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与持续蓝光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1~12月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中随机选取间歇光疗组与持续光疗组各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除光疗时间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结果间歇光疗组与持续光疗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歇光疗组副作用较持续光疗组少(P〈0.05)。结论间歇光疗与持续光疗两种方法疗效相同,但间歇光疗不良反应少。推荐使用间歇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陈晓静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76-147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照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行黄疸光照治疗的足月新生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光照护理,研究组除此还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光疗前后总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体重。结果光疗期间,研究组新生儿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光疗后,研究组总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足月新生儿在光照治疗黄疸期间采取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光照治疗效果,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及体重,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光疗和间隙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钙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12 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钙水平在接受不同光疗方法前后进行检测。结果 :间隙光疗对患儿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影响(P >0 1) ,与持续光疗比较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间隙光疗在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红  刘力建 《人民军医》2006,49(4):197-199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重度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母乳性黄疸3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予以停止母乳喂养,B组继续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C组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分别观察三组在治疗后第1天胆红素下降值,以及胆红素值降至256μmol/L以下所需的时间。结果:B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A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对新生儿重度母乳性黄疸采用光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间断光疗方法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50例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希望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进行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根据患儿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25例患儿行分次光疗,每次进行6h的蓝光双面照射,间隔6h后再行反复照射;对照组患儿25例行单次光疗,新生儿每天接受12 h的双面光疗.两组患儿均接受5天的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之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为(168.3±23.8) umol/L,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为(211.6±25.4) umol/L,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实验组共5例患儿出现副作用,而对照组共出现11例副作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对照组的单次光疗,实验组的分次光疗退黄效果更佳,有效提升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患者6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胆红素值.结果 经过治疗及护理之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护理前,比较结果 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临床护理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有效退黄.  相似文献   

7.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及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出生1周内新生儿黄疸的动态变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分析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我院产科出生的928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根据新生儿不同出生情况对超过胆红素值安全范围的及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转儿科蓝光治疗。结果928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156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5.74%,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从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栾一禾  田波  王广胜 《武警医学》2004,15(3):202-203
蓝光箱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确切,是治疗重症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因造成母婴分离,影响母乳喂哺,且需专人护理,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我科在无毯式黄疸治疗仪的情况下,采用母婴同室蓝光箱间断照射治疗2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既保证了母乳喂养,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及行为神经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50例,按单双数住院号简单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包括蓝光照射和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抚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黄疸消退时间及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升高,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第7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联合微生态制剂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促进其行为神经发育,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变化。方法测定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观察组)及4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变化。对61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新生儿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心肌受损表现。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分为磷酸肌酸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测定其急性期及恢复期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均较对照组高(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电图结果均符合国内健康新生儿标准,未出现心肌受损的临床表现。观察组新生儿应用磷酸肌酸1 g/d治疗3~5 d后复查CK、CK-MB、cTnI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而未应用磷酸肌酸而予常规蓝光照射治疗3 d后复查CK、CK-MB、cTnI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具有一定损害,但并不严重;有条件时可进行营养心肌治疗,以帮助患儿心肌损害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探讨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8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占同期新生儿的40.5%,引起本组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围产期因素占37.4%,感染占21.6%,母乳性黄疸占18.5%,新生儿溶血占6.2%。其中发病日龄在7天以内占69%。435例治愈,49例好转。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所有新生儿特别是7天内新生儿应进行每天至少1次的临床评估。对所有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应进行经皮测胆红素及血清总胆红素的监测。对耶些在血总胆红素达到高峰水平前离院的新生儿应随访。对于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早产儿低于正常值但有高危因素,健康足月儿总胆红素〉256μmol/L,无高危因素,都应积极治疗以降低高胆红素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上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茵栀黄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输液、肝酶诱导剂和蓝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并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及血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日龄不超过8天).分别采用经皮测胆红素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胆红素值测定,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对经皮胆红素测定的结果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经皮胆红素测定结果和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在对血清中的胆红素进行测定时,经皮测胆红素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筛查、动态观察、复查、随访以及疗效判断新生儿黄疸患儿时,经皮测胆红素法是一种准确、快捷和方便的方式.临床中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诊断和检测时,经皮测胆红素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14.
冯哲  钟汝玲  杨辅直 《武警医学》2000,11(10):616-616
我科自1998年10月以来对黄疸新生儿在治疗前进行听力测试,通过检测听力改变以认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引起的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并早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取得一定成绩,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黄疸患儿120例,年龄0~3d96例,4~7d24例,男72例,女48例。其中早产儿38例,新生儿窒息4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新生儿肺炎20例,ABO溶血4例,G6PD缺乏2例。12 方法 所有病例治疗前先进行听力检测及血清胆红素检测。听力检测应用上海仪表厂生产的婴幼儿听力检测仪进行检查。对检测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退黄联合前瞻性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两组患儿间歇蓝光照射,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胆红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3 d、5 d、7 d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每日进奶量、每日排便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χ2=6.10,P=0.01)。结论间歇蓝光照射退黄联合前瞻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有效改善临床在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经皮检测与血清检测胆红素含量的关系。方法:随机筛选300例住院黄疸病人,分别经皮及经静脉采血收集血清检测胆红素含量,进而绘制出对应图形,直接显示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两种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检测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两者又有一定的换算关系。结论:经皮检测方法简单,但影响因素较多;血清检测结果准确,但患者及家属较难接受。绘制出有效地数据对照表,对指导临床及时准确判断、医治新生儿黄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 及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首次胎便转黄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首次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 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加患儿的体重,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顺从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主要是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致引起皮肤、黏膜黄染。由于间接胆红素具有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因此降低胆红素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般采用蓝光及药物治疗,而蓝光治疗是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患儿家长往往不易接受,顺从性差,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核黄疸,造成患儿智力、听力、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给予积极合理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蓝光治疗法简单易行,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皮黄疸仪在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皮黄疸仪检测856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同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经皮黄疸仪黄疸指数>6、>12.9、>1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02μmol/L、>220.6μmol/L、>255μmol/L分别作为各自诊断出生24 h内、出生24 h后足月儿、出生24 h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以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作为金标准,采用Yerushalmy四格表评价模式,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经皮黄疸仪诊断出生24 h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55.56%)欠佳,但诊断出生24h后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95.73%)及特异度(90.11%)均好,诊断出生24h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94.12%)好,特异度(85.23%)尚可。结论经皮黄疸仪用于出生24 h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筛查时漏诊率低,可根据其检测结果及早采取退黄治疗,但对于出生24 h内具有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