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IPF发病中的作用;沙利度胺对IPF患者TNF-α及TGF-β的影响。方法 IPF患者57例,20例单用强的松治疗(激素组),37例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联合治疗组),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TNF-α、TGF-β1的变化,同时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作为对照组。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P〈0.05);IPF患者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激素组及联合治疗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激素组(P〈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可有效控制IPF发展;TNF-α、TGF-β1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对其抑制作用更强;沙利度胺通过降低TNF-α、TGF-β1表达来抑制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起重要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Ⅱ型胶原建立类风湿关节炎(CIA)动物模型,以MTX(0.2 mg/kg/W)进行处理,6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进行IL-1β和TNF-α检测;分离大鼠膝关节取关节滑膜细胞(FLS)进行培养、鉴定,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FLS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并观察MTX对FLS分泌IL-1β和TNF-α的影响;在FLS的培养中加入不同剂量的MTX,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FLS中ERK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度测定及关节病理显示造模成功,分离关节滑膜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FLS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为85.5%.造模后,CIA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TX能有效减少CIA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MTX能抑制LPS诱导的CIA大鼠关节FLS分泌IL-1β和TNF-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MTX对CIA大鼠FLS中ERK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IA大鼠FLS中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MTX干预后,低剂量组对p-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中、高剂量组可降低p-ER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TX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而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与吡格列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效果。方法24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非诺贝特组:100 mg · kg-1· d-1、吡格列酮组:30 mg· kg-1· d-1,于造模后开始给药,共给药21 d。大鼠尾静脉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每只0 k.1 ml,制备 AA 大鼠模型。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是由临床观察(体重,关节炎指数评分,足跟肿胀度)进行评估。骨密度( BMD),骨矿物质含量( BMC)于给药20 d由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IL-1β,IL-6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和吡格列酮组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足跟肿胀度明显降低( P <0.05),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明显增加( P <0.05),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P <0.05),IL-10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 P <0.05)。结论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在高脂饮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抗炎作用进行评价。方法:92只雄性SHR随机分为5组,C组:普通饲料+生理盐水;M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P组:高脂饲料+普罗布考(150mg·kg^-1·d^-1);A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10mg·kg^-1·d^-1);P+A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10mg·kg^-1·d^-1)+普罗布考(150mg·kg^-1·d^-1)。实验8周后处死SHR抽查血脂(TC、TG、LDL-C)和血清炎症指标(IL-6、TNF-α、hs—CRP)并与实验前各指标作比较。结果:高脂饮食各组血清TC、LDL—C水平较基础值明显升高且以M组最高(均P〈0.01),TG下降(P〈0.01)。各用药组(尤其P+A组)TC、LDL—C明显低于M组(均P〈0.01),血清TG水平P+A组与A组均低于M组(均P〈0.01);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变化中,M组较基础值、C组明显升高(均P〈0.01),P组、A组、P+A组较M组明显降低(均P〈0.01)。P+A组较单独用药两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血脂、炎症因子的紊乱;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在增强其调脂作用的同时,也增强其抗炎作用,且效果优于二者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梅透骨口服液(WTOL)对佐剂性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风湿液组、乌梅透骨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1.35,4.05,13.5g·kg^-1),足容积排水法测量继发侧足容积,进行疼痛评分和多发性关节炎指数评分,放免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TNF-α、IL-1β和PGE2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WTOL组AA大鼠继发性病变显著受到抑制,血清中NO、TNF-α、IL-1β及PGB水平降低(P<0.05),踝关节病理反应减轻。结论:WTOL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含量来调节AA大鼠的免疫功能,减轻局部组织病理反应,达到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鸡卵蛋白诱导日本大耳白兔致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滑膜组织核因子NF-κB(p65)表达活性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三氧化二砷低剂量组(1.0 mg·kg-1·d-1)、三氧化二砷中剂量组(2.0 mg·kg-1·d-1)、三氧化二砷高剂量组(4.0 mg ·kg-1·d-1)、醋酸泼尼松龙组(10 mg·d-1),每组8只。成功建立卵蛋白诱导关节炎模型后,分别给药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兔外周血中的 IL-1、TNF-α,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核因子(NF-κB)(p65)在各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蛋白诱导法可以成功诱导兔的关节炎,模型组外周血中的 IL-1、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三氧化二砷各剂量组兔的关节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IL-1、TNF-α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关节滑膜的NF-κB(p65)表达较正常组增强(P<0.05),而三氧化二砷各剂量组关节滑膜的NF-κB(p65)表达随砷剂剂量的增加表达减弱,但仍然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日本大耳白兔模型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滑膜细胞中NF-κB(p65)活性和表达,降低了炎性因子IL-1、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以及丝裂原活化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葛根素抗AS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与模型组(45只),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大鼠AS模型,周期为9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4 mg·kg^-1·d^-1,灌胃)及葛根素大(60 mg·kg^-1·d^-1,灌胃)、小(30 mg·kg^-1·d^-1,灌胃)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脂、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及胸主动脉组织中ERK1/2、p38、JNK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及葛根素大、小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胸主动脉组织p-ERK1/2、p-p38及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可显著调节AS大鼠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单纯卵巢切除组(OVX)、17β-雌二醇组(ERT,0.1mg·kg^-1·d^-1)。低、中、高剂量白藜芦醇组(RL、RM、RH,每天分别给予10、20、40mg/kg白藜芦醇)。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周开始给药,给药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股骨骨密度(BMD)及骨生物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LASTIC)、刚度(STIFFNESS)、最大应力(M-STRESS)最大承载力(M-LOR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股骨OPG、RANKL的表达。结果:与OVX组比较,20、40mg·kg^-1·d^-1白藜芦醇均能上调股骨OPG表达(P〈0.05)。与OVX组比较,20、40mg·kg^-1·d^-1白藜芦醇均下调RANKL的表达,改善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P〈0.05)。结论:白藜芦醇在体内可上调骨组织中OPG的表达,下调RANKL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在山菜萸环烯醚萜苷(cornus iridoid glycosides,CIG)治疗后脑组织中炎症反应尤其是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CIG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CIG(30、60、120mg·kg^-1·d^-1),连续7d;用自由落体打击(Feeney法)造成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继续给药,分别于伤后24、72h取脑;用HE染色法观察大脑皮层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并对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和面积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脑皮层病理形态改变严重,CIG治疗组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TNF-α、IL-1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挫伤灶的周围,模型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伤后24、72h都持续高表达。CIG治疗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尤其以伤后72hCIG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结论:CIG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抽取18只为正常对照细(A组);另外102只制作阿霉素肾病模型。8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n=21),C组为缬沙坦治疗组(缬沙坦35mg·kg^-1·d^-1,n=21),D组为氟伐他汀治疗组(氟伐他汀10mg·kg^-1·d^-1,n=21),E组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组(缬沙坦35mg·kg^-1·d^-1加氟伐他汀10mg·kg^-1·d^-1,n=21)。分别于2、6、10周末,遵循随机化原则,按n=6分层抽取各组样本,收集24h尿液、血液及肾组织标本待测。结果:和A组相比,B组、C组、D组和E组24h尿蛋白排泄、血清TC、TG及HGF浓度明显升高(P〈0.01);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能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清TC、TG浓度(P〈0.05或P〈0.01),升高血清及肾脏HGF浓度(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降低血清TG、TC浓度,升高HGF浓度,联用时疗效更明显。提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至少部分通过升高HGF浓度而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
吡格列酮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膜表达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单侧踝关节注射人工尿酸钠晶体制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于注射48h后取关节滑膜,以RT—PCR法检测吡格列酮(20mg·kg^-1·d^-1)口服给药对滑膜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IRα)、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CINC,相当于人的白介素8)、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作用。结果: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TNF—α、CINC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81.7%、90.9%、65.3%;IL-4表达高于对照组,增加率为340.0%;IFN-1/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为92.6%。2组IL-1β和IL-IRa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与抑制TNF—α和CINC的表达。并促使Th1/Th2平衡向Th2为优势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对D-半乳糖(D-gal)联合三氯化铝(AlCl3)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Aβ、tau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D-gal腹腔注射(i.p.)180 mg · kg^-1 · d^-1联合AlCl3灌胃(i.g.)15 mg · kg^-1 · d^-112周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生素E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原花青素高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造模后每日灌胃给相应药物一次,连续8周。于末次给药后处死,取大鼠海马部位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β、SOD、tau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tau蛋白表达显著增加,SOD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随着原花青素剂量的增加,大鼠Aβ、tau蛋白表达减少,SOD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原花青素可改善D-gal联合AlCl3诱导的AD大鼠海马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有效成分雷公藤多甙(TG)和人参皂苷(GS)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的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为5组.TG组、GS组、TG+GS组分别给予TG 8 mg/(kg·d)、GS 80 mg/(kg·d)、TG 8 mg/(kg·d)+GS 80 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21、42天观察各组关节炎指数(AI)的变化;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1β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IF含量.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结果 造模后第42天,TG组、GS组、TG+GS组AI变化值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用药组血清TNF-α、IL-1β和MIF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TG+GS组IL-1β和MIF下降更为明显(P<0.01).各用药组踝关节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减轻趋势,但病理积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配伍GS可明显增强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和MI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及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为动物模型,经给予沙利度胺治疗,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的足爪厚度、血浆VEGF浓度,进行踝关节病理评分和放射学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单纯造模组、甲氨蝶呤治疗组相比较。结果沙利度胺可以有效减轻CIA大鼠足爪肿胀程度,降低血浆VEGF浓度,疗效与甲氨蝶呤相似。结论沙利度胺可以通过影响VEGF的表达,抑制滑膜炎症及周围组织破坏,有效减轻CIA大鼠关节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Ⅱ型胶原乳化剂诱导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对照组(2 mg·kg-1·d-1)和茶多酚治疗组(200 mg·kg-1·d-1),采用Ⅱ型胶原弗氏完全佐剂法(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记录大鼠足趾体积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β、PGE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足爪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治疗组大鼠踝关节肿胀明显减轻(P<0.05),大鼠血清IL-Iβ、PEG2水平明显降低(P<0.05),足爪组织细胞中MMP-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茶多酚对CIA大鼠关节炎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IL-1β、PEG2,下调MMP-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三七总苷对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七总苷(PNS)对大鼠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取SPF级3月龄未交配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蒸馏水5mL·kg^-1·d^-1灌胃;模型组:脂肪乳剂5mL·kg^-1·d^-1灌胃;PNS组:上午予脂肪乳剂5mL·kg^-1·d^-1灌胃,下午予PNS200mg·kg^-1·d^-1灌胃,连续20周。实验结束后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右侧胫骨近端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并观察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NS组游离脂肪酸(FFA)、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松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均增加(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减小(P〈0.01);动态参数荧光周长百分率(%L.Pm)、骨形成率(BFR/BS、BFR/By)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脂肪乳剂长期灌胃可导致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并伴有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症。PNS可显著降低血脂并促进骨的形成,对大鼠高脂血症所致骨质疏松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育  何斌  李国青  周玮  高娜  高波  顾健 《中国医药》2007,2(11):641-642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单独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沙利度胺组20例,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组34例,持续治疗3个月;每月复查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晨僵出现率等临床指标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所有病例随访3—8个月。结果沙利度胺组的总有效率为60%,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2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中仅疼痛关节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分别有45%和67.41%的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但无统计学意义,症状均比较轻微,可以耐受。结论两种方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PRP )联合低分子肝素( LMWH )治疗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单用组、联合组,每组12只,模型组、单用组和联合组均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模型,模型组、正常组气管内滴入0乔.9%氯化钠溶液,单用组致伤后气管内滴注PRP液、联合组致伤后气管内滴注PRP和LMWH混合液。结果模型组、单用组、联合组的肺组织含水量显著的高于正常组( P <0.05),联合组的肺组织含水量显著的低于模型组和单用组( P <0.05);模型组、单用组、联合组的血清TNF-α、IL-6、IL-1β、PDGF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联合组的血清TNF-α、IL-6、IL-1β、PDGF显著的低于模型组和单用组( P <0.05);模型组、单用组、联合组的肺组织Brdu免疫组化阳性标记指数显著的高于正常组( P <0.05),联合组的肺组织Brdu免疫组化阳性标记指数显著的高于模型组和单用组( P <0.05)。结论 PRP联合LMWH治疗吸入性损伤大鼠能够显著的减轻肺水肿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和褪黑素( MLT)水平的昼夜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复制AA模型,光、暗周期L∶ D=12∶12;于造模后第19天08:00、12:00、16:00、20:00、24:00、04:00共6个时间点采集尾静脉血,采用 ELISA 法检测TNF-α、IL-1β、MIF、MLT含量,余弦法分析其昼夜节律。造模前与造模后6个时间点采用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双侧足爪容积。结果 AA大鼠足爪容积未发现明显昼夜变化( P〉0.05)。昼夜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1β、MIF、MLT水平的波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细胞因子昼夜节律特征相似,即峰值相位均位于夜间(暗期),其中MIF的峰值出现时间较早,谷值相位均位于白天(明期)。结论 AA大鼠外周血TNF-α、IL-1β、MIF与MLT的表达存在昼夜节律,提示生物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炜  邹恺平  王琼  王荣洲  刘顺  王娜  严然 《中国药房》2023,(15):1853-1857
目的 研究伤科消炎水凝胶贴膏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200 mg/只)、伤科消炎膏组(500 mg/只,含伤科消炎流浸膏50 mg)和伤科消炎水凝胶贴膏组(200 mg/只,含伤科消炎流浸膏50mg),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在大鼠右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和L-半胱氨酸构建骨关节炎模型,然后涂抹相应药物,每天换药1次,连续14 d。检测大鼠膝关节肿胀程度,观察大鼠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特征;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大鼠膝关节组织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软骨Mankin评分;检测大鼠膝关节组织中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严重肿胀,可见明显关节腔积液,外侧半月板前角呈团片状磨损;血清中IL-1β、IL-6、IL-18、TNF-α水平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ankin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膝关节组织中IL-1β、IL-6、TNF-α阳性蛋白表达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伤科消炎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