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 检验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PD配体1(PD ligand-1,PD-L1)/PD配体2(PD-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25例食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石蜡包埋的肿瘤样品及部分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用免疫反应评分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D-1、PD-L1、PD-L2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52.6%、32.9%,PD-L(P<0.001)、PD-L1(P<0.001)、PD-L2(P=0.023)在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别。PD-L1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P<0.001)、术后分期(P=0.006)相关,PD-L2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P<0.001)、术后分期(P=0.002)及淋巴结转移(P=0.044)相关,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D-1(P=0.500)、PD-L1(P=0.058)、PD-L2(P=0.096)单阳性与患者生存状况均无明显关联。但三者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要显著优于仅其中一个因子表达阳性(HR=1.669)或二个以上因子表达阳性的患者(HR=1.606)。结论 PD-L1和PD-L2与ESCC患者的多个临床特征有关。虽然PD-1、PD-L1、PD-L2各自与患者预后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关联,但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糖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存在多个N-糖基化位点,其糖基化修饰显著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PD-1共有4个N-糖基化位点,分别为N49、N58、N74和N116。核心岩藻糖基转移酶8(fucosyltransferase 8,FUT8)可催化PD-1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一些针对PD-1的N58位点糖基化修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此外,阻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PD-1的N74糖基化修饰可以增强其杀伤效应。PD-L1同样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分别为N35、N192、N200和N219。一些重要的调控分子可以抑制或促进PD-L1的糖基化修饰,产生一定生物学效应。本文通过综述糖基化修饰对PD-1/PD-L1分子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期望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提供基于糖基化修饰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肿瘤医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标本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E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7例ESCC患者术后标本中PD-1和PD-L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以5%和10%阳性染色作为PD-1/PD-L1阳性表达临界值,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 2%(45/67)和61. 2%(41/67),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 3%(21/67)和25. 4%(17/67)。PD-L1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有关(5%作为临界值:P=0. 036; 10%作为临界值:P=0. 001); PD-1和PD-L1的表达与血中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的水平均无关。PD-1阳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阴性表达患者短(5%作为临界值时,中位PFS:10. 0个月和13. 2个月,P=0. 002; 10%作为临界值时,中位PFS:9. 6个月和13. 1个月,P=0. 005)。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的PFS长于胸中、上段患者(中位PFS:中、上段10. 1个月,下段14. 0个月,P=0. 004)。结论 PD-1和PD-L1在ESCC肿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 PD-L1表达可能会加深肿瘤浸润深度,促进局部进展; PD-1和肿瘤部位是患者PFS的预后因素,而PD-L1与PFS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行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表达情况与胰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68例行胰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D-L1表达阳性组和PD-L1表达阴性组。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D-L1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6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PD-L1阳性51人,阴性17人。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PD-L1阳性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阴性组(P<0.05),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对PD-L1阳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PD-L1阳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为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D-L1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顺铂对宫颈癌TC-1细胞表面程序性凋亡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提高宫颈癌化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T方法检测顺铂对TC-1细胞的增殖活力,筛选顺铂最适作用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顺铂、PKD阻断剂G0 6976对TC-1细胞表面PD-L1表达的影响.结果 (1)顺铂对TC-1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值为25.5 μg/mL; (2)顺铂处理24 h后TC-1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为(64.96±11.55)%,阴性对照组为(39.59±5.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顺铂联合PKD阻断剂G(O) 6976处理TC-1细胞24 h后TC-1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为(61.56±3.43)%,顺铂单独处理的TC-1细胞表面PD-L1表达为(79.54±5.0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可增加TC-1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阻断PKD途径可显著抑制顺铂对TC-1细胞表面PD-L1表达增加的程度,顺铂可能是通过PKD途径影响PD-L1表达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分子PD-1及配体PD-L1表达。方法 45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 h,24h模型组及假手术组。6 h模型组10只,24 h模型组15只。假手术组共20只,6 h、24 h时间点各10只。盲肠结扎穿孔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于6 h、24 h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PD-1及PD-L1表达。结果6 h组的PD-1及PD-L1表达较假手术组未见升高(P>0.05),24 h组PD-L1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较6 h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24 h组PD-1表达较6 h组和假手术组无升高(P>0.05)。结论小鼠脓毒症早期中性粒细胞PD-L1表达增高,PD-1表达明显无变化。  相似文献   

7.
杨浩 《西部医学》2013,25(9):1422-1425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pl)是由PDCD-1基因编码的共刺激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PD-L2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PD-1、PD-L信号通路已经被证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感染等疾病的发展有关。本文对该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配体(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PD-1/PD-L)的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针对这一通路的靶向药物已应用于一些肿瘤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近年来,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初步探索了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是炎症、免疫激活、缺氧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仍缺少针对性治疗方案。文章指出免疫负性调控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通路可通过胞内多种机制,如磷酸磷脂酰激酶-3(PI3K)等诱导脓毒症患者T、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DC)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凋亡、耗竭,以此维持机体抗炎和促炎反应的平衡,这种过度的免疫负性调控导致晚期脓毒症患者出现免疫抑制状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脓毒症免疫抑制是一个多细胞、多种群、多层次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PD-1/PD-L1通路在晚期脓毒症免疫抑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抗PD-1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已取得阶段性治疗成效,PD-1/PD-L1通路可成为治疗脓毒症的一个新靶标。  相似文献   

10.
贺竞  龙翔宇  王颖  苏晓兰  江波  汪建 《西部医学》2022,34(2):289-292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免疫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7月~2019年07月本院收治的280例晚期复治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  相似文献   

1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自身组织受到攻击损害的一类疾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T细胞活化引起,同时其他如B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也参与了疾病的进程。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是一种负性共刺激分子,由2号染色体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编码而来,分子量为50~55 kDa的跨膜蛋白,是从凋亡细胞中利用消减法分离出的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新成员。它与诱导性共刺激分子、CD28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都隶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PD-1有2个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PD-L1)、PD-L2,通过与其配体相结合来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维持机体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PD-1具有2种表达形式,膜结合型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其中膜型PD-1通过直接与配体结合介导信号通路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可溶性PD-1则具有与PD-Ls结合的功能,阻断膜型PD-1与PD-Ls结合,干扰PD-1/PD-Ls介导的T细胞增殖抑制功能。近年来,抗PD-1抗体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表现出卓越的疗效,同时也观察到这类患者出现关节炎、肌痛、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风湿性并发症的表现。伴随PD-1基因缺陷小鼠模型建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PD-1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本文就PD-1及其配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复杂、易复发,给予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成为治疗模式的中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效应及可耐受的安全性,患者的总生存获益明显提高。目前,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Durvalumab、Avelumab等作为免疫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临床膀胱癌的治疗,针对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正在大规模开展,为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PD-1与PD-L1结合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过程,进而介导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研究发现PD-1/PD-L1单抗用于术前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客观及病理缓解率,对于靶向耐药的患者也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对PD-1/PD-L1单抗在靶向耐药和肺癌术前辅助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详细列出了免疫治疗能够改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耐药后临床预后的证据,表明免疫治疗在肺癌术前辅助治疗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杨蕾伊  林桑  谢其冰  尹耕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1):1393-1398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是一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自2006年5月起,已经有10种靶向PD-1和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尽管PD-1和PD-L1抑制剂对某些肿瘤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研发同等疗效但不良反应较PD-1/PD-L1抑制剂少的新型药物迫在眉睫。此外,探索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可以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在PD-1和PD-L1抑制剂研究中的地位同样重要。本综述讨论了几种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旨在提醒临床医生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需要监控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本综述还指出了未来PD-1/PD-L1抑制剂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34a、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膀胱癌患者的存档病理蜡块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的复发和死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所有患者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1、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miR-34a、PD-1、PD-L1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中位值为1. 201,其中43例患者的miR-34a <1. 201为低表达,43例患者的miR-34a≥1. 201为高表达。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有55例(63. 95%)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D-1呈阳性表达,45例(52. 33%)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D-L1呈阳性表达。TNM分期T_2~T_3期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的低表达率高于Tis~T_1期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miR-34a的低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1)。TNM分期T_2~T_3期患者肿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is~T_1期患者,高级别肿瘤患者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肿瘤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5)。肿瘤直径≥2 cm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2 cm患者,TNM分期T_2~T_3期患者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is~T_1期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5)。miR-34a低表达组的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miR-34a高表达组(P <0. 05);但miR-34a的表达与PD-1无关(P> 0. 05)。经Log-rank法分析,miR-34a低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5. 81%(24/43),PD-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1. 82%(34/55),PD-L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7. 78%(26/45),不同miR-34a、PD-1、PD-L1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减少及PD-1、PD-L1表达增加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有助于筛选术后复发的高危患者,并为膀胱癌的免疫学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42例OSCC石蜡包埋组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中PD-1、PD-L1、TIM-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各蛋白与其mRNA的相关性、各蛋白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D-1、PD-L1、TIM-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0%(26/42)、66.67%(28/42)、64.28%(27/42),均高于对照组的22.73%(5/22)、4.55%(1/22)、18.18%(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D-1、PD-L1、TIM-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1 mRNA与TIM-3 mRNA呈正相关(r=0.455,P<0.05)。PD-1蛋白表达水平与性别、TNM分期有关(均P<0.05);PD-L1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结论 PD-1、PD-L1、TIM-3可能共同参与了OSCC的免疫逃逸,为OSCC的免疫治疗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2(PD-L1/PD-L2)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在体外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系水平上,分别构建PD-L1杂合子敲除细胞系,慢病毒转染PD-L2过表达,将细胞分为WT组(PD-L1野生型)和PD-L1+/-组(PD-L1杂合子敲除)、Ctrl组(对照)和OE-PD-L2组(PD-L2过表达),用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PD-L1杂合子敲除和慢病毒转染PD-L2过表达效果以用于后续实验。采用EdU、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抑制率来评估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与野生型WT组相比,PD-L1+/-组细胞增殖(P<0.001)、迁移(P<0.01)和侵袭能力(P<0.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trl组相比,OE-PD-L2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而侵袭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在顺铂药物梯度浓度干预下,...  相似文献   

18.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表面,与调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后能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介导肿瘤免疫逃逸。PD-1/PD-L1的表达程度可能与卵巢癌的预后有关。因此本文就PD-1/PD-L1在卵巢癌中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相关药物研究进展以及针对卵巢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外泌体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PD配体1(PD-L1)的表达与卡瑞利珠单抗(PD-1)单抗免疫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95例晚期ESC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D-1治疗。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43)与无效组(n=52)。分析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分析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对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无效组年龄、低分化例数占比、癌胚抗原(CEA)、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高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分化、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为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预测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689~0.863)、0.706...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217例乳腺癌构成组织微阵列(TMA)上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总体存活(OS)和无病存活(DFS)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 PD-L1在217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14.7%(32/21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表达上调,阳性率为30.2%(19/63);乳腺癌PD-L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分子分型、肿瘤体积、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及Ki67表达情况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血管侵犯无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PD-L1的表达与乳腺癌OS和DFS无关(P>0.05),但在TNBC亚型中与更好的OS和DFS有关(P<0.05),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发现,PD-L1为TNBC患者OS及DFS的相关因子,多因素分析仍是其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 PD-L1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在TNBC中与患者更好的生存预后相关,并为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