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 总病例数为125例,其中功能性便秘63例,功能性腹泻62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n1=33)和药物组(n2=30);将62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n1=32)和药物组(n2=30).合募俞组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采用左右交替取穴;功能性便秘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功能性腹泻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同病种患者均比较合募俞组和药物组在基线期、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的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合募俞穴对改善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泻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优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2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32例和药物组30例。合募俞组给予电针合募俞配穴(左右交替取单侧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治疗,药物组给予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焦虑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焦虑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募俞组对改善功能性腹泻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焦虑积分方面均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改善焦虑的效果均优于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心理状态比较(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针刺俞募配穴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俞募组33例和药物组30例。俞募组给予针刺俞募配穴治疗(取穴双侧天枢、大肠俞),药物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在治疗后第1、4、8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排便困难程度与基线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困难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治疗第1周2组的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困难度与治疗第4周2组的排便困难程度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俞募组的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的改善均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随访期第8周,2组3个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俞募组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俞募配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优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针不同穴组治疗功能性便秘(FC)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 FC动物模型采用0 ℃ 0.9%氯化钠溶液对SD大鼠灌胃复制,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1组(EAⅠ组)、电针2组(EAⅡ组)和电针3组(EAⅢ组),正常组采用SD大鼠。EAⅠ组取天枢、大肠俞(双侧)、EAⅡ组取曲池、上巨虚(双侧)、EAⅢ组取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单侧)进行电针治疗。观测粪便性状和肠道炭末推进率评定大鼠肠动力,透射电镜检测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AQP3、AQP8蛋白表达,qPCR检测大鼠结肠AQP3、AQP8 mRNA表达。结果 EAⅡ组大鼠24 h粪便粒数、24 h粪便含水量和肠道炭末推进率均显著增加,首次黑便时间显著减少(P<0.05),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经EAⅡ干预后显著改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8蛋白和AQP3、AQP8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EAⅡ干预后表达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刺激曲池、上巨虚可能通过降低FC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8蛋白和AQP3、AQP8 mRNA表达,减少结肠水分重吸收,增加结肠粪便含水量,调节水分转运,改善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增强肠动力,起到改善便秘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搜索2013~2017年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分析临床腧穴配伍使用特点及规律,对现代临床针灸诊治便秘的腧穴选择予数据依据及理论支持。方法对近五年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进行搜索,选出69篇有效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分析临床选择穴位的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天枢、上巨虚、大肠俞运用较多;足阳明胃经被应用最多,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分布主要在胸部和腹部;特定穴中以募穴应用最为频繁;选穴配伍方面多采用天枢-上巨虚、天枢-大肠俞。结论经总结针灸医治便秘的腧穴配伍规律,且在临床施治中据此规律将天枢、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支沟作为主要穴位并随症加减,有益于各穴位协同增效,使实际效果得以提高,促进针灸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取天枢、大肠俞治疗功能性腹泻,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所招募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辅以电针治疗;药物组则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口服;两组的观测指标均为1周自主排便总次数及粪便性状评分(1周平均分),分别以治疗1周、4周、6周、8周后为观测节点。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均能使功能性腹泻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减少(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6周、8周后,针刺组对患者排便次数的改善仍明显(P<0.01),而药物组对患者排便次数的改善存在反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周后,两组功能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性状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疗效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6周、8周后,针刺组对患者粪便性状的改善仍明显(P<0.01),而药物组对患者粪便性状的改善存在反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及针刺天枢、大肠俞(配合电针)对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均确切,且近期疗效相当;但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的疗效更持久、个体差异性较小、安全系数更高。  相似文献   

8.
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便秘60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耳穴贴压大肠、三焦、皮质下、交感、直肠下段;针刺耳穴: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丰隆、曲池、足三里、三焦.结果:诸穴合用,使疏泄有常,升降有序,腑气通降,大便得行.结论:本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疗法;选穴:天枢(双侧)、腹结(双侧)、上巨虚(双侧);通过排便日记卡记录患者每日排便情况,观察针灸门诊典型病例1例。结果本例患者经过8周的电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结论电针疗法对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电针对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方法]将49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4例)、假电针组(25例),电针组采用深刺双侧天枢、腹结穴加用电针,另加刺双侧上巨虚穴;假电针组浅刺双侧天枢旁、腹结旁、上巨虚旁,用假电针作对照。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并随访3个月。观察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CSBMs)和患者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评分。[结果]两组在改善周CSBMs上均有效果(P〈0.01,P〈0.05),并且在治疗期末电针组优于假电针组(P〈0.05),治疗后的维持效应也较假电针组好;在改善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也都有相当的疗效,在改善躯体不适一项,电针组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较假电针具有更好疗效,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灸佐四磨汤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灸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合谷、曲池穴,联合口服四磨汤治疗52例小儿习惯性便秘.结果 52例中,治愈31例(59.6%),好转18例(34.6%),未愈3例(5.8%),总有效率为94.2%.结论 针灸佐四磨汤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治疗方法:以清利湿热,疏调肠胃为治疗原则,常选用上巨虚、足三里(双侧)、天枢(双侧)、关元,止泻穴。以中脘、曲池、内关、气海、合谷、支沟、太冲、大肠俞、大椎为备用穴。手法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大肠水疗;对治疗前后排便状态进行评分(包括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后排便状态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 大肠水疗是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安全、方便、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35例。电针组患者接受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深刺,假电针组患者接爱双侧天枢旁、腹结旁、上巨虚旁非穴点浅刺。于基线期、治疗8周末和随访12周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每周完全自主排便(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CSBM)次数、自主排便(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SBM)次数,以及Bristol粪便性状(Bristol Stool Scale,BSS)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结果与基线期比较,治疗期和随访期两组每周CSBM次数均显著增加(P<0.01),但电针组每周CSBM次数增加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P<0.01)。在随访期,电针组每周CSBM次数≥3的病例数增加率显著大于假电针组(P<0.05)。在次要结局指标方面,电针组每周SBM次数和BSS评分增加值以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降低值均显著大于假电针组。结论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腧穴配伍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通级健康家兔30只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俞募配穴组、合穴下合穴组、合募俞配穴组,除模型组与空白组外,均采用不同腧穴配伍针刺治疗。结果:结果显示,针刺后较针刺前各组首粒黑便时间减少,24h大便粒数增多,24h大便质量增加,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合募俞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合募俞配穴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释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senil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诊疗经验及理论依据,以期为针灸治疗SFC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围绕SFC的病因病机,详述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SFC的选穴、配伍、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主要从调节“三焦、脾胃、肝肺”的气机升降,扶阳益气,增水行舟以及现代解剖学理论四个方面,对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SFC的思路及依据进行剖析,并结合验案进行佐证。[结果] 火针疗法治疗SFC,主穴为腧穴“肠病方”(即中脘、天枢、上巨虚);配穴为至阳、肝俞、脾俞、大肠俞、支沟、照海;采用募合、俞募配伍,选穴精当、配伍合理;同时结合了火针的“温通”作用,操作简便,疗效独特。所举案例中患者诊断为便秘,辨证为阳虚型,治疗选取主穴为腧穴“肠病方”,配至阳、肝俞、大肠俞,调畅气机,升清降浊、通腑导滞;配照海、支沟以增水行舟,整体通调,效果良好。[结论] 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SFC,见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其中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每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处方的电针疗法对功能性腹泻(FD)大鼠血清和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电针Ⅰ组(取双侧天枢、大肠俞)、电针Ⅱ组(取双侧曲池、上巨虚)、电针Ⅲ组(取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采用番泻叶灌胃法建立FD大鼠模型,电针各组分别按设定穴位给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检测各组血清和组织中SP、VIP含量的变化。【结果】除电针Ⅱ组对大鼠血清VIP含量无显著影响外,各电针组均可使血清和组织中SP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SP含量、提高VIP含量而改善功能性腹泻,电针Ⅰ组作用优于其他2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老年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40名患者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20例。两组都选择双侧的天枢、腹结和上巨虚穴,分别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组)和普通针刺治疗(针刺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5次/周,留针30min/次。观察治疗前(基线期)、2周后、4周后各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2周及4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相对于治疗前(组内比较),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症状(P<0.01);电针组在2周治疗结束时相对于针刺组(组间比较),对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P<0.05);4周后,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电针组75%,针刺组6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电针和普通针刺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均可获良效;②相对于普通针刺,电针对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达到相同改善程度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芒针深刺中脘穴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芒针深刺中脘穴为主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34例和浅刺组30例,深刺组采用芒针深刺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双);浅刺组采用普通毫针刺法针中脘穴,其余同深刺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总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深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5.29%,浅刺组的56.67%(P<0.05);两组治疗后的便秘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便秘症状评分中排便费力程度、排便时间、腹痛、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气不畅感深刺组改善较浅刺刺组更明显(P<0.05,P<0.01)[结论]芒针深刺中脘穴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