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ax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LN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活动期LN患者肾组织中Bax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它们与LN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1.增殖型LN肾小球Bax阳性细胞数增高,且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2.LN肾小管Bax表达增高,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呈正相关。结论增殖型LN肾组织存在Bax异常表达,Bax在肾小管高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间质性肾炎中NGAL的表达及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 ic in terstitia l nephritis,C IN)患者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及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组织和C IN患者肾组织NGAL的表达,以及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C IN患者肾组织表达NGAL较正常组增强;其小管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NGAL在C IN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肾移植排斥患者肾组织中PD-L1、PD-1的表达及PD-L1与PD-1、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二步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和急性肾移植排斥患者肾组织PD-L1、PD-1的表达,以及PD-L1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肾移植排斥肾组织表达PD-L1、PD-1较正常组增多、增强;其小管PD-L1阳性强度与肾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PD-L1-PD-1信号通路在急性肾移植排斥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NGAL在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acutedruginducedinterstitialnephritis,AIN)患者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及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组织和AIN患者肾组织NGAL的表达,以及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AIN患者肾组织表达NGAL较正常组增多、增强;其小管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NGAL在AIN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璟  周飞舟  邹贵勉 《重庆医学》2007,36(5):411-413,416
目的 探讨肾脏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肾脏疾病患者53例,按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对肾组织标本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5例、轻度损伤组18例、中度损伤组19例、重度损伤组11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肾间质的TSP-1、VEGF、CD34、TGF-β1、α-SMA和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TSP-1无阳性表达;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浆偶见表达;α-SMA仅在血管壁表达;肾间质Ⅳ型胶原在肾小管基底膜、动脉管壁呈线状表达.而VE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足突细胞浆均可见表达,CD34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随着病变程度加重, TSP-1、TGF-β1、α-SMA和Ⅳ型胶原其表达量及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肾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0.674,0.779,0.784).而VEGF及CD34表达量及面积则显著递减(P<0.01),与肾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5,-0.672).结论 随着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加重,TS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区表达增强,与肾间质损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VE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表达减弱,与肾间质损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提示TSP-1与VEGF对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作用失衡,使肾小管周围毛细胞血管减少,加重肾组织缺氧,导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D-IN)中浸润的炎性细胞、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表型特征,探讨其在急性炎症和慢性纤维化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1例急、慢性D-IN病人肾活检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特点、肾小管和间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1)D-IN病人肾间质内有大量CD3  相似文献   

7.
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表型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在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α-SMA、PCNA、CD68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设苯那普利为阳性对照组。结果:12~16周末,造模各组肾小管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D68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第12周末,治疗组均能降低肾小管间质α-SMA、CD68表达量(均P<0.01),但对肾小管PCNA表达量影响不明显,而对间质PCNA表达量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均P<0.01)。第16周末,肾疏宁组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均P<0.01)。结论: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细胞浸润,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逆转肾小管间质的表型转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3表达及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肾组织白细胞介素 13(IL - 13)的表达 ,进一步了解PGN的分子病理机制 ,为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技术检测 72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和 12例正常对照组肾组织IL - 13的表达 ,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肾组织IL- 13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小管间质区少量表达IL - 13,PG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见较多、较强的IL - 13表达 ,且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由轻到重损害的加重 ,PGN患者肾小管间质区IL - 13表达增加。PGN患者肾小管间质区IL - 13表达与血清肌酐浓度 (Scr)呈正相关 (r=0 .6 6 6 7,P <0 .0 0 1) ,与Ccr呈负相关 (r =0 .5 4 13,P <0 .0 0 1)。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区无IL - 13表达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MsCGN、ECPGN)患者肾小球区少量表达IL - 13,而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FSGS、MCD、MN)患者肾小球区无表达。结论 :IL - 13可能参与PGN的免疫炎症过程 ,肾小管间质区IL - 13表达与PGN患者肾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Zhang M  Li X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98-903
目的 检测IgA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不同亚类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初步探讨MAPK各亚类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36例住院IgA肾病患者的肾活检标本 ,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采用普通病理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各组肾组织中肾小管和间质的病理改变、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纤连蛋白 (FN)在肾小管、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在肾小管和间质表达的变化 ,并应用非磷酸化和磷酸化激酶的特异抗体检测肾组织内MAPK(包括ERK、JNK和p38)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 随着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 ,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PCNA阳性率逐渐增高 ;其中增生硬化组的PCNA阳性率是正常对照组的 2 38倍 (P <0 0 1) ,α SMA表达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增多 ,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的肾小管α SMA表达阳性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5 )。FN在肾间质的表达增加 ,α SMA表达阳性率与FN表达阳性率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正常人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均有基础表达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的表达部位与正常人相似 ,肾小管ERK和JNK活化程度随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 ,以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cl-2和Bax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肾病理资料完整的HBV-GN患者20例,对照组10例为基本正常肾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Bax和Bcl-2表达.结果:HBV-GN组较对照组肾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增加,凋亡细胞多分布于近端、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少见.HBV-GN组Bcl-2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呈质、膜和核多部位阳性,Bax在肾小球、肾小管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包曼囊壁、肾小球系膜区少见.结论:HBV-GN细胞凋亡的主要发生部位是肾小管上皮细胞,Bax和Bcl-2多表达于肾小管上皮,提示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可能也是HBV-GN致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pax2基因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pax2基因在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可能作用.方法 大鼠5/6肾切除造模,分别于术后2、4、6、8、10、12周取左肾皮质,采用逆转录(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ax2和α-SMA的表达.结果 病变组织见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基底膜变厚.5/6肾切除模型组大鼠在术后第2周出现pax2 mRNA的强表达,第4周达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此后下降至痕量表达;α-SMA mRNA也在术后第2周表达逐渐增强,第8周达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此后逐渐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6肾切除模型组pax2蛋白的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中α-SMA的表达与pax2 mRNA、α-SMA mRNA的表达趋势相同.结论 在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中,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肾小管发育胚胎基因pax2在此过程中的一过性表达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黏附分子P-选择素与树突状细胞(DC)在人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P-选择素和DC与肾小管间质病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不同类型肾炎患者133例,根据小管间质病变分为三组:轻度组63例,中度组44例,重度组26例;10例正常人肾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炎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利用免疫双染与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CDla^ CD80^ DC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和改变,并探讨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肾炎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增强,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显著高于。肾小球、。肾间质和。肾血管;而在。肾小管间质表达于重度组又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CDla^ CD80^ DC在肾组织中分布面积、数量和密度均显著增多,且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其在。肾小管间质分布于重度组也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以及。肾功能明显相关。此外,CD1a^ CDSO^ DC肾小管间质分布状况亦与P一选择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黏附分子;P-选择素可能介导DC肾炎。肾组织中迁移聚集,参与了肾脏免疫病理机制,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参考IgAN病理类型HASS分级标准,把39例IgA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分为轻度增生组(HaasⅠ、Ⅱ型)、局灶增生组(HaasⅢ型)和增生硬化组(HaasⅣ、Ⅴ型)。据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评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p-JNK、d—SMA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结果IgAN各病变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TGFβ1、p-JNK、α-SMA表达均增高,且p-JNK与TGF-β1、α-SMA表达和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正相关。结论在I酗N患者肾组织中,JNK可能是调控TGF-β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关键细胞内信号。  相似文献   

14.
Guo W  Xu H  Huang WY  Chen J  Yang Y  Fu R  Liu HM  Zha XL  Zhang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4):1660-1665
目的 研究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检测48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组织中PHB蛋白表达,并比较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2)观察PHB在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49F)中亚细胞定位,以Western印迹和RT-PCR测定NRK-49F受到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刺激后PHB表达的变化。(3)构建PHB表达质粒并转染,观察PHB对NRK-49F细胞周期以及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质和mRNA的影响。结果 (1)PHB蛋白主要表达于肾间质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随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加重而逐渐减弱(组间比较,均P〈0.01),PHB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显著负相关(r=-0.802,P〈0.01)。(2)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见PHB主要分布于NRK49F的细胞质,细胞核亦有较弱表达。TGF-β1刺激后PHB蛋白和mRNA表达均下调,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组间比较,P〈0.01)。(3)成功构建PH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48h细胞中PHB蛋白量升高约2.54倍(与未转染组比较,P〈0.01)。(4)转染PHB基因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细胞增殖,使更多的细胞处于G0/G1期(与TGF-β1组比较,P〈0.01),而对未受刺激的细胞无影响(P〉0.05)。(5)转染PHB基因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α-SMA蛋白质和mRNA表达(与TGF-β1组比较,P〈0.01),而对α-SMA基础表达无影响(与TGF-β1组比较,P〉0.05)。结论 PHB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外源性PHB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改变。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Itiswelknownthat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isinducedbychronicrenalfailure(CRF),butthepathogenesisandprogr...  相似文献   

16.
肾小管间质病变与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与肾间质病变的关系及细胞增殖、凋亡换衡在肾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40例原发性肾脏疾病的肾功能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观察PCNA,Fas-FasL,Bcl-2,Bax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结果 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血肌酐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59,P=0.001);PCNA在中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表达增加,重度病变时表达减少(r=-0.68,P=0.021);Bax的表达随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加重而增加(r=0.46,P=0.0043),肾小管间质内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Fas-FasL,Bcl-2的表达在不同程度的肾不管间质损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研究提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慢性肾病进展相关,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可作为判断慢性肾病预后的指标。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纤维化与细胞增殖、凋亡失衡有关,肾小管间质中度损害时以细胞增殖为主,促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随肾小管病变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