以保证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最大限度获得体育学习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从"保健"走向"调适"--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丹  黄汉升 《体育学刊》2006,13(3):131-134
面向病、残、弱学生的特殊体育课程是大学体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普通高校的特殊体育课程改革严重滞后于大学体育发展的进程,通过分析目前几种常用特殊体育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重新认识大学特殊体育教育,提出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福建省普通中学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状况,对特殊体育课程地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资源、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学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教育公平和生命关怀理念是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中学特殊体育教育的改革与重建,应从政策保障、课程调适、支持系统完善等几个方面着手,寻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特殊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访谈法,对我省高职院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特殊体育课程地位、目标、内容、课程师资、成绩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通过研究认为:现行的特殊体育教育模式不能真正帮助每一位特殊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教育目标。指出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应在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给予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从政策保障、课程设计、支持系统完善等方面着手,寻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吴燕丹 《体育科学》2007,27(1):41-50
采用问卷及访谈法,调查我国普通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状况,主要从学校体育部门管理者、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两个层面对特殊体育课程地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资源、政笨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从中学特殊体育开设现状寻找根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教育公平和生命关怀理念是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改革与重建,应从政策保障、课程调适、支持系统完善等几个方面着手,寻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关怀视野下普通中学特殊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汶川抗震救灾到北京残奥会成功举办,关怀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已成为全民共识.中学特殊体育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梳理,从生命关怀取向对普通中学特殊体育课程内容进行理论建构,探讨特殊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设计了运动技能、健康体适能、运动基础知识等6大领域,为我国普通中学特殊需要学生体育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5):55-57,61
从维系高校教育生态链中的"体育弱势群体"——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对我省高校现行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进行扫描,发现至今我省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仍呈"边缘生存"的状态。抑制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保障、社会的接受和支持服务等环节上的不到位。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特殊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在保障制度确立、课程开发、支持系统完善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保证特殊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体育学习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吴燕丹 《体育教学》2009,(11):31-32
1.引言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向社会仍能保持健康体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特殊体育长期以来处于学校体育的边缘地位。使特殊需要学生在校园里同样能享受到体育乐趣,体会到社会文明进步的温暖,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对特殊人群的体育人文关怀不能仅仅依靠政策支持,更有赖于整个社会的观念转变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调查、对比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可得性心理能力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成就动机、工作综合素质能力、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作用。运用卡氏16PF、个体成就问卷、陶国富成才心理问卷,对52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人文素质方面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存在差距,揭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利于认识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APA)理念的本质、概念,实施的条件,发展背景,在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体现及实现,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师的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解释和分析,逐步了解和认识到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APA)理念在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中作用和价值,以及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提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余生活方式的调查,并对大学生体质、体能与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揭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不容乐观,提出对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其目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学习焦虑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训练为手段,探讨大学生体育学习焦虑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体育学习焦虑的控制有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和完成质量的提高;有针对性地采用认知、表象、放松训练及暗示调节等心理训练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状态焦虑。  相似文献   

16.
于晓东 《体育科研》2007,28(4):88-91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体能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也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应当充分发挥不同体育课程形态的作用,遵循体能发展的规律与原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速滑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速滑队2003、200404级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年在高校系统的速滑训练,使速滑运动成绩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的训练实践,阐述了高校速滑训练应根据大学生特点,结合高校具体情况,选择与冰上技术动作结构及肌肉工作性质相近似的专门训练手段。指出采取突出速滑技术重点的针对性训练和系统训练,可以取得显著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等理念对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认为在残奥会理念的积极影响下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在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体育物质条件等方面将都会得到加强和完善。北京残奥会也将推动特殊体育教育的观念,使其以每一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宗旨,不断促进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对当前普通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问题进行探讨。"选项"教学模式的教 学实验表明:选项课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校场地、器材短缺,学生体育基础差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 不利因素。提出完善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