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关系,探讨前列腺炎在BPH病程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9年2月间的466例良性BP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值、最大尿流率(Qmax),及是否出现急性尿潴留和接受相关手术治疗。结果: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423例(90.77%,PS/BPH组),单纯BPH患者43例(9.23%,BPH组)。与BPH组比较,PS/BPH组患者病史延长,IPSS和QOL评分明显增加,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带体积显著增大,最大尿流率减小,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概率增高,接受外科治疗的比例也较大。但是,年龄和PSA相关值(总PSA、游离PSA、游离与总PSA的比值、PSA的密度)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炎可能是BPH的病因之一,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增加急性尿潴留和相关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前列腺增生症(BPH)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探讨PSA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BPH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清PSA、fPSA与BPH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SA〈4μg/L 48例(42.9%),PSA 4~10μg/L 41例(36.6%),PSA〉10μg/L 23例(20.5%),血清PSA、fPSA水平与年龄、PV、IPSS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0.57、0.20;0.36、0.63、0.22,均P〈0.05),并且与血清PSA相比,fPSA与PV的相关性更强。血清PSA、fPSA水平与QOL评分无相关性(r=0.14、0.17,均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增大、高龄和高IPSS评分是接受手术治疗BPH患者血清PSA、fPSA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SA水平增高的相关因素。材料和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369例,取患者的PSA、前列腺体积、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共5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体积和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患者的IPSS与血清PSA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患者的PSA与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影响血清PSA的相关因素中,年龄、前列腺体积对血清PSA的水平起决定性作用;IPSS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PSA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人群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影响,寻找影响血清PSA值的最主要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191例51~81岁有LUTS的BPH人群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值。应用直线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与血清PSA值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TPSA、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FPSA/TPSA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体积与TPSA、FPSA呈强正相关关系(P<0.01);与FPSA/TPSA值呈弱负相关关系(P<0.05)。残余尿量、IPSS评分与血清TPSA值呈弱正相关关系(P<0.05)。最大尿流率和血清TPSA值有弱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只有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值有相关性(P<0.01),其他因素与血清PSA值之间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是导致血清PSA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东明  王小勇  詹尚新 《河北医学》2011,(10):1342-134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8例良性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的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结果:78例患者中合并CP的患者有50例(64.10%,BPH/CP组),单纯BPH患者28例(35.90%,BPH组)。BPH/CP组患者年龄、病程显著高于BPH组,其IPSS评分明显增加,而前列腺体积及PSA水平亦显著高于B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PH合并CP患者相对于单纯BPH患者具有年龄大、病史长、前列腺体积增大及血清PSA浓度明显升高的特征。前列腺炎症在BPH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住院的高血压合并BPH患者58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单纯BPH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残尿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取最大尿流率值)及两组患者前列腺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前列腺体积及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F-β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BPH患者其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及前列腺组织内TGF-β1阳性率明显增高,及早控制血压对于BPH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勃起功能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52例BPH患者,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表(ⅡEF-5)将BPH患者分为勃起功能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障碍4组。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对受试者进行BPH程度调查。分别取阴茎海绵体内血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134例有勃起功能障碍(ED)(88.16%),年龄与性功能关系密切。与正常组比较,轻、中和重度ED组中IPSS逐渐增高,NO含量及N0S活性明显减少(P<0.05)。结论 年龄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BPH患者ED发生率较高,并且ED严重程度与IP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阴茎海绵体内血浆中NOS活性降低、NO含量下降可能是BPH导致ED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BPH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5例BPH合并高血压组,100例为单纯BPH患者组。对两组的IPSS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PH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IPSS评分、PSA和前列腺体积明显大于单纯BPH组(P<0.05)。舒张压≥90 mmHg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大于舒张压<90 mmH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140 mmHg组与收缩压<140 mmHg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与单纯BPH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BPH合并高血压组中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患者的BPH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P<0.05)。结论 BPH同时合并高血压多见,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以及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良性BPH患者的年龄、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等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96名研究对象总体的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为68.75%。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年龄、病程、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及P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结论前列腺炎症在BPH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前列腺组织炎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与BPH的临床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70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65例、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72例共307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分析(炎症分级)、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以及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患者血清PSA.分析PSA与前列腺组织炎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的关系.结果:188例(占61.2%)前列腺组织标本存在炎症,以慢性腺周炎症为主.炎症组的患者年龄段小于非炎症组患者,而IPSS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则高于和大于非炎症组患者,两组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0.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年龄段患者血清PSA水平较低年龄段患者PSA明显升高(P<0.05),血清PSA水平与IPSS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r=0.21,0.61,P<0.01-0.05);前列腺组织炎症与血清PSA升高有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血清PSA水平与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无相关性(r=0.04,0.08,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大部分伴有组织炎症,提示炎症可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Luo GH  Sun ZL  Xia S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2):2243-2246
目的 评估2 μm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接受2 μm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术后6个月随访,分别对患者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进行测定.患者按前列腺体积≤50 ml或>50 ml,年龄≤65岁或>65岁,IIEF-5≤20或>21和IPSS评分≤27或>27分各自分为2组.评价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和下尿路症状(LUTS)对2 μm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勃起功能(ED)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下尿路梗阻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分别为(25.4±3.6)/(9.5±3.1)和(6.5±1.21)/(13.4±2.7)ml/s,患者术前术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ED患者34例,术后32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73,P=0.603).体积>50 ml组患者术后新增加ED患者9例(x2=5.255,P=0.0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PSS评分>27分组患者接术后ED患者减少11例(x2=11.5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5较≤65岁组患者均容易合并ED(x2=5.882,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手术对患者的年龄与ED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25,P=0.077).结论 2μm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可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年龄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ED的影响因素;前列腺的体积是2μm激光剥橘式切除术新增ED的独立因素,是导致ED的独立危险因素,2 μm激光前列腺剥橘式术可减少重度LUTS患者ED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by age, prostate size and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 ( LUTS ) undergoing two micro ( thulium ) laser resection of prostatetangerine technique (TmLRP-TT).Methods A total of 50 BP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underwent TmLRP-TT with a 70 W lair power.The patient prostate volume, 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atic score (IPSS), maximal flow rate and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IIEF-5) were assessed preoperatively.A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was made after surgery and at a 6-month follow-up.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prostate volume ≤50 or > 50 ml, age ≤65 yrs or >65 yrs, IIEF-5≤20 or > 21 and IPSS ≤27 or > 27 respectively.The postoperative influences of erection by age, prostate size and LUTS were observed.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pre-operation and 6 months post-operation in terms of IPSS ( 25.35 ± 5.6 vs 9.52 ± 3.1, P < 0.01 ) and maximal flow rate (6.51 - 1.21 vs 13.4 ±2.7 ml/s, P <0.01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pre-operation and 6 monthspost-operation (34 vs 32 cases, X2 = 0.673, P = 0.603 ).The patients with prostate volume > 50 ml group had 9 additional ED cases while those with IPSS > 27 group contained 11 fewer ED case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groups( x2 = 5.255, P = 0.002;x2 = 11.560, P = 0.001 respectively).BPH patients aged over 65 years old we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ED than those under 65 years old ( X2 =5.882, P =0.015).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in terms of suffering postoperative ED (X2 = 3.125, P = 0.077).Conclusion TmLRP-T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UTS in BPH patients.The presence of large volume prostat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n increased number of ED patients after TmLRP-TT.LUT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ED.And TmLRP-TT may improve the ED patients with severe LU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高龄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高龄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BPH患者64例,T2DM合并BPH患者103例。收集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经腹部超声测量的前列腺体积(PV)等临床资料。结果单纯BPH组和T2DM合并BPH组,两组年龄、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BPH组相比,BPH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FINS、PSA、PV水平及IPSS评分显著升高(P<0.05)。BPH合并T2DM组中,不同水平FBG、2 h PBG患者的IPSS评分、PV与血清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合并T2DM组中,HbA1c升高患者与HbA1c正常者比较,IPSS评分、PV与血清PSA明显升高(P<0.05)。结论T2DM是高龄患者BPH发生与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RP组和TURP组,两组各70例,记录术前、术后6、12月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简表(IIEF-5)评分,观察术后12月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精量增加、精量减少、射精疼痛及逆行射精的发生情况。结果 PRP组退出10例,TURP组退出8例,PRP组患者术后6、12月的IIEF-5评分均较TURP组高(P<0.05),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TURP组低(P<0.05);在IPSS评分以及精量增加、精量减少、射精疼痛及逆行射精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P与TURP相比,能够降低患者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 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 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8 例BPH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有无AUR 发生的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AUR 的患者为164 例(29.9%),不伴有AUR 的患者为384 例(70.1%)。两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游总比及PSA 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IPSS、残余尿量、tPSA 与AUR 发生呈正相关,Qmax 与AUR 发生呈负相关。结论:发生AUR 的BPH 患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年龄较大、IPSS 值高、Qmax 减少、前列腺体积增大、血清PSA 升高及残余尿增多等,其中IPSS、残余尿量、tPSA 及Qmax 可作为预测AUR 发生的主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5.
蒋悦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04-406
目的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处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最好方式,然而,术后仍一定数量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症状未见缓解,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方法 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BPH患者2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TURP治疗,单因素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逼尿肌稳定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评分、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行TURP术,术后OAB症状未缓解的共有42例(观察组),OAB症状缓解的共有244例(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更大,残余尿量更多,最大尿流率更小,逼尿肌稳定性更差及IP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患者更小的最大尿流率、更差的逼尿肌稳定性及更高的IPSS评分显著增加TURP术后OAB症状的风险(P<0.05)。 结论 TURP术后并发OAB症状与患者最大尿流率、逼尿肌稳定性及IPSS评分相关,应积极控制风险因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