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结合唾液腺造影及内镜表现对131I相关唾液腺炎进行炎症分级,评估分析内镜治疗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行唾液腺内镜检查与治疗的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唾液腺造影与内镜表现的特点并进行炎症分级。根据病变程度,采取内镜下生理盐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灌洗、机械扩张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 结果 42例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为1 ∶7.4,症状为唾液腺区反复肿胀、疼痛或口干等。腮腺造影主要表现为一处或多处导管狭窄,部分病例分支导管未显影。唾液腺内镜主要表现为导管不同程度狭窄,可见分支导管闭锁。根据腮腺造影及内镜所见分为3级:(1)轻度炎症:主导管存在狭窄和扩张,但0.9 mm内镜可通过;(2)中度炎症:主导管存在一处重度狭窄,内镜不能直接通过;(3)重度炎症:主导管存在2处以上重度狭窄、弥漫性狭窄或导管闭锁。33例(65侧)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腮腺同时接受唾液腺造影与内镜检查,其中轻度炎症8侧,中度炎症23侧,重度炎症34侧。内镜治疗后经3~72个月随访,效果评价为显效22侧,缓解22侧,无效19侧,失访2侧,总有效率为69.8%。 结论131I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腮腺造影以及唾液腺内镜表现具有明确的特点,据此我们提出131I相关唾液腺炎炎症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唾液腺内镜技术可以明显缓解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对于早期病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柠檬酸对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简称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阐明柠檬酸对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选择准备首次行131I治疗的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柠檬酸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无特殊准备,柠檬酸组患者于131I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3周内每天含柠檬酸1 min(0.2 g/次)后吐出。2组患者分别于131I治疗前24 h及131I治疗后3个月行2次99mTcO4-唾液腺显像检查,计算第15分钟摄取指数(15 min UI)和排泌分数(SR),评估唾液腺功能。结果:与131I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131I治疗后右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腮腺15 min UI降低(P<0.05);与131I治疗前比较,柠檬酸组患者131I治疗后双侧腮腺及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柠檬酸组患者131I治疗前后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31I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双侧腮腺治疗后SR降低(P<0.05),双侧颌下腺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酸组患者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治疗后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31I治疗后比较,柠檬酸组患者双侧腮腺SR升高(P<0.05),双侧颌下腺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唾液腺排泌功能可能受损,短期口含柠檬酸对唾液腺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唾液腺的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 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5%以上。131I治疗是DTC患者术后治疗的重要环节,在131I治疗时,唾液腺可摄取少量131I从而引起唾液腺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引起的唾液腺辐射损伤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将对继发于131I治疗的唾液腺损伤的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核素131I标记Herceptin对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细胞株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IODO-GEN方法将131I标记于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用MTT法检测131I-Herceptin对SK-BR-3、MCF-7、A5493种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31I-Herceptin的免疫活性与Herceptin无差异;131I-Herceptin对Her-2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较Herceptin、131I明显增强(P<0.05),对于Her-2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的肿瘤细胞株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 131I-Herceptin可特异性杀伤Her-2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导管重度扩张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对腮腺导管前段重度狭窄的患者(8例)及下颌下腺导管前段闭锁的患者(3例)行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所有患者患侧腺体伴发导管重度扩张,并有反复肿痛史.术前通过唾液腺造影、CT或B超测定导管扩张和狭窄情况.通过颊黏膜或口底切口将导管扩张段切开并与口腔黏膜缝合,形成改道口.术后定期复查,通过分析临床表现、造影表现及单腺体唾液流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前测量腮腺患者导管狭窄段长度 5~12 mm,扩张段直径8 ~ 16 mm;下颌下腺患者导管闭锁段长度10~20 mm,扩张段直径6~8 mm.所有患者术后 2周改道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 ~78个月(中位数24个月).8例腮腺患者中2例导管闭锁病例术后3个月导管再次闭锁,分别随访半年、6.5年临床症状消失,且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1例术后症状消失,但半年后复发,可自行按摩缓解;余5例患者临床症状及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分泌良好,造影显示导管扩张情况改善.3例下颌下腺患者症状消失,分泌良好;其中2例造影表现良好,1例造影表现有改善.9例管口通畅的患者进行了唾液流率测定,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患侧腺体分泌良好,酸刺激后分泌增加,但稍低于健侧.11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为优5例,良 4例,差2例,总优良率82%(9/11).结论:内镜辅助导管改道术对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重度扩张病例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景亚楠  张雷  柳登高 《吉林医学》2013,(33):6993-6993
目的:综合造影与涎腺内镜,将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进行分类,评估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与治疗,采用了普通灌洗、机械扩张和球囊扩张等相应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将35例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分为三种:①轻微:腮腺主导管狭窄或扩张,采用普通灌洗治疗。②一般:腮腺主导管出现一处严重的狭窄,采用机械扩张治疗。③严重:腮腺主导管存有多出弥漫性或重度狭窄。根据11.5年的跟踪治理,患者疗效效果显著的达21例,缓解病痛8例,无可循疗效6例,治疗效果符合预计目标。结论:内窥镜治疗针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具备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川  孔衍  王月兴 《上海医学》2012,(7):639-642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核事故放射性物质辐射防护的密切关注,中国和国际组织相继发表相关声明。核事故早期,环境中放射性碘的主要成分为131I、132I、133I、134I、135I,以131I为主。碘是人体内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的重要组成部分。甲状腺对稳定性碘和放射性碘无甄别或选择能力,放射性碘  相似文献   

8.
慢性唾液腺炎是组织病理学以唾液腺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有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也有新近才被认识或者受到重视的慢性唾液腺炎,即新型慢性唾液腺炎;有唾液腺本身局部病变为主的疾病,也有唾液腺作为靶器官受损的全身性疾病.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有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唾液腺结石伴发的唾液腺炎等.唾液腺内镜的引入使其治疗发生根本变化,尽可能保留唾液腺功能器官的理念正在进一步深化[1-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动是否会引起冠脉无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扩张症病人心肌缺血表现。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间41例(男36例,女4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脉无明显狭窄但有冠状动脉扩张症病人,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1例按性别、年龄等配对的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作为对照组,冠脉造影前进行临床调查及活动平板检查。结果 研究组18例(43.9%)病人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而对照组仅2例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χ2=10.498,P=0.001);研究组32例(78%)活动平板阳性,与对照组5例(12.2%)阳性比差异有显著性(χ2=35.903,P<0.0001)。结论 冠状动脉扩张症病人,虽然冠脉无明显狭窄,但可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运动可以诱发心肌缺血表现,应当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在小肾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肾动脉狭窄或原因不明的小肾患者进行血管造影。结果 血管造影诊断为肾动脉狭窄性肾萎缩12例,表现为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肾性肾萎缩17例,表现为肾动脉开口部与主干起始部间突然变细,呈“喇叭状”,主干及其分支均匀性变细;肾发育不全3例,表现为肾动脉主干、分支均匀变细,肾内动脉分支密集。结论 肾动脉造影在肾动脉狭窄性肾萎缩、肾性肾萎缩和肾发育不全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涎腺超声在IgG4相关涎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48例IgG4相关涎腺炎患者及年龄、病程相匹配的5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应用评价双侧腮腺和颌下腺超声的16分和48分评分系统评估IgG4相关涎腺炎患者的唾液腺超声改变,及其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区别。分析IgG4相关涎腺炎患者的超声评分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gG4相关涎腺炎组和干燥综合征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9.23岁和50.44岁。IgG4相关涎腺炎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均升高,平均(9.60±6.43) g/L,血清IgE中位数为251.5(123.4~543.6) IU/mL。在16分评分系统中,IgG4相关涎腺炎和干燥综合征患者颌下腺超声评分分别为6.0(6.0~8.0)、 4.0(2.0~8.0), 4个腺体评分总和分别为10.0(8.0~14.0)、8.0(4.0~12.0);在48分评分系统中,IgG4相关涎腺炎和干燥综合征患者颌下腺超声评分分别为18.0(14.5~20.0)、11.0(7.0~14.0),4个腺体评分总和分别为26.0(18.5~34.0)、21.5(15.0~26.3);提示在16分和48分评分系统中,IgG4相关涎腺炎的颌下腺评分和4个腺体评分总和均高于干燥综合征组。同时,在48分评分系统中,4个腺体评分总和与血清IgG4水平呈正相关;在16分评分系统中,4个腺体评分总和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应用半定量评分系统可以评估并客观量化地反映唾液腺病变,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和/或组织病理学表现,可以辅助IgG4相关涎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初步评价疾病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BCT成像技术在涎腺造影诊断涎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1例患者行涎腺造影术后,进行传统曲面体层摄影(traditional pantomography,TPAN)和CBCT扫描;利用CBCT容积数据重建多平面图像(multi-planar reconstructed ,MPR)、合成曲断面图像(synthetic pantomography,SPAN)及3D图像,并与TPAN影像对比。  结果  51例涎腺造影后的CBCT- 3D图像,能360°立体展示涎腺全貌,对涎腺导管扩张、狭窄及末梢导管“点状扩张”等病变特征的显示优势明显;其MPR三维图像对涎腺占位性病变(如阴性涎石、肿瘤)形成的充盈缺损显示更为清晰和准确。  结论  CBCT成像在涎腺造影检查中能以多种重建技术(MPR、SPAN、3D)立体展示涎腺导管系统及腺体形态改变,更有利于涎腺疾病诊断,加之体位舒适、操作简便,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涎腺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唾液和汗液中的放射性活度变化,为降低控制放射性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5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口服3.70~5.55 GBq(100~150 mCi)131I胶囊后,收集2~48 h的唾液、汗液标本,使用一体化多道分析器测量其放射性活度并进行评价。结果 15例患者在131I治疗后2、4、8、24、48 h测得的唾液放射性比活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53.58±478.94)×104、(484.72±431.76)×104、(389.78±254.63)×104、(141.15±104.83)×104、(53.23±49.8)×104 Bq/g;测得的手掌汗液排泌的131I放射性活度高于额头、左颈、前胸、左腋窝,并且随时间推移,患者体内131I经汗液排出的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131I治疗后唾液和汗液中有一定放射性活度的131I,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潜在的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探讨其对荷人卵巢癌裸鼠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抗c-erbB-2单克隆抗体与131I偶联,制成免疫靶向药物,将已接种卵巢癌SKOV3细胞且肿瘤直径已达1.0 cm的裸鼠分为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3.7 MBq低剂量组和11.1 MBq高剂量组,以131I标记的mIgG(非治疗性抗体)为对照组,对三组荷人卵巢癌裸鼠模型分别进行肿瘤局部注射,于用药当日后6周内每周测量肿瘤体积、质量,计算抑瘤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3.7 MBq低剂量组和11.1MBq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体积减小(P<0.05)、肿瘤质量减轻(P<0.05)、抑瘤率增高(P<0.05),同时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11.1MBq高剂量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低于3.7 MBq低剂量组(P<0.05)、抑瘤率高于3.7 MBq低剂量组(P<0.05)。结论: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对荷人卵巢癌裸鼠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以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11.1 MBq剂量作用强于3.7 MBq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31I固定计量法及计算计量法治疗甲亢疗效评价。方法回顾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按固定计量法及计算计量法分别进行分组,并行疗效分析。结果 96例Graves’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12个月固定剂量组、计算剂量组甲减发生率分别为20.83%(10/48)及22.91%(11/48),总治愈率分别为91.67%(44/48)及93.75%(45/48)。结论 131I固定计量组和计算剂量组临床结果的发生率及两组到达临床结果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I固定计量法简化治疗步骤,节约治疗费用,是比较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总结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应用手术联合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75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患者,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或部分切除,经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制定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于术中或术后植入放射性粒子,处方剂量60~120 Gy。患者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肿瘤控制及生存情况,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对其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0%、78.8%,T1~T2患者分别为92.2%、82.0%,T3~T4患者均为82.6%。无瘤生存率为3年74.9%、5年54.3%。总生存率3年、5年分别为86.0%、79.6%,其中T1~T2患者均为91.3%,T3~T4患者分别为73.9%、59.7%。3年、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4%、76.7%,其中T1~T2患者分别为83.4%、79.6%,T3~T4患者分别为86.0%、67.8%。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是影响患者局部控制的预后因素,肿瘤分期及肿瘤部位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高龄者易出现局部复发,肿瘤分期高及肿瘤位于鼻腔、鼻窦者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住院Graves病患者骨代谢状况及131I治疗后骨代谢指标的转归。方法 收集315例Graves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代谢特点,并与300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访131I治疗后1年的Graves病患者60例,分析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Graves病患者骨转化指标(OCN、P1NP、β-cTX、尿钙/肌酐)增高,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转化指标呈正性相关,与全髋BMD (Z值)呈负性相关,与腰椎、股骨颈BMD (Z值)则未见线性相关。131I治疗后1年的Graves病患者骨转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MD部分上升。结论 Graves病患者骨转化增快,BMD下降,131I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高骨转化速率得到遏制,BMD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