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1周内的症状及症状群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术后第7天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一般情况问卷、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84份,回收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4.0%。发生率前10位的症状依次是体质量下降(97.5%,77/79)、口干(96.2%,76/79)、疼痛(91.1%,72/79)、冒汗(84.8%,67/79)、精力不足(78.5%,62/79)、咳嗽(69.6%,55/79)、入睡困难(67.1%,53/79)、昏昏欲睡(51.9%,41/79)、腹胀(48.1%,38/79)、紧张(40.5%,32/79)。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力不足与体质量下降、口干、疼痛、冒汗、咳嗽、入睡困难、昏昏欲睡、紧张,冒汗与口干、疼痛、入睡困难、昏昏欲睡、腹胀,疼痛与入睡困难、昏昏欲睡、紧张,紧张与咳嗽、入睡困难、腹胀,口干与体质量下降、入睡困难,咳嗽与腹胀分别呈正相关(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个症状群,分别为疾病行为症状群、困惑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手术相关症状群、疼痛相关症状群和其他症状群,总方差贡献率为56.54%,各症状群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65%、8.02%、6.81%、5.78%、4.78%、4.50%,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3、0.72、0.82、0.57、0.61、0.51。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1周内存在多个症状群,即疾病行为症状群、困惑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手术相关症状群、疼痛相关症状群和其他症状群,针对症状群的干预模式可能产生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是浸润性膀胱肿瘤治疗的“金标准”[1].但术后需终身佩戴造口袋,造成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的变化,此外患者对出院后造口的自我护理以及与造口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均知之甚少.王卫红等[2]对36例尿路造口患者在术后一周开始对其进行造口自我护理的训练,至出院时仅2例患者能自己更换造口袋,34例仍无法自己更换.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开始的时间及质量直接关系到该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的回归社会的生活质量[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阑尾脐部造口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阑尾脐部造口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后患者临床资料37例,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随访时间85~136个月,平均109个月.结果 随访37例中出现远期并发症15例(40.5%),其中贮尿囊内结石形成2例、输出道狭窄插管导尿困难3例、输尿管吻合口狭窄致肾积水7例、贮尿囊内异物2例、输出道黏膜外翻1例;均作出相应处理,症状得到控制.结论 阑尾脐部造口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后并发症与术中设计及术后日常护理不当相关,术后日常护理对预防减少远期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尿路造口患者术后12个月生命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203例患者随访12个月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尿路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非造口相关不适,因造口并发症急诊或入院治疗,以及定期参加造口人活动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路造口患者生命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尿路造口患者的管理中应关注女性、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关注危急造口相关并发症和非造口相关不适,以及提高感知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腹腔镜下根治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随访模式护理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患者。结果:50例患者当中,术后8例一月内频发造口袋漏尿,5例有造口尿外渗皮炎,2例出现放疗造口皮肤破损,2例出现造口疝,经过随访指导,治疗本组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膀胱肿瘤全切术后患者及家属的造口护理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新疆地域辽阔,少数民族患者较多,患者出院后,造口护理产品的购买,选择,护理指导,随访模式能满足患者所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所需,指导尿路造口出院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尿路造口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手术疗效,才能真正使其生存质量得以提高,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膀胱造瘘管长期留置,导致膀胱出血、泌尿系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并发症屡有发生.本院仅2002-2005年就发现6例患者因携带膀胱造瘘管导致造瘘口周围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本院在近2年对16例需终身行膀胱造瘘的患者尝试行回肠膀胱扩大及回肠段建立尿路通道,术后拔除引流管,改为佩戴尿路造口袋,效果满意.现就手术及术后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术后肠梗阻发生的策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 术后出现肠梗阻的患者年龄大于未出现术后肠梗阻患者(P<0.05);术后出现肠梗阻患者的体重指数大于未出现术后肠梗阻患者(P<0.05);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的患者发生率高于输尿管皮肤造口的患者(P<0.05);发生肠梗阻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长.患者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血肌酐、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肠梗阻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通过对比术后发生肠梗阻患者和未出现肠梗阻患者的相关数据,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及尿路改道手术的方式与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进行早期评估预测。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40例临床诊断的高危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第3,6,9,12,18个月行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并行尿液 FISH 检查,记录膀胱肿瘤复发的时间。观察 FISH 对于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60%(12/20)的 FISH 阳性者膀胱肿瘤复发,FISH 阴性者无1例出现膀胱肿瘤复发。 FISH 阳性者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率高于 FISH 阴性者(60% vs 0%,P〈0.05)。6例(50%)肿瘤复发患者 FISH 阳性先于膀胱镜检查及尿细胞学检查。结论 FISH 对膀胱肿瘤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细胞学检测,FISH 对膀胱肿瘤的诊断早于膀胱镜和细胞学。 FISH 技术可作为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术后复发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6例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58例,经皮肾穿刺造瘘35例,开放性肾造瘘7例,半尿路切除5例,回肠膀胱术7例,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结果 63例(54.3%)2周内血清尿素氮、肌酐下降至正常范围;85例(73.2%)1个月内降至正常,同位素肾图提示梗阻解除、梗阻侧肾功能明显好转;3例(2.6%)患者肾功能无改善,需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可减少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对患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法对减少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前列腺摘除术共434例,根据时间段分为传统膀胱冲洗组(1986~1990年119例)和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组(1991~2000年315例).比较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组与传统膀胱冲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传统膀胱冲洗组与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组术后常见并发症膀胱痉挛、急性附睾炎、后尿道狭窄发生率分别为:82%/24%(P<0.01);3%/0.6%(P<0.05);5.8%/0.6%(P<0.01).术后尿路刺激症状维持时间分别为3周和1周.结论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法可明显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后天性全尿道狭窄少见,而且治疗较困难.作者用单纯尿道扩张术治愈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未婚,于1993年3月4日以尿路狭窄、膀胱造瘘术后入院.40年前有过尿频、尿急、尿痛、脓尿病史,以尿路感染消炎治疗数月不见好转.发病半年后以排尿困难、尿潴留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40年间累计带造瘘管27年,本次住院膀胱尿道造影显示:膀胱容量约110毫升,尿道内口至尿道外口均狭窄,造影剂呈0.2厘米径的细线样.从病史分析,全尿道狭窄的病因为泌尿系结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膀胱造瘘口超声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0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膀胱造瘘术后膀胱结石患者29例,通过膀胱造瘘口肾镜或输尿管镜下应用超声与气压弹道碎石,8例合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55 min.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结石残留等.TuRP 8例术中无电切综合征.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6个月.2例患者术后15个月再发膀胱结石,再次行经膀胱造瘘口镜下超声与弹道碎石术.结论 对于膀胱造瘘术后膀胱结石患者,通过造瘘口肾镜或输尿管镜下超声与气压弹道碎石,属于微创手术,效果满意.但其作为一种新开展的手术方法,要求成熟的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术中注意保护膀胱黏膜,术者应能熟练掌握腔镜操作,灵活地处置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式造口护理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7年9月接受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家庭延续式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术后床旁进行造口护理,出院后1周随访1次。家庭延续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评价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造口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家庭延续式护理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相关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式护理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7% vs 44.4%),患者满意度更高(83.3% vs 61.1%)。结论家庭延续式造口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膀胱全切+腹壁尿路造口患者全程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昆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膀胱癌尿流改道行腹壁尿路造口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及出院后电话回访;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住院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实施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管理方案。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可以作为膀胱癌腹壁尿路造口患者全程化管理的有效干预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静脉化疗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其中79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行静脉化疗处理,为A组,8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处理,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A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多余B组(P<0.05),但B组尿路刺激症状、耻骨上区不适、血尿及尿常规异常均明显多于A组(P <0.05,表2).A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2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15个月.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行膀胱灌注者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尿路异常病人的肾移植手术方法.[方法] 2001年 6月至 2003年 7月对 4例合并下尿路异常患者实施肾移植手术.其中 1例行肾移植 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口, 2例分别行同期及分期肾移植 回肠膀胱术, 1例肾移植术后 2月余行前列腺电切术. 4例患者均加用赛尼哌 (zenapax)作免疫抑制诱导治疗,维持治疗方案为他克莫司 (FK506)或环孢素 (CsA) 霉酚酸酯 (MMF) 激素 (steroid). [结果] 接受输尿管造口及分期回肠膀胱术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接受同期回肠膀胱术患者术后出现便血和尿瘘,治疗后消失;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尿流通畅,无尿路并发症,后因严重肺炎放弃治疗.[结论] 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移植手术,可根据患者情况同期或分期完成肾移植和改善下尿路手术,应最大限度保障移植肾功能与输尿管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18.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且多为恶性肿瘤.β-萘胺、联苯胺等化学致癌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尿路和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是发生膀胱肿瘤的两大主要原因.吸烟、过量饮用咖啡、膀胱慢性感染与膀胱肿瘤的形成有关.膀胱肿瘤包括上皮组织和非上皮组织来源两种肿瘤,98%的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其中移行上皮癌占95%.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4倍.51~70岁发病率最高达58%.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邻近膀胱颈部的肿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输尿管口周围的肿瘤可引起同侧肾积水.膀胱镜检查可以鉴别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数量等.CT,B超等可提供初步诊断资料.15%的膀胱肿瘤是由上尿路移行上皮肿痛种植转移所致,所以对于膀胱肿瘤病人必须行静脉尿路造影,以排除上尿路病变.手术治疗是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膀胱全切.膀胱肿瘤切除后容易复发,所以保留膀胱的病人术后连续2年行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1次.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有输尿管皮肤造瘘或肠管替代两种方式.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可考虑放疗、化疗或介入治疗.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口护肤粉、防漏膏联合标准敷料在尿路造口处尿液外渗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5例尿路造口处尿液外渗的患者应用造口护肤粉、防漏膏及标准敷料进行护理.结果患者原有的皮肤湿疹明显好转、疼痛消失,延长了造口袋使用的时间,降低了患者的费用.结论造口护肤粉、防漏膏联合标准敷料治疗尿路造口处尿液外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造口护理干预对根治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人60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术后造口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采取术后造口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