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在手术根治性、安全性及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差异,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临床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VATS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62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OT组.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的时间为(3.71±0.56)d、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为(5.31±1.21)分,均显著低于OT组的(4.82±0.73)d和(7.01±1.65)分(P值均<0.05).结论 对于临床早期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仿,术后康复明显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杨毅  吴霞 《大家健康》2013,(21):129-130
目的: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160例在本院接受早期肺癌治疗的患者,其中,82例按照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VATS组,78例按照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OT组。将两组的淋巴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TS组(P0.05)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治疗中具有创口小、痛苦程度低、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接受肺叶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 OT组);3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 VATS组),对2组患者病例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T组,而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OT组(P〈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性回顾6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将其中28例施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分为A组,38例施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分为B组,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ision analogue score,VAS),切口长度均低于B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探讨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放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确切,且相对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运用[1]。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创伤及急性期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完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和传统开放手术(TOS)组,每组20例?比较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疗以及血浆游离DNA浓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无死亡病例,均未出现术后不良并发症,VATS组无中转开胸?两组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站数及个数?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 > 0.05)?VATS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日?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TOS组,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术前血浆DNA浓度和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后第1?3和5天各时间点VATS组血浆DNA浓度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TOS组(P < 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围手术期疗效没有明显差异,却明显减轻了对机体的创伤?急性期反应和病人的痛苦,具有明确的微创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VATS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TM)手术,并同期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清扫。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作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未见差别,而VAT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VAMT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与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信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n=44)与三孔组(n=45)。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三孔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会增加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单孔组(n=32)与三孔组(n=28).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 d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P<0.05);术后3 d,单孔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三孔组(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手术效果一致,且安全性高,但可明显减轻术后炎性反应,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腔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围术期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有助于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较传统开胸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将8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和S组各40例,术后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VATS组较S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留置胸管时间短、止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1),清扫淋巴结个数(P〉0.05);疼痛时间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第1、5天血清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VATS组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组(P〈0.05)。结论VATS手术可作为NSCLC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合并COPD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合并COPD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CVATS组)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组)患者各30例,对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切除肺叶总数、术前COPD程度、术后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TS组在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切口长度、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吸氧时间方面较VAMT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CVATS组和VAMT组平均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9.45±6.56)枚和(21.53±6.3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TS组术后心律失常、切口慢性疼痛、肺不张的发生率较VAMT组均明显减少,肺部感染、肺漏气、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较VAMT组低,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合并COPD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更安全,临床疗效更显著,可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总结高州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235例Ⅰ/Ⅱ期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生存率。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成功222例,13例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85例,Ⅱ期50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85.7%。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根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安全的,更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0岁的老年肺癌患者行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下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病房住院手术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中诊断为并发心律失常的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心律失常组),诊断为非心律失常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律失常组)。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 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在住院期间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为19%。其中年龄、高血压、术后便秘、手术方式、血清白蛋白浓度是患者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的影响因素。 结论 对于老年肺癌患者可通过年龄、高血压、术后便秘、手术方式、血清白蛋白浓度异常等几项指标来推断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以达到尽早诊断及预防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近20年来胸腔镜手术已成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研究表明对于<3 cm的周围型肺癌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结果手术成功率、病死率、复发和生存,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术后合并症、1年生存等均未见明显差异。胸腔镜和传统手术方式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均无明显差异,对病灶直径 < 2 cm 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了胸腔镜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观察5年生存率(79.9% vs 81.0%)和无病存活率(59.4% vs 64.2%)无明显差异。近期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行肺叶切除是肺癌微创治疗的另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病人(NSCLC)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NSCLC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地佐辛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胸腔引流超过50 mL天数、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肺炎、肺栓塞、伤口感染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病人效果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同期胸腔镜下双侧肺切除手术治疗双肺多发结节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40例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术前肺部CT、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行双肺结节定位、评估肺功能储备等情况,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行亚肺叶切除手术。考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病变直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目)及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功能指标FEV1)、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对病理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与手术术式的关联进行分析。 结果 40例患者共切除118个结节;其中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86个(72.88%),分布于33例患者中,包括癌前病变4例,原发性肺癌26例,其他恶性肺部肿瘤3例;原发性肺癌TNM分期:0期7例,Ⅰ期14例,Ⅱ期4例,Ⅲ期1例,Ⅳ期0例;原发性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5例,其中4例N1转移,1例N2转移。所有患者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39.80±33.12)min,术中出血量为(150.00±23.63)mL,术后住院时间为(5.42±4.23)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衰竭1例,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肺叶-肺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肺段-肺段(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切除手术的患者。出院时评估术后近期疗效,行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患者中,存在部分无效的病例(2/30,6.67%)。 结论 经术前评估筛选的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需术前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手术术式,获得更理想的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4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在针型胸腔镜下完成肺楔形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为良性病变,23例为肺癌。手术时间平均为98min,平均出血量82ml,平均住院时间9.9d。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说明该手术在鉴别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及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U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6例进行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腔镜c-VATS组.68例;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a—VATS组,48例)肺叶切除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17例患者的需要转变手术方式(由c-VATS到a-VATS,15例;由c—VATS到开放手术,1例;由a—VATS到开放手术,1例)。手术中转开胸1例。ma期108例,DIb期8例,无围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全组手术时间平均(158±36)min,术中失血平均(176±50)mL,术后胸管停留时间平均(3.2±1.8)d,术后住院平均(7.5±2.5)d。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