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人群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影响,寻找影响血清PSA值的最主要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191例51~81岁有LUTS的BPH人群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值。应用直线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与血清PSA值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TPSA、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FPSA/TPSA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体积与TPSA、FPSA呈强正相关关系(P<0.01);与FPSA/TPSA值呈弱负相关关系(P<0.05)。残余尿量、IPSS评分与血清TPSA值呈弱正相关关系(P<0.05)。最大尿流率和血清TPSA值有弱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只有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值有相关性(P<0.01),其他因素与血清PSA值之间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是导致血清PSA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雷普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15-16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原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17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分为A、B、C三组,分析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和前列腺炎与血清PSA之间的关系,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做了多元回归性分析。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残余尿和前列腺炎是影响血清PSA的因素,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和前列腺炎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影响血清PSA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残余尿和前列腺炎,其中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和前列腺炎是影响血清PS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前列腺组织炎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与BPH的临床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70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65例、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72例共307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分析(炎症分级)、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以及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患者血清PSA.分析PSA与前列腺组织炎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的关系.结果:188例(占61.2%)前列腺组织标本存在炎症,以慢性腺周炎症为主.炎症组的患者年龄段小于非炎症组患者,而IPSS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则高于和大于非炎症组患者,两组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0.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年龄段患者血清PSA水平较低年龄段患者PSA明显升高(P<0.05),血清PSA水平与IPSS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r=0.21,0.61,P<0.01-0.05);前列腺组织炎症与血清PSA升高有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血清PSA水平与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无相关性(r=0.04,0.08,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大部分伴有组织炎症,提示炎症可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入院诊断结果有下尿路梗阻症状并经过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术前经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为21.4±8.4,生活质量评分为4.0±08,尿流率8.2±3.3ml/s,前列腺体积70.3±35.5ml,残余尿81.3±1055ml,血清PSA值〈4ng/ml者51例(44.0%),4-10ng/ml者45例(38.8%),超过10ng/ml者20例(17.2%)。结果血清PSA水平同患者年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无明显相关性,而同前列腺体积具有显著正相关;血清PSA水平升高与前列腺体积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增生的组织标本中以前列腺增生为主,或伴有梗死性病灶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超过一半以上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升高,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尿潴留以及表现为前列腺增生为主或伴有梗死灶的前列腺增生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巴棕软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药物分别为沙巴棕软胶囊试验组和安慰剂组,连续口服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SA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试验组与安慰剂组比较,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SA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沙巴棕软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进入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治疗方案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主要客观指标的具体数据,分析其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 按照试验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初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29例,按目前泌尿外科的实际诊疗状况,将患者列入观察等待(61例)、药物治疗(179例)和手术治疗(89例)3种治疗方案组,对入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指数等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治疗方案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ml)均数为33.0、40.1、65.5;最大尿流率(ml/s)均数为17.1、12.4、9.1;平均尿流率(ml/s)均数为9.9、7.3、4.2;排尿量(ml)均数为332、247、188.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ng/ml)均数为1.53、1.99、5.44;残余尿量(ml)均数为21、45、208.这2种指标手术治疗组与其他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药物治疗和观察等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扎输精管及其静脉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结扎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输精管及其静脉,并与口服非那雄胺片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在手术前、手术后半年及手术后两年分别进行前列腺症状评分、测量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用B超测前列腺体积和膀胱残余尿量进行对比。结果:术后两年与术前对比,手术结扎输精管及其静脉组患者的IPSS、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前列腺体积以及膀胱残余尿量都有显著改善。结论:结扎输精管及其静脉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小、风险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病例172例,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92例,单纯前列腺增生80例,两组均予非那雄胺5mg/qd、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qn口服治疗三个月,代谢综合征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适度运动。比较两组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前列腺体积、PSA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QOL评分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的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大尿流率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平均尿流率、残余尿、前列腺体积、PSA治疗前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药物治疗三个月后,采用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提示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IPSS评分、QOL评分改善及PSA下降的水平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疗效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22,P=0.048)。结论:代谢综合征增加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QOL评分,降低了最大尿流率水平;非那雄胺、坦索罗辛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疗效较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差,代谢综合征影响着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拟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栓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0名前列腺中度增生的门诊病人,治疗前查血PSA、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记录夜尿次数;采用消炎痛栓100 mg肛门使用,每天一次,共1mo;1mo后再测上述指标,分析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结果:病人IPSS评分、夜尿症状、最大尿流率明显好转,血PSA明显下降。结论:短期使用消炎痛栓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172例,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92例,单纯前列腺增生80例,两组均予非那雄胺5 mg/d、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3个月,代谢综合征患者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适度运动。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癌特异性标志物(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QOL评分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的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大尿流率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前列腺体积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而IPSS评分、平均尿流率、残余尿、PSA治疗前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经药物治疗3个月后,采用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提示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IPSS评分、QOL评分改善及PSA下降的水平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疗效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17,P=0.064)。结论:代谢综合征增加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QOL评分,降低了最大尿流率水平;非那雄胺、坦索罗辛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疗效较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差,代谢综合征影响着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前列腺增生症(BPH)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探讨PSA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BPH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清PSA、fPSA与BPH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SA〈4μg/L 48例(42.9%),PSA 4~10μg/L 41例(36.6%),PSA〉10μg/L 23例(20.5%),血清PSA、fPSA水平与年龄、PV、IPSS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0.57、0.20;0.36、0.63、0.22,均P〈0.05),并且与血清PSA相比,fPSA与PV的相关性更强。血清PSA、fPSA水平与QOL评分无相关性(r=0.14、0.17,均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增大、高龄和高IPSS评分是接受手术治疗BPH患者血清PSA、fPSA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BPH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5例BPH合并高血压组,100例为单纯BPH患者组。对两组的IPSS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PH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IPSS评分、PSA和前列腺体积明显大于单纯BPH组(P<0.05)。舒张压≥90 mmHg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大于舒张压<90 mmH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140 mmHg组与收缩压<140 mmHg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与单纯BPH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BPH合并高血压组中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患者的BPH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P<0.05)。结论 BPH同时合并高血压多见,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以及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 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 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8 例BPH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有无AUR 发生的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AUR 的患者为164 例(29.9%),不伴有AUR 的患者为384 例(70.1%)。两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游总比及PSA 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IPSS、残余尿量、tPSA 与AUR 发生呈正相关,Qmax 与AUR 发生呈负相关。结论:发生AUR 的BPH 患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年龄较大、IPSS 值高、Qmax 减少、前列腺体积增大、血清PSA 升高及残余尿增多等,其中IPSS、残余尿量、tPSA 及Qmax 可作为预测AUR 发生的主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钬激光整块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2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钬激光和电切组二组,钬激光整块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109例,前列腺电切术102例。比较二组患者手术前的一般情况,监测和记录患者前列腺剜除时间及粉碎时间,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拔管时间等,术后3、6个月复查指标,最大尿流率(Qm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钬激光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导尿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等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的随访结果,血PSA明显降低,优于前列腺电切组(P〈0.01)。IPSS、Qmax、IPSS、QOL、PSA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钬激光整块剜除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与前列腺电切术相比,手术安全性更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0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出血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剩余尿量、尿流率变化等指标。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6.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2 mL,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24 h,IPSS评分由术前平均21.5分降至术后平均8.3分,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6.2 mL/s增加到术后平均18.5 mL/s,无1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扩大了高危患者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程红刚 《河北医学》2014,(8):1246-1249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IP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非那雄胺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PSS评分为(9.47±5.08)分,膀胱残余尿量为(32.38±12.42)mL,对照组的IPSS评分为(13.16±3.52)分,膀胱残余尿量为(33.59±10.47)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为(13.86±4.68)mL/s,对照组的最大尿流率为(11.02±3.86)mL/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蒋悦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04-406
目的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处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最好方式,然而,术后仍一定数量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症状未见缓解,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方法 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BPH患者2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TURP治疗,单因素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逼尿肌稳定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评分、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行TURP术,术后OAB症状未缓解的共有42例(观察组),OAB症状缓解的共有244例(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更大,残余尿量更多,最大尿流率更小,逼尿肌稳定性更差及IP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患者更小的最大尿流率、更差的逼尿肌稳定性及更高的IPSS评分显著增加TURP术后OAB症状的风险(P<0.05)。 结论 TURP术后并发OAB症状与患者最大尿流率、逼尿肌稳定性及IPSS评分相关,应积极控制风险因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一的残余尿指标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对100例BPH患者行TUVP术,按照术前检测的残余尿量进行分组,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S)、最大尿流率(Qmax)以及逼尿肌压力(Pdet)的结果。结果术后IPSS、QOLS、Qmax和Pdet在不同残余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残余尿与术后疗效有着明显相关性。结论残余尿可以作为一个评估BPH术后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