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腰背痛作为具有致残性的疼痛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表明较差的睡眠质量对腰背痛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但目前睡眠时间与腰背痛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尚不明确,且国内缺乏此方面的研究。目的探究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我国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纵向数据,选取2011、2013、2015年3次调查中基线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12-31,以研究对象自报的腰部和背部疼痛为结局事件,出现结局事件即终止随访。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对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的影响以及二者的联合效应,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睡眠时间与腰背痛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纳入4 459名调查对象,平均随访(3.6±0.8)年;睡眠时间:<7 h/d 1 549人(34.74%),7~8 h/d 1 843人(41.33%),≥9 h/d 1 067人(23.93%);睡眠质量好2 700人(60.55%),睡眠质量受损1 759人(39.45%)。共643人发生腰背痛,发生率为14.42%(643/4 459)。睡眠时间<7 h/d的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率〔20.92%(324/1 549 )〕高于睡眠时间7~8 h/d〔10.91%(201/1 843)〕及≥9 h/d〔11.06%(118/1 067)〕的中老年人(P<0.05)。睡眠质量受损的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率〔21.38%(376/1 759)〕高于睡眠质量好的〔9.89%(267/2 700)〕中老年人(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睡眠时间7~8 h/d,睡眠时间<7 h/d是中老年人发生腰背痛的影响因素〔HR=1.63,95%CI(1.37,1.95),P<0.05〕;相较于睡眠质量好,睡眠质量受损是中老年人发生腰背痛的影响因素〔HR=1.85,95%CI(1.58,2.17),P<0.05〕。睡眠时间<7 h/d的男性和女性腰背痛发生风险分别是睡眠时间7~8 h/d的男性和女性的1.47倍〔95%CI(1.09,1.98),P<0.05〕和1.76倍〔95%CI(1.41,2.20),P<0.05〕;睡眠质量受损的男性和女性腰背痛发生风险分别是睡眠质量好的男性和女性的2.09倍〔95%CI(1.60,2.74),P<0.05〕和1.73倍〔95%CI(1.41,2.11),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有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总趋势P<0.05,非线性P=0.33),腰背痛发生风险随睡眠时间缩短而增加;男、女性睡眠时间与腰背痛发生风险有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男性:总趋势P<0.05,非线性P=0.66;女性:总趋势P<0.05,非线性P=0.23),男、女性睡眠时间越短(<7 h/d)则腰背痛发生风险越高。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睡眠时间7~8 h/d且睡眠质量好,仅睡眠时间≥9 h/d且睡眠质量好与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无相关性(P>0.05),睡眠时间<7 h/d且睡眠质量好、睡眠时间<7 h/d且睡眠质量受损、睡眠时间7~8 h/d且睡眠质量受损、睡眠时间≥9 h/d且睡眠质量受损均会增加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P<0.05)。结论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受损与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且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受损同时存在时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影响因素,分析体质指数(BMI)和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确诊OSAHS的单纯性肥胖患儿(肥胖组)及50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常规测量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并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测。对BMI及多导睡眠图检测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身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BMl、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氧分压(PO2)、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和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肥胖组BMI与AHI呈显著正相关(r=0.675,P〈0.05);与MSaO2、LSaO2呈显著负相关(r=-0733、-0.741,均P〈0.05)。结论:儿童肥胖是OSAHS的危险因素.BMI与OSAHS的严重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姚雪梅  成伟兵  肖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3):4072-407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其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于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845例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成分测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PSQI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好),并使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身体成分。测定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腰臀比、体脂肪量、体脂肪率、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计算体质指数(BMI)、脂肪组织指数(FM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肥胖及体脂肪率超标的影响。结果 845例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男162例,女683例;平均年龄(64.2±7.7)岁。睡眠质量较差的男37例(22.8%),女231例(33.8%)。女性睡眠质量较好者的体脂肪量、体脂肪率、BMI、肥胖发生率、FMI均小于睡眠质量较差者(P<0.05)。不同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男性身体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睡眠时间<6 h者体脂肪量、体脂肪率、BMI、肥胖发生率、FMI高于睡眠时间6~8 h、>8 h者(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肥胖及体脂肪率超标的影响,调整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后结果显示,女性睡眠质量较差者较睡眠质量较好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OR=1.83,95%CI(1.21,2.76),P<0.05〕;以睡眠时间6~8 h为参照,睡眠时间<6 h的女性发生肥胖及体脂肪率超标的风险均增加〔OR=1.77,95%CI(1.17,2.66),P<0.05;OR=1.65,95%CI(1.16,2.37),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身体成分有一定的影响,但男性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其身体成分无影响。改善中老年女性睡眠质量,增加实际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其体脂肪率、肥胖发生率,从而促进中老年女性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儿临床表现及睡眠结构。  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21年2月到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完善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并诊断为OSAHS的4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MI分为BMI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收集临床资料及PSG监测结果。  结果  入组男性患儿287例(63.5%),女性患儿165例(36.5%);年龄3~15岁,中位年龄5.5(4.5,7.0)岁;BMI范围12.09~38.48 kg/m2,中位数16.29 kg/m2,BMI正常275例(60.8%),超重76例(16.8%),肥胖101例(22.3%)。3组患儿临床表现及OSAHS严重程度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患儿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期睡眠时间及比例分别低于超重组及BMI正常组(P<0.05);超重组患儿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 LSaO2)低于BMI正常组(P=0.05),肥胖组患儿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分别高于BMI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  结论  肥胖会加重OSAHS患儿的缺氧程度并影响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儿童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减少儿童睡眠障碍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门诊5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和睡眠日记综合评估和诊断儿童睡眠障碍。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数据和与睡眠障碍潜在危险因素相关的信息因素,按照是否有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和无睡眠障碍组。分别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477份问卷,其中106例儿童患有睡眠障碍,371例儿童无睡眠障碍,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儿童体重、是否肥胖、是否早产儿、父母是否打鼾、有无过敏性鼻炎、夜间环境有无噪音、有无哮喘病史、睡前1 h是否看电子产品、睡前1 h是否活动、睡前1 h是否饮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有过敏性鼻炎、夜间环境噪音、有哮喘病史、睡前1 h看电子产品、睡前1 h活动、睡前1 h饮食是儿童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肥胖、过敏性鼻炎、夜间环境噪音、哮喘病史、睡前1 h看电子产品、睡前1 h活动、睡前1 h饮食会影响睡眠, 减少并预防儿童睡眠障碍对促进儿童身心发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背景 目前有关睡眠时间和跌倒关系的研究不多,且研究结果不尽一致。 目的 探讨我国≥45岁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跌倒的关系,为预防中老年人跌倒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2015年开展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年龄≥45岁且关键数据完整的受试者18 181例。收集纳入中老年人近两年跌倒与跌倒就医情况、睡眠时间、人口学特征、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自评生活满意度和健康状况等指标。按照每晚睡眠时间,将纳入中老年人分成5组:<5 h组(2 945例)、5~<6 h组(2 755例)、6~<7 h组(3 824例,为参照组)、7~<8 h组(3 257例)及≥8 h组(5 40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中老年人睡眠时间对近两年发生跌倒及跌倒就医的影响。 结果 我国中老年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4±1.9)h,近两年跌倒发生率为17.01%(3 092/18 181),跌倒就医发生率为6.95%(1 264/18 181)。每晚睡<5、5~<6、6~<7、7~<8、≥8 h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25.26%(744/2 945)、19.82%(546/2 755)、15.51%(593/3 824)、14.03%(457/3 257)、13.93%(752/5 400),跌倒就医发生率分别为10.97%(323/2 945)、8.09%(223/2 755)、6.04%(231/3 824)、5.43%(177/3 257)、5.74%(310/5 400)。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睡眠时间的延长,中老年人的跌倒和跌倒就医发生风险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每晚睡6~<7 h中老年人相比,每晚睡<5 h和5~<6 h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风险较高〔OR(95%CI)分别为1.31(1.16,1.49)、1.14(1.00,1.30)〕,每晚睡≥8 h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风险较低〔OR(95%CI)=0.88(0.78,0.99)〕,每晚睡<5 h中老年人的跌倒就医发生风险较高〔OR(95%CI)=1.30(1.08,1.56)〕。 结论 我国中老人两年跌倒发生率相对较高,每晚睡眠时间<6 h会增加跌倒发生风险,≥8 h的跌倒发生风险较低。调节中老年人睡眠时间,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中老年人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速度和耐力成绩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9~15岁汉族儿童和青少年119 462名,测量身高、体重,测量50 m、耐力跑成绩并调查睡眠时间。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并对50 m、耐力跑成绩及睡眠情况进行判定。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不同睡眠情况组间优秀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睡眠时间与速度和耐力成绩的相关性。 结果:9~15岁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4.67%, 其中,女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5.26%,高于男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4.09%,χ2=80.99,P<0.001);城市学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5.41%,高于农村学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3.93%,χ2=128.48,P<0.001)。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略高(χ250 m=10.10,P50 m<0.01; χ2耐力跑=21.76,P耐力跑<0.001)。控制性别、城乡、学段、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成绩优秀率较高(OR50 m=1.14,95%CI50 m =1.05~1.23,P50 m<0.01;OR耐力跑=1.21,95%CI耐力跑=1.11~1.31,P耐力跑<0.001)。分性别进行讨论,男生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较高(P<0.001),女生不同睡眠情况组50 m及耐力跑成绩优秀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睡眠不足组(P均<0.01),农村地区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较高(P<0.01), 50 m优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学段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同学段睡眠不足组(P小学耐力<0.001,其余P均<0.05)。BMI正常和超重组中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高于睡眠不足组(P<0.05)。各BMI组别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同BMI组睡眠不足的儿童青少年(P营养不良<0.01,P正常<0.01,P超重<0.05,P肥胖<0.05)。将睡眠时间分层进行分析,睡眠时间<7 h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低于睡眠时间较长的其余各组(P均<0.01), 其中睡眠时间≥9 h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最高(P<0.001); 睡眠时间≥9 h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不同睡眠时间分层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的优秀率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检出率有所上升,睡眠不足情况严峻;睡眠时间充足的儿童青少年速度和耐力成绩略好,应继续改善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提高学生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856名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合肥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为改善儿童睡眠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于2018年4~6月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对合肥市瑶海区、新站区856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观察比较学龄前儿童就寝时间及夜间睡眠时间,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合肥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就寝时间为21:39,夜间睡眠时间为(9.72±0.62)h。23.01%儿童就寝时间晚于22:00,61.45%儿童夜间睡眠时间<10 h。总体睡眠问题发生率为790名(92.29%),以睡眠焦虑774名(90.42%)、就寝习惯不良757名(88.43%)、睡眠持续时间不规律580名(67.76%)、白天嗜睡576名(67.29%)最常见,儿童与家人同床睡眠率高达667名(77.92%)。同床睡眠是儿童睡眠质量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88,P<0.001)。结论 合肥市学龄前儿童睡眠习惯不良较为普遍,应引起家长和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9.
背景 睡眠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与中医体质相关,但关于睡眠时间、入睡时刻对阴虚体质的影响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入睡时刻对阴虚体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体检人群中施测。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中的阴虚质亚量表评价受试者阴虚体质程度,根据得分均值将调查对象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睡眠时间和入睡时刻的信息分别由调查员询问“你平均每天睡觉时间是多少”和“你平常几点入睡”进行收集。将睡眠时间分为<6.0 h/d、6.0~6.9 h/d、7.0~7.9 h/d、8.0~8.9 h/d和≥9.0 h/d,入睡时刻分为<23:00、23:00~23:59、≥24:0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和入睡时刻对阴虚体质的影响。结果 共发放问卷2 170例,回收问卷 2 170例,删除442例,共纳入1 728例,有效回收率为79.6%。1 728例患者阴虚质亚量表得分为(23.5±15.0)分,将得分≥23.5分设为高分组,得分<23.5分为低分组。其中高分组884例,低分组84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睡眠时间7.0~7.9 h/d为参照,睡眠时间<6.0 h/d〔OR=1.926,95%CI(1.014,3.658)〕、6.0~6.9 h/d〔OR=1.503,95%CI(1.115,2.027)〕、≥9.0 h/d〔OR=1.975,95%CI(1.087,3.589)〕是阴虚体质的危险因素(P<0.05);以入睡时刻≥24:00为参照,入睡时刻为<23:00〔OR=0.576,95%CI(0.413,0.803)〕和23:00~23:59〔OR=0.579,95%CI(0.438,0.765)〕是阴虚体质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睡眠时间不足或过长,以及凌晨以后入睡均增加阴虚体质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与河北省中老年人群自我报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抽取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选择其中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资料,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睡眠时间与自我报告糖尿病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睡眠时间为6~8 h/d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关(OR=0.575,95%CI:0.407~0.813)。在女性、农村和45~59岁中老年人群中,每日适当时长的睡眠(6~8 h/d)能够将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至睡眠时间过短者(<6 h/d)的0.486倍、0.472倍和0.432倍(95%CI:0.327~0.724;95%CI:0.304~0.733;95%CI:0.221~0.844)。 结论 每日6~8 h的睡眠时间能降低河北省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深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18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睡眠结构、氧减饱和情况以及各指标之间进行可能的相关分析。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的非快动眼相和快动眼相睡眠分别占86.10%和13.85%;中位微觉醒指数为25.7次/min。轻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3.5±6.2)%、(80.5±7.4)%、(68.7±13.4)%;中位氧减指数分别为12.7次/h、23.8次/h、57.6次/h;各组呼吸紊乱指数的中位数分别9.6、20.8、56.45。BMI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336,P〈0.01),BMI与夜间基础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243,P〈0.01);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588,P〈0.01);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BMI与氧减指数呈正相关(r=0.405,P〈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患者的BMI、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南宁市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南宁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睡眠打鼾和相关的超重和/或肥胖发生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由家长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对12个幼儿园、8所小学和6所初级中学的6999名2—14岁儿童进行调查,确定夜间睡眠打鼾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实际发放调查问卷总数为9000份,应答8150份,回收率为90.6%。有效问卷6999份。结果本组儿童打鼾现患率32.7%,男性儿童打鼾发生率(44.22%)高于女性儿童(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打鼾现患率以5岁以下儿童相对较高为35.86%。打鼾儿童有较高的体重超重现患率(13.61%)和肥胖现患率(8.68%)。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打鼾发生率(13.61%)高于无超重和/或肥胖儿童(8.68%)(P〈0.05)。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有打轩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3.04%,与无超重和/或肥胖儿童的有打鼾但不伴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1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与睡眠打鼾儿童相关因素中扁桃体肥大、超重和/或肥胖及肥胖家族史为打鼾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有较高的夜间睡眠打鼾报告率。适当控制体重对避免夜间睡眠打鼾或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而肥胖是引起OSAHS的主要危险因素,代谢相关激素的水平及肥胖的发生可能引发OSAHS患者的睡眠相关事件,其原因尚未明确,且目前同时探索瘦素、食欲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与OSAHS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OSAHS病程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OSAHS患者瘦素、食欲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与代谢指标和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且自愿加入本研究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5次/h≤AHI≤15次/h,n=6)、中度组(15次/h30次/h,n=41)。研究对象入院当晚进行PSG,次日清晨抽取外周动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瘦素、食欲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炎、颈围、腰围、臀围、睡前收缩压、睡前舒张压、晨起收缩压、晨起舒张压、总卧床时间(TIB)、总睡眠时间(TST)、AHI、总共微觉醒次数、>15 s微觉醒次数、微觉醒指数、血氧低于90%时间(T90%)、最低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瘦素、生长激素释放肽、食欲素水平等。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代谢相关激素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3组间AHI、微觉醒指数、T90%、最低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90%〔OR=1.138,95%CI(1.026,1.262)〕是OSAH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瘦素水平与BMI(r=0.482)、腰围(r=0.429)、臀围(r=0.576)、睡前收缩压(r=0.261)呈正相关(P<0.05),与PaO2(r=-0.301)呈负相关(P<0.05);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与吸烟史(rs=-0.273)、饮酒史(rs=-0.309)、睡前收缩压(r=-0.391)和睡前舒张压(r=-0.282)呈负相关(P<0.05);食欲素与TIB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 T90%对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提示其能较为简单有效的识别高危人群。缺氧及肥胖等因素相互作用,可能促使OSAHS患者体内瘦素水平上升,进而产生瘦素抵抗,最终造成机体代谢紊乱的发生。生长激素释放肽在调节血压的生理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为OSAHS患者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食欲素可能起到维持觉醒的作用,睡眠片段化使睡眠持续时间缩短,促使体内食欲素水平上升,促进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按入组顺序分常规组(抗抑郁药治疗)和瑜伽组(在抗抑郁药治疗基础上接受瑜伽放松训练,每次1 h,4次/周,连续治疗8周),每组各20例。两组均在试验前、后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量表总分及PSG监测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AS、SDS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瑜伽组睡眠潜伏期缩短、N1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减少、N2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增加,与常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视屏行为和家庭相关因素与儿童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以及家庭相关因素如何通过影响儿童视屏行为而作用于儿童BMI。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城区12所小学7~11岁共1 84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计算BMI。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视屏行为时间及其相关的家庭因素。儿童的视屏行为时间是学生回忆过去7 d平均每天看电视/视频的时间和使用电脑/游戏机/iPad的时间。调查可能与儿童视屏行为相关的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视屏行为时间、父母是否告诉儿童视屏行为的不良影响、父母限制儿童视屏行为时间。由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计算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评分。结果:儿童视屏行为时间的中位数为1 h/d,四分位间距为1 h/d。父母限制视屏行为时间<120 min/d者与父母限制视屏行为时间≥120 min/d者相比,男生BMI降低了1.63 kg/m2(P<0.001),女生降低了0.85 kg/m2(P=0.004)。家庭经济地位评分、父母视屏行为时间、父母是否告诉儿童视屏行为的不良影响与儿童的BMI无关。男、女生视屏行为时间在父母限制儿童视屏行为时间和男、女生BMI关系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222 kg/m2(95%CI:-0.432,-0.095)、-0.187 kg/m2(95%CI:-0.507,-0.04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3.67%、22.11%。结论:父母限制儿童视屏行为时间通过影响儿童视屏行为时间而作用于儿童BMI。家长对儿童的教育对儿童BMI的作用不如家长对儿童行为的监督。所以,在今后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家长参与监督儿童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中肥胖与平均血小板容积(MPV)的关系,以探讨肥胖对OS—AHS严重性以及OSAH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147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43例社区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导睡眠仪(PSG)记录患者睡眠参数,并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与MPV检测。结果:OSAHS患者各组AHI、ODI、BMI与MPV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OSAHS严重程度加重逐渐上升(P〈0.05),而L—SaO2与M—SaO2则呈下降趋势。OSAHS患者中肥胖组的AHI、ODI与MPV较非肥胖组明显增加(P〈0.05),L—SaO2与M—SaO2显著降低(P〈0.05),且BMI、ODI与MPV具有正相关性(P〈0.05),而L—SaO2、M—SaO,与MPV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能够加重OSAH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MPV水平,OSAHS患者的BMI与MPV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肥胖可能增加OSAHS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方法,检测一种新颖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对大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大鼠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包括习惯化与检测两个阶段,两者间隔24 h。检测阶段包括总共3 h内的6个单个测试,单个测试时间是30 min;在每个单个测试中,先呈现5 min的干扰声刺激,之后25 min不呈现干扰声刺激。根据视频录像分析大鼠在25 min内入睡所需的时间(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在检测之前6~8 min腹腔注射Neu-P11(5、10、20和50 mg/kg)或等体积溶媒。结果与溶媒组大鼠比较,Neu-P11(20和50 mg/kg)处理组大鼠其睡眠潜伏期显著性减少而睡眠时间显著性增加。结论在大鼠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中,Neu-P11可通过减少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时间,最终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leptin R)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及肥胖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1例OSAHS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者血清leptin及leptin R水平,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结果 (1)AHI与BMI成显著正相关(r=0.4711,P〈0.01)。(2)AHI≤20次/h组中,肥胖组leptin R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leptin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I〉20次/h组中,肥胖组的leptin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leptin 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与肥胖关系密切。中、重度肥胖OSAHS患者leptin R水平不再明显升高,提示leptin-leptin R调节系统已基本失去调节代偿作用,必须予以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马骁  路盈  陈乾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7):2052-2057
背景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多数OSAHS患者伴有中心性肥胖和内脏脂肪增加。心外膜脂肪厚度(EFT)是一种测量内脏脂肪的新型工具,目前探讨EFT与OSAHS疾病严重程度的研究仍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肥胖/非肥胖OSAHS患者EFT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航空总医院睡眠呼吸检测室行多导睡眠图(PSG)的OSAHS患者197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依据体质指数(BMI)将OSAHS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0 kg/m2)111例和非肥胖组(BMI<28.0 kg/m2)86例。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5次/h≤AHI<15次/h)、中度OSAHS(15次/h≤AHI<30次/h)和重度OSAHS(AHI≥30次/h)。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PSG监测指标,所有受试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EFT。结果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OSAHS患者年龄、AHI、氧减饱和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E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OSAHS患者女性比例、BMI、颈围、腰围、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Ts90%)高于非肥胖组(P<0.05)。对照组根据BMI≥28.0 kg/m2分为肥胖14例,非肥胖36例。在肥胖人群中,对照组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OSAHS患者颈围、腰围、AHI、Ts90%、ODI、MSaO2、LS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肥胖人群中,对照组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OSAHS患者性别、颈围、AHI、Ts90%、ODI、MSaO2、LSaO2、EF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肥胖OSHAS患者中,EFT与BMI、AHI、ODI呈正相关(P<0.05)。在非肥胖OSAHS患者中,EFT与BMI、颈围、AHI、Ts90%、ODI呈正相关,与LSaO2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围〔β=0.747,95%CI(-0.106,1.820)〕、EFT〔β=3.375,95%CI(-1.783,7.938)〕是肥胖OSHAS患者AH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EFT〔β=4.346,95%CI(-0.081,8.771)〕是非肥胖患者AH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非肥胖不同疾病严重程度OSAHS患者间EFT有差异,EFT与BMI、AHI、ODI呈正相关,EFT可作为临床评估OSAHS疾病严重程度的一种客观指标,尤其是在非肥胖OSAHS人群。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常见危险因素,绝大多数OSAHS患者超重或肥胖,不同肥胖程度的OSAHS患者临床特征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比较不同肥胖程度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明确不同肥胖程度对OSAHS病情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4年1月-2018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确诊的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合并症和主要睡眠参数等。参照中国人肥胖标准,根据体质指数(BMI)将OSAHS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24.0 kg/m2)、超重(24.0~27.9 kg/m2)和肥胖组(≥28.0 kg/m2)。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合并症和主要睡眠参数的差异,并分析BMI与主要睡眠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586例,男1 259例(79.38%),有1 062例(66.96%)吸烟,平均BMI(28.20±4.19)kg/m2。高血压(44.89%,712/1 586)、脑血管疾病(20.62%,327/1 586)、心脏疾病(13.55%,215/1 586)是OSAHS的常见合并症。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206例、超重组616例和肥胖组764例。 3组患者年龄、BM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合并高血压者占比、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心脏疾病者占比、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氧减饱和指数(OD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微觉醒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可知:超重组患者MSaO2、LSaO2低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BMI、ODI、AHI及微觉醒指数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6 7);肥胖组患者平均年龄小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6 7);肥胖组患者MSaO2、LSaO2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5),BMI、ESS评分、ODI、AHI及微觉醒指数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16 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BMI与AHI呈线性正相关(r=0.312,P<0.001);与MSaO2和LSaO2呈线性负相关(r=-0.501和-0.566,P<0.001)。结论 OSAHS患者的BMI与AHI呈正相关,肥胖和超重患者病情重且合并症更多见,提示肥胖增加OSAH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