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用于肺炎衣原体IgM抗体(CP-IgM)检测抗干扰能力的差异。方法:检测方法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源于该方法抗干扰能力的强弱,体现在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等相关指标上,选取219例临床疑为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并计算两种方法相应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抗干扰能力。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比胶体金法的真阳性例数与真阴性例数多;而假阳性例数和假阴性例数均少;酶联免疫法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胶体金法(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的抗干扰能力比胶体金法更强,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优生五项(TORCH)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在早期妊娠妇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金标法检测早期妊娠妇女中的血清IgM抗体。结果 1118例早期妊娠妇女中的TOX、RV、CMV、HSVI、HSVⅡ的阳性率分别为1.70%、0.18%、1.61%、2.95%、3.58%,1118例TORCH-IgM总阳性率为10.01%。结论早期妊娠妇女优生五项特异性IgM抗体的检出,对于TORCH早期(急性)感染的诊断、病情轻重的判断及防治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小毛  吴琼 《江西医药》2008,43(9):932-934
目的 调查孕期TORCH的宫内感染情况,以达到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IgM和IgG抗体,即可判断近期感染(IgM指标),又可检测人群抗体(免疫力)水平(IgG指标).结果 我站自2004年9月~2005年9月间共进行了950例TORCH感染筛查,共检测出Tox-IgM、RV-IgM、CMV-IgM、HSV-IgM阳性共17例,感染率与相关报道的统计数据基本相近.结论 在TORCH检测中,应因人而异,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集的400份新生儿脐血标本,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所收集的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结果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0份新生儿脐血标本,血清中HIV-1/HIV-2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0.50%,梅毒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75%,丙型肝炎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1%;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00份新生儿脐血标本,血清中HIV-1/HIV-2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75%,梅毒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1%,丙型肝炎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1.25%。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的敏感性高于酶联免疫法检测,可作为首选检测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丙型肝炎检测的患者26456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抗HCV抗体进行检测,判定阳性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345例,阴性26111例,检出率为1.30%;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350例,阴性26106例,检出率为1.32%,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共同检出阳性样本344例,ELISA法检测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阴性为1例,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而ELISA法检测阴性的有6例。结论相对于ELISA法,化学发光法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方法:从某院收集183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末梢血及血清,采用胶体金法、间接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3种方法进行MP-IgM检测。结果:1832例中采用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42.07%,间接荧光法阳性率20.52%,酶联免疫吸附法阳性率21.0%,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且操作简便,结果报告快速,可作为临床肺炎支原体筛查指标;间接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一致性好,但操作相对繁琐,适合临床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方法5000例行婚前检查体检者,采集静脉血,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验和化学发光法检验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差异。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血清表面抗原浓度下的灵敏度,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两种检测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检出率。结果化学发光法在不同血清表面抗原浓度下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酶联免疫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阳性检出率为0.86%(43/5000),高于酶联免疫法的0.52%(26/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化学发光法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出率分别为0.40%、0.58%、0.46%、0.48%、0.50%,均高于酶联免疫法的0.18%、0.30%、0.22%、0.24%、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灵敏度和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法,相比之下检测更加自动化和科学化,检测结果更加稳定,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125-127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和ELISA在丙型肝炎抗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接收的丙型肝炎患者3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166例,抽取患者血液,检测其丙型肝炎抗体。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的检测其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其阳性检出率。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该抗体为97.6%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法的92.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抗AMA-M2抗体的概率是78.3%,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12.7%;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于抗3 E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72.9%,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13.3%;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阳性抗SP100抗体概率是38.0%,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14.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阳性抗PML抗体概率为56.0%,高于ELISA法的11.4%;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阳性抗GP210抗体的概率为48.2%,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6.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阳性检出率明显的好于ELISA法检测,可以推广于丙型肝炎抗体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乙肝五项指标两种检测方法(TRFIA和ELIS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1份血清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阳性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乙肝五项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五项指标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HBsAg99.6%、HBsAb85.7%、HBeAg98.2%、HBeAb97.6%、HBcAb97.1%。结论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对检测乙肝标志物乙肝五项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ELISA法方便快捷,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但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TRFIA法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并且能够准确定量,与ELISA法相比,能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状况、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对其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对本院2112年3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686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113例。对113例阳性结果进行确认试验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试验,比对各试验结果间的差异。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有很好的临床价值,能有效地避免漏检、错检,但两种方法都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建议对弱阳性标本采用确认试验以提高检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成人的骨量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来维持动态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策略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或增强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目前针对保护成骨细胞及增强其功能的骨质疏松疗法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成骨细胞相关功能蛋白、各种细胞损伤机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机械过载、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影响等)及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作一综述,以期为针对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的骨质疏松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 ,属于黏附分子家族 ,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 ,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lkaloids of A. Vasica has been studied with change of season. The study also resulted in the detection of glycosides and N-oxides of vasicine and vasicinone.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