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恶性疾病,病势凶险,病死率高。近来由于联合化疗方案的改进,尤其是柔红霉素(DNR)及左旋门冬酰胺酶是近年推荐的化疗方案中关键药物,对于减少白血病的复发,延长无病生存时间至关重要。但随着DNR等蒽醌类抗生素的应用,其毒副作用,尤其是心脏毒性日渐被人们认识。心肌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  相似文献   

2.
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为柔红霉素(DNR)的衍生物,与DNR不同点是C4位上没有甲氧基[1],这一微小的变化使其抗肿瘤活性优于DNR[2],且心脏毒性低。目前国内7有关文献报道多用于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小儿急性白血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自1994年6月-1996年5月试用IDA为主的联合方案对11例初治小儿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其中8例完成了诱导方案(其余3例诱导初期自动出院),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8例患儿均为初治急性白血病,男5例,女3例。年龄2.5岁一12岁,平均年龄8.2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托泊替康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急性白血病儿童的应用,评价其疗效及耐受性。方法以托泊替康为主,联合阿糖胞苷、泼尼松、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或VM-26构成TVAPL或TEAVP方案治疗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患儿共接受托泊替康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26个疗程。结果7例均于治疗初期获缓解。随访无病生存4例,1例难治病例获完全缓解,2例复发病例死亡。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中位时间为8.5 d。5例次出现发热及感染,脏器毒性反应轻微。结论托泊替康为主联合化疗方案对白血病儿童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DNR)化疗后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及心脏功能指标改变,以探讨BNP水平变化早期评价DNR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应用DNR 长春新碱 左旋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DVLP)方案诱导化疗31例,应用DNR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浆BN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常规检测化疗前后心电图(ECG)及心肌酶谱(LDH1、CK-MB)。结果ALL患儿应用DNR化疗后血浆BNP水平从(3.97±2.41)ng/L升高至(18.25±7.63)ng/L(P<0.01)。LVEDD也从(50.1±1.9)mm增加至(53.9±2.3)mm(P<0.05)。BNP水平升高和LVEDD增加呈正相关(r=0.61 P=0.005)。而ECG、心肌酶谱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变。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早期监测DNR对ALL患儿心脏功能影响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柔红霉素治疗儿童白血病的心脏毒性:附13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柔红霉素治疗儿童白血病的心脏毒性,总结了102例接受柔红霉素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有心脏毒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并对患儿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发现,102例接受柔红霉素治疗患儿中有13例发生心脏毒性,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和各种心律失常。表明年龄越小,柔红霉素累积量越大,生存期越长,心脏毒性发生率越高。柔红霉素所致心脏毒性为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6.
炎症型心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肌损伤和急性心力衰竭,进而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称为炎症型心肌病.免疫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的转化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病毒RNA持续复制、免疫介导损伤和细胞凋亡等细胞免疫反应,及抗心肌抗体等体液免疫应答.临床治疗方面,除抗心力衰竭、营养心肌之外,应进一步强调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α1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柔红霉素(DNR)化疗致心肌损害时血清硫化氢(H2S)水平变化.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院儿童血液科住院的AL患儿共159例,中位年龄7岁.均行禽DNR方案化疗,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其化疗前后血清H2S水平变化,分析在不同DNR累积剂量时心肌细胞损害与H2S的关系.结果 随着DNR累积剂量的增加,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Pa<0.05),血清H2S水平亦随之增加.中剂量组患儿血清H2S水平较低剂量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血清H2S水平较中剂量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损害组血清H2S水平较无心肌损害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血清H2S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 (95% CI0.857 ~ 1.000).以假阳性率(1-特异性)2.8%为诊断点,血清H2S诊断心肌损害的诊断点为128.09 μmol·L-1,以此诊断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7.2%.对心肌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DNR剂量达中剂量以上心肌细胞尚未受损时,其血清H2S水平已显著升高.以128.09 μmol·L-1为临界点,血清H2S水平升高的患儿其进一步化疗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亦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H2S水平可反映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是早期监测心肌细胞受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DNR)治疗儿童白血病时不同滴注持续时间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与诱导化疗疗效和心脏毒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61例白血病患儿分别持续滴注柔红霉素30 min、2 h、6 h后的血药浓度。在DNR化疗前后不同阶段监测患儿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彩超等指标。分析DNR三种不同滴注持续时间在患儿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诱导化疗疗效和心脏毒性反应的影响。结果①DNR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Vd、MRT(0-t)和Tmax随着滴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延长或升高,AUC(0-t)和Cmax则随着滴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三组不同滴注持续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L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②DNR不同滴注持续时间对其诱导治疗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③DNR滴注持续时间越长,其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越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早期心脏毒性可能增加晚期心脏毒性的发生率。结论DNR不同滴注时间的总疗效可能不变;DNR的心脏毒性与其滴注持续时间可能相关;DNR的早期心脏毒性可作为其晚期心脏毒性的一个危险指标;DNR持续滴注6 h的方式可能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联合化疗的进展,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人数增多,化疗的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生长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联合化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对激素的影响如何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急性白血病患儿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卞~13岁,中位数6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联合化疗根据细胞类型决定联合化疗方案(急淋应用DOAP方案,急非淋用HOAP方案)。对照组15例,为非颅内疾病患儿,年龄2~12岁,中位数712岁,其中男性9例,女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与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对48例心肌炎、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及60例同期无心肌疾病患儿进行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检测。结果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组巨细胞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与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肿瘤之一,以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柔红霉素(DNR)为主的强化疗方案的应用,ALL的诱导缓解(CR)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DFS)已有明显提高。但因白血病的昂贵治疗费用常使家长不能坚持治疗。我们对系统治疗的46例ALL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CoXB)感染和抗心肌线粒体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健康对照组40例,男女各20例。抗CoxBIgM抗体及抗心肌线粒体抗体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儿血清抗CoxBIgM抗体和抗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7%和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7.5%和0)。结论柯萨奇病毒感染及抗心肌线粒体抗体在部分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总结本地区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有效而适用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白血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依次进行诱导缓解,巩固治疗,防治脑膜白血病,反复强化治疗、维持治疗3年以上,达到长期缓解.结果 CR,49例占68.1%;PR,9例,占12.5%;NR,10例,占13.9%.随访,存活3~19年者,28例,占39%.结论 (1)急性白血病初次发病症状多种多样,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怀疑白血病者应早做骨穿以除外白血病,确诊早,疗效好.(2)联合化疗是当今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然而强烈的化疗必然导致部分患儿骨髓受抑制,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导致严重的感染或出血,威胁患儿生命,因此重视感染或出血的防止与选择高效化疗方案一样重要.(3)防治脑膜白血病是必要的手段.(4)应使家长树立信心配合医生治疗,提高化疗缓解率,达到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4.
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肮病中人类小RNA病毒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8例临床疑为病毒心肌炎,4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血液,心肌组织及疑为病毒性心肌炎的1例胎儿羊水标本,2例尸检心肌组织蜡块分别进行了人类小RNA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疑为病毒性心肌炎的58例血标本中28例阳性,占48.3%;4例扩张型心肌病血标本中3例阳性,占75%;1例胎儿羊水标本,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活检及2例尸检不仅表明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监测及预防.方法 总结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中及化疗后出现的相关心血管系统改变,并对其化疗药物累积剂量、心脏毒性发生时间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及亚临床心脏毒性与蒽环类药物的累积剂量有关(建议小于300 mg/m~2),对患儿心电图、心脏超声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心功能改变.结论 儿童急性自血病的治疗应采取精确的危险分组,注意药物的累积剂量,监测患儿的心脏功能,避免过度治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总体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10例伴TLS-ERG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LS-ERG融合基因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影响。方法回顾及总结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断急性白血病且TLS-ERG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危险度评估及预后。结果 15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检测出10例(0.6%)伴有TLS-ERG融合基因,其中男7例,女3例,中位年龄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例。6例ALL患儿中,免疫分型:4例为普通B淋巴细胞表型,1例为前B淋巴细胞表型,1例为带髓系标记的B淋巴细胞表型;危险度评估:2例为标危,4例为中危。4例AML患儿中,3例为AML-M2型,1例为AML-M5型。ALL患儿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08方案进行化疗,6例均在诱导缓解期达到完全缓解,按照化疗方案规律治疗,定期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均小于1×10~(-4)。4例AML患儿中,2例患儿在第一疗程ADE(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十依托泊苷)化疗第21d复查骨穿提示未缓解,放弃治疗;1例患儿完成第一轮ADE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按照化疗方案完成两轮ADE、MIT+AR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CLASP(阿糖胞苷+左旋门冬酰胺酶)化疗后复发,后放弃治疗;1例患儿第一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后经过2疗程ADE、MIT/ARA、CLASP后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TS-ERG融合基因仍阳性,故行父亲6/10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至今。结论 TLS-ERG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阳性率低,但在ALL及AML患儿中均可发生。根据本中心资料,该融合基因对于ALL患儿的治疗及预后影响不大,但伴有TLS-ERG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困难,预后较差。该融合基因发生率较低,单中心资料有限,故需要多中心更大宗的资料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对心电图呈坏死型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心电图呈坏死型患儿应用SPECT/PET进行心肌灌注(99Tc-MIBI法)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检查。结果 例1~3(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18F-FDG心肌代谢显像示大部分心肌存活。例4、5(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示心肌坏死型)18F-FDG心肌代谢显像示浅淡缺损区,除极小部分放射充填外均未见放射性充填(非存活心肌-坏死或瘢痕形成)。结论 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检测对判断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及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细胞中的定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从细胞水平说明survivin定位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方法,检测6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和40例同期住院患儿(排除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survivin的表达,survivin在细胞中的定位。同时用SABC法检测不同浓度柔红霉素作用的Molt-4细胞中survivin定位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在6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1.9%(26/62),明显高于非急性白血病骨髓5.0%(2/40)(χ2=16.66,P<0.01);survivin在胞浆中的表达为46.2%(12/26),在胞核中的表达为53.9%(1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7,P>0.05),但二者第19天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胞核表达阳性者缓解率高于胞浆阳性表达者。DNR处理的Molt-4细胞survivin表达降低,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且survivin从胞浆移位到胞核,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①survivin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率为41.9%,提示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②survivin在胞浆和胞核的不同表达与临床化疗疗效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③DNR可以降低白血病细胞中survivin表达,并使其从胞浆移位到胞核,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和抗心肌线粒体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扩张型心肌和30例,男19例,女11例;健康对照组40例,男女各20例。抗CoxBIgM抗体及抗心肌线粒体抗体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扩张型心肌病患儿血清抗CoxB IgM抗体和抗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7%和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多柔比星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实体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其可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引起心肌病甚至允血性心力衰竭而限制其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熟悉其引起心肌毒性机制、危险因素和早期监测指标等有利于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手段而使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肌毒性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