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多中心性颅咽管瘤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多中心性颅咽管瘤的MRI表现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多中心性颅咽管瘤 ,术前行MRI平扫及Gd -DTPA增强后MRI成像 ,其中 2例行PDWI成像。结果 多中心性颅咽管瘤的MRI表现为鞍区或鞍上区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中心病灶 ,同时在双颞叶、前颅窝底、三脑室前部、桥前池内或尾状核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囊性病灶。囊实性病灶在T1WI及T2 WI上分别为低等及高低混杂信号 ;囊性病灶平扫T1WI表现为变化多样的高低信号 ,T2 WI表现为高信号 ,PDWI表现为等及高信号。强化后囊性病灶表现为环状薄壁强化 ,实质性病灶为均匀强化。结论 多中心性颅咽管瘤的生长表现为以鞍区或鞍上区为中心的多点起源的生长特点 ,肿瘤的信号特点与病灶囊实性比例及囊液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2.
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包括16例垂体腺瘤囊变5、例Rathke囊肿、6例颅咽管瘤、3例垂体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2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囊性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14例有囊壁环形强化;Rathke囊肿、颅咽管瘤、垂体脓肿信号多变,与囊内容物有关;表皮样囊肿显示为与脑脊液信号相等的信号。结论:鞍区囊性病变的临床和MRI表现特点对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鞍区占位的MRI表现,探讨不同病理情况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定性诊断水平.方法:病理证实的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37例纳人研究,男15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6.4±3.7岁,采用GE1.5T或3.0T超导MR成像仪,完成冠状面T1WI、T2WI和矢状面T1WI平扫,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增强,2名高级职称医师共同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颅咽管瘤15例(40.5%),10例囊性,5例囊实性;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后囊性部分囊壁呈弧形或环行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明显强化.Rathke囊肿10例(27.0%),位于腺垂体与神经垂体之间,6例呈长T1长T2信号,4例呈短T1短T2信号.胶质瘤4例(10.8%),均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儿童鞍区肿瘤种类繁多,但根据病灶所发生的部位和信号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多数能术前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的病理分型及MRI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类型的颅咽管瘤在MRI上的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20例,结合常规MRI T1WI、T2WI、增强MRI表现,分析其发病部位、形态、大小、有夫脑积水、周围结构改变及信号特点,并根据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同组织类型的颅咽管瘤在MRI上均有各自的影像表现:成釉质细胞型常位于鞍上并可累及鞍内,多为囊性或囊实性,肿瘤可包绕蛛网膜下腔的血管;鳞状乳头型多位于鞍上,肿瘤为实性、囊实混合性和囊性,多见囊内结节;混合型表现类似成釉质细胞型,但可见囊内结节。结论:颅咽管瘤的MRI表现与其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其组织成分决定其在MRI上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37例鞍区囊性病变包括垂体腺瘤囊变16例、囊性颅咽管瘤5例、Rathke's囊肿5例、表皮样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5例、垂体脓肿3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3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鞍区病变以垂体瘤囊变最常见,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强化;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与囊内容物有关;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显示为与脑脊液信号;垂体脓肿增强扫描囊壁呈明显环形强化。结论:鞍区不同囊性病变具有一定MRI表现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多数病变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MRI诊断颅咽管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2例颅咽管瘤的MRI表现 ,并与病理比较。结果  37例( 71.2 % )的颅咽管瘤位于鞍上。颅咽管瘤囊液的MRI信号在T2 加权像上一般呈较均一的高信号 ,而在T1加权像上则呈低、等、高等多种表现 ,反映了囊液内不同病理成分的存在。结论 直接的多维成像能力及敏感的信号变化 ,使MRI成为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囊性垂体瘤、囊性颅咽管瘤及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提高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搜集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囊性垂体瘤12例,囊性颅咽管瘤13例,Rathke囊肿15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囊性病灶的位置、大小、囊壁厚度以及"束腰征"、海绵窦包绕等特殊征象。应用SPSS 11.0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对病灶的大小及囊壁的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鞍上者仅见于囊性颅咽管瘤,鞍内且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仅见于Rathke囊肿。三者囊的大小和囊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P=0.0001;χ2=6.26,P=0.04)。无壁或薄壁者多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占40%(10/25),厚壁者多见于囊性垂体瘤,占53%(8/15)。病灶直径≥2 cm多见于颅咽管瘤,占63%(12/19),<2 cm多见于Rathke囊肿,占61%(13/21)。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信号较复杂,而囊性垂体瘤除1例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外,其余11例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束腰征"主要见于囊性垂体瘤(6/7例),亦可见于Rathke囊肿(1/7例)。海绵窦包绕仅出现于囊性垂体瘤。壁结节可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各2例),颅咽管瘤壁结节增强扫描明显强化,Rathke囊肿未见强化。结论根据囊性病灶的位置、形态、囊内MRI信号以及特殊征象,可对上述3种囊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囊性垂体瘤、囊性颅咽管瘤及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提高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搜集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囊性垂体瘤12例,囊性颅咽管瘤13例,Rathke囊肿15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囊性病灶的位置、大小、囊壁厚度以及“束腰征”、海绵窦包绕等特殊征象.应用SPSS 11.0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对病灶的大小及囊壁的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灶位于鞍上者仅见于囊性颅咽管瘤,鞍内且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仅见于Rathke囊肿.三者囊的大小和囊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7.65,P=0.0001;x2= 6.26,P=0.04).无壁或薄壁者多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占40%(10/25),厚壁者多见于囊性垂体瘤,占53%(8/15).病灶直径≥2 cm多见于颅咽管瘤,占63%(12/19),<2 cm多见于Rathke囊肿,占61%(13/21).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信号较复杂,而囊性垂体瘤除1例T1WI等信号,T2 WI低信号外,其余11例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束腰征”主要见于囊性垂体瘤(6/7例),亦可见于Rathke囊肿(1/7例).海绵窦包绕仅出现于囊性垂体瘤.壁结节可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各2例),颅咽管瘤壁结节增强扫描明显强化,Rathke囊肿未见强化.结论 根据囊性病灶的位置、形态、囊内MRI信号以及特殊征象,可对上述3种囊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13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病变包括垂体大腺瘤囊变1例、垂体大腺瘤囊变伴出血3例、垂体微腺瘤囊变伴出血2例、垂体微腺瘤囊变2例、颅咽管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1例、Rathke's囊肿1例。结果:鞍区病变以垂体瘤常见,以长/短T1.长T2信号为著,一般为厚壁且内壁不规则呈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呈脑脊液信号: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结论:应充分利用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体位成像、多种序列扫描从病变生长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肇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颅咽管瘤的MRI信号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组探讨信号强度与肿瘤组织类型及囊液成分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颅咽管瘤多样性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8例,常规作SE序列横断位T1WI,PDWI,T2WI及矢状位T1WI,全部病例均作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囊液的生化分析,根据肿瘤在各序列上的信号强度,将颅咽管瘤的信号分为3种组合形式。结果:18例肿瘤散布在各个年龄阶段,全部病例均发生在鞍区,其中实性肿瘤2例,囊性肿瘤11例,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瘤5例,囊性肿瘤和肿瘤囊性成分的信号表现在不同的成像序列上十分复杂多变,T1WI从低信号到完全高信号不等,PDWI从等信号到完全高信号不等,T2WI均为高信号,根据各序列上的信号强度,肿瘤的信号表现可分为3种不同的组合模式。结论:肿瘤的信号特点与肿瘤继发改变及囊液的生化成分有关,与肿的组织亚型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将肿瘤按信号特点分为3种表现模式,可以强化对颅咽管瘤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14例,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右侧5例,左侧9例.大小2.3 cm×2.5 cm×2.6 cm~17.6 cm×23.8 cm×14.5 cm.肿块以囊实性为主,以囊性为主者3例,以实性为主者7例,基本呈实性者4例,未见完全囊性病灶.CT平扫表现为等或等低混杂密度灶,边缘清楚,实性部分密度与腹主动脉相近,CT值约为38.5~49.3 HU,囊性部分CT值平均约为18.9 HU.MR检查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表现为明显不均质强化肿块,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CT值约为69.5~117.3 HU.门静脉期CT值峰值略下降,信号降低,实性肿块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CT值约为64.7~103.5 HU,平均77.8 HU.延迟期实性部分密度、信号逐渐下降.结论: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有一定的CT、MRI表现,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能得出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行常规MR成像(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MRI显示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4例呈边界较清楚的不规则形团块,1例呈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团块。肿瘤均以实性部分为主,伴有多发囊性变。实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更长T1、更长T2信号,瘤体内(3例)及其边缘(2例)可见条状短T1高信号,3例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或中等增强。5例肿瘤均与透明隔及胼胝体有密切关系且表现为侧脑室扩大及梗阻性脑积水。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突触素(SYN)阳性。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诊断,确诊仍依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与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室管膜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以囊性为主的肿瘤10例,均位于幕上,肿瘤囊性部分MRI表现为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室管膜瘤.以实性为主的肿瘤8例,幕上5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不均匀长或短T1、长或短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幕下3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其中2例为室管膜瘤,1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肿瘤增强扫描:15例呈环形强化,3例肿瘤呈不均匀实性强化.结论 多数以囊性为主和实性为主的肿瘤能反映各自的病理类型,其MRI表现各具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PA的MRI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其中9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b=1000s/mm2),8例行1 H-MRS、5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结果:14例中11例为单发,呈类圆形,其中8例位于幕下,3例位于幕上;3例为多发,呈不规则形,其中2例位于幕上,1例同时累及幕上及幕下。14例中病灶为囊性4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囊壁明显强化,1例无强化;呈囊实性9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均无强化,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8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实性1例,T1WI及T2WI均呈等信号,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6例为流入型,3例为平台型。11例无瘤周水肿,2例有轻度瘤周水肿,1例有明显瘤周水肿。DWI示病变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呈高信号,ADC均值为2.437×103 mm2/s。8例1 H-MRS均提示与对侧正常组织比较,肿瘤的NAA峰及NAA/Cr降低,Cho峰及Cho/Cr增高。5例SWI示病变内均可见异常血管。结论:PA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输卵管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洁  陈文新  吴晶涛  王守安  叶靖   《放射学实践》2013,(11):1144-1147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FTC病例,其中9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0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CT表现:输卵管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实性肿块1例;不规则囊实性肿块5例;腊肠形、“C”形实性肿块3例;管状囊性肿块伴管壁软组织结节3例。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呈延时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MRI表现: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5例伴有输卵管积水。8例患侧子宫圆韧带均匀增粗,走形自然,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PFTC典型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实性肿块,管形囊性肿块伴乳头状突起,伴输卵管积水。患侧子宫圆韧带增粗是PFTC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6.
邓亚  解天梅 《西南军医》2009,11(5):837-838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病变好发于小脑,8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起源于幕下者5例。幕上者3例。(2)肿瘤呈类圆形,伴不同程度囊变,根据囊变程度可分为囊肿型、囊肿结节型和肿块型,以囊肿结节型最多见;(3)肿瘤囊性部分CT平扫呈低密度,MR平扫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1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及壁结节CT呈等或稍低密度,MRT1W1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4)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5)肿瘤出血与钙化少见。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术前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的下一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20例颅内单发转移瘤患者,采用T1WI、T2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功能MRI,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瘤体的MRI表现。结果20例颅内转移瘤均为单发病例,幕上17例,幕下3例。 MRI表现囊实性和实性,囊实性病变14例,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囊性病变有5例,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囊壁明显强化。单体素磁共振频谱(MRS)检查:未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胆碱(Cho)峰明显升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病例病灶均以囊性为主,囊壁弥散稍受限,囊内弥散不受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高信号。结论颅内单发转移瘤的MRI表现有其相对特征性,在结合病史及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较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联合CT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OSCST 29例,回顾性分析CT和MRI影像特征.结果 纤维卵泡膜细胞瘤19例,均为单发界清、类圆形肿块,实性12例(63.1%),囊实性7例(36.9%),CT显示钙化2例,T1WI呈等信号,T2 WI呈低或稍高信号,轻度强化.颗粒细胞瘤9例,均为单发囊实性肿块,壁厚,无壁结节,轻度强化.支持间质细胞瘤1例,单发实性肿块,T1WI呈稍高信号,T2 WI呈较高信号,明显强化.结论 OSCST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