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为克服市售冻干粉批次间活性差异较大、检测前需复苏等缺点,对明亮发光杆菌从摇瓶到发酵罐进行逐级放大培养,探索其在发酵罐上的最适连续培养条件,获得连续稳定的发光细菌检测液。在摇瓶条件下得到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18 ℃,初始pH=7.0,转速200 r/min,接种量2%。在此条件下,菌体最大比发光度可达2 500 mV。在5 L发酵罐中的最适培养条件为:转速200 r/min,通气量0.5 vvm,稀释率0.10 h-1。在此条件下,对明亮发光杆菌进行多批连续培养,菌体比发光度可稳定在500~1 000 mV,可连续培养10 d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建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先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经试验确定了rLTB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优化后工程菌菌体产量平均可达40.5 g/L,目的蛋白的表达率平均为30.6%.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工程菌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3.
王海波  王骊丽  欧俊杰  耿信笃 《医学争鸣》2004,25(12):1085-1088
目的 :优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的生产工艺 ,了解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规律 ,为rhG CSF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 :以摇瓶发酵的研究结果为基础 ,在 5L发酵罐中 ,测定工程菌rhG CSF的生长曲线 ,根据在不同pH值、溶氧和诱导时机时工程菌生长的情况 ,研究重组大肠杆菌DH5(/pBV2 2 0生产rhG CSF分批补料培养的工艺条件 ,确定 5L发酵罐稳定的发酵工艺参数 .结果 :培养工程菌的优化条件为 :发酵前期流加 2mol/L的氢氧化钠控制pH值为 7.2 ,当开始诱导表达时 ,控制pH为 6 .8;溶氧水平控制在 5 0 %以上 ;选择菌体在对数生长中期A60 0nm值为 1 2 .0进行诱导表达 .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 ,菌体A60 0nm值达到 (2 1 .3± 0 .9) ,细胞干质量可达 (1 2 .3± 0 .7)g/L ,细胞湿体积质量为 (4 3.8± 0 .9)g/L ,rhG CSF的表达量为 (4 1 .9± 1 .6 ) % .结论 :pH值、溶氧和诱导时机等培养条件对工程菌生长和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对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发酵生理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证实了B.t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溶氧(DO)浓度是影响发酵永平的关键因素。在12L玻璃发酵罐试验中,通过优化供氧条件,使发酵水平(活芽孢数)得以提高。如搅拌转速由300r/min增加至600r/min,菌数可提高47.1%;适当增加搅拌器直径,菌数可提高13.6%。发酵全过程采用变转速控制,菌数比300 r/min定速控制提高36%,轴功耗较600r/min定速控制节约50%。在20t发酵罐放大试验中,调整内部结构后,使溶氧水平提高,菌数比改造前增加了15.3%。  相似文献   

5.
重组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德国B.Brau公司C-10型15 L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15 L发酵罐发酵工程菌,菌体收获量可达48.2g/L,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31.5%.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工程菌收获和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不含编码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D-氨基酸氧化酶(D-amino acid oxidase,DAAO)工程菌,对不同构建策略构建的重组菌进行发酵调节研究.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毕赤酵母宿主菌,构建DAAO工程菌;利用微生物发酵和调节手段,对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获得了表型不同的3株重组菌(Muts的PDK13和PDGA10,Mut 的PDG27),它们的最佳生长条件基本相似,诱导表达条件却不相同,在Basal salts培养基内,当生长时间为36 h,诱导培养基起始pH为6.0、甲醇浓度为0.5%时,最有利于DAAO表达.在菌体密度相同的条件下,Mut 表型(PDG27)甲醇代谢快,诱导24 h,DAAO活力达到最高;Muts型(PDK13和PDGA10)甲醇代谢慢,诱导36 h,DAAO活力达最高;通气量一定时,菌体密度增加,DAAO表达量增加,菌体增加到一定程度表达量反而下降,表明通气量应随菌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结论 Muts型重组菌对通气量要求低且更有利于高密度发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和表达条件,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对发酵丁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确定了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在LB+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7℃,pH值为7.0,诱导时温度为25℃,IPTG浓度为0.01mmol/L,优化后T程菌菌体的产量可以达到39.20g/L,目的蛋白表达率平均为18.1%。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重组RSVGT程菌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芽孢杆菌[Bt(HD-1)]发酵中培养基的配方影响发酵水平,还决定发酵产物杀虫毒力的效果.本实验在基础参数试验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对Bt发酵中培养基组分、杀虫晶体蛋白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并直接采用发酵中伴孢晶体量作为最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Bt培养基成分对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MgSO4、蛋白胨、可溶性淀粉,最佳用量为(g/L):1.3、2.6、4.5;晶体蛋白双液相纯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K2HPO4/KH2PO4质量比、PEG浓度、沉淀量、离心速度,最佳条件为:3:1、110 g/L、1 g、1 440 r/min,其中离心速度若选500 r/min,可能对晶体纯度提高更有利,但低速对回收率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9.
导向性人干扰素α2a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孟洁如  颜真  赵宁  张英起 《医学争鸣》2004,25(23):2144-2147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表达导向性人干扰素α2a的中试发酵工艺,以获得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表达. 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条件,如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溶氧范围及补料流加方式等进行优化. 结果:根据优化条件,连续三批重复发酵10 L工程菌,最终菌体密度均达A600 nm 25~30,菌体获得量均可达湿重50 g/L以上,目的蛋白表达量均为3.2×109 U/L以上. 结论:此发酵工艺具有周期短、产量高以及重复性稳定性好的特点,为下游纯化和进一步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作用时间对地衣芽胞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超声波作用时间对地衣芽孢杆菌体破碎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地衣芽孢杆菌从冷干管中接出且培养成活 ,扩大培养 ,收集菌体悬于 pH =6 0 0 85 %Nacl溶液中 ,用超声波破碎提取α—乙酰乳酸脱羧酶用于啤酒发酵工业。超声波处理时间分别为 1h、2h、4h、6h ,检测不同处理时间的地衣芽孢杆菌存活率。结果 超声波处理菌液。当菌量 >8 4× 1 0 6cfu/ml时 ,菌体破碎率达 91 %。而当菌量 <0 74×1 0 6cfu/ml时 ,菌体破碎率近于 0。结论 超声波作用效果与菌液浓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实验表明:苏云金杆菌 H—14对二龄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幼虫具高度的毒杀作用,LC_(50)分别为9.6×10~(-6)和8.0×10~(-3)毫克/毫升,在4.0×10~(-2)毫克/毫升浓度,LT_(50)分别为18及51分钟。对中毒死亡后的四龄淡色库蚊幼虫的组织病理检查,中肠上皮细胞呈明显肿胀、变形、崩解、部分结构消失,染色亲和力减弱。菌液浓度320ppm 对柳条鱼无急性中毒现象。现场应用苏云金杆菌 H—14作防制3种蚊幼虫的试验,在0.11ppm 浓度,淡色库蚊幼虫密度在处理后24小时下降99.30%;在0.12~0.50ppm 浓度,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下降93.10~100%。该菌株显示是一种高效的微生物杀幼虫剂。  相似文献   

12.
翻身巡视卡在卧床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6):1007-1007
偏瘫、昏迷、病危病重、大手术后和其他卧床病人,不能自主更换体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加之营养不良,极易造成压疮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开始应用了卧床病人翻身巡视卡,起到了较好的临床预防效果,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Milk alkali syndrome is rare and although pancreatitis secondary to hypercalcaemia is well recognised, there has only been one other reported case of pancreatitis secondary to the milk alkali syndrome. Such a case, caused by self medication of over the counter medication,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14.
90岁以上老人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世刚 《四川医学》2010,31(7):974-975
目的探讨90岁以上老人心电图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日本NEC3321型心电图机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或正常范围心电图55例(27.50%),异常心电图145例(72.50%),其中心律失常82例次(41.00%),窦性心律失常30例次(15.00%),各种早搏36例次(18.00%),交界性心动过速4例次(2.00%),房颤10例次(5.00%),异常ST-T改变37例次(18.50%),各种束支阻滞46例次(23.00%),Ⅰ°IVB15例次(7.50%)。结论 90岁以上老人心电图改变占半数以上,但其中有部分心电图改变可能属于该年龄段正常心电图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环椎沟桥(下称沟桥)是否影响椎动脉(VA)供区.本文应用经颅多谱勒对临床上疑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35例单侧环椎沟桥患者进行了椎动脉(VA)颅内段检测,发现沟桥侧VA痉挛的发生率要高于对侧(P<0.05).表明环椎沟桥与VA痉挛有一定关系,说明沟桥是导致VA供血不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柳州市1999-2010年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柳州市1999-2010年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报告、综合监测和专项调查资料。结果 1999-2010年累计报告50岁以上人群HIV感染者/AIDS病人1788人,其中AIDS977人,死亡608人;男1367例,女421例,男女性别比为3.25: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78%;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73.43%;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5.84%,且历年统计显示异性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96.94%;50岁以上病例存活时间逐年延长,但超过3年的仅占3.34%,远远低于全人群的1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P<0.01);病例发现晚,导致治疗晚是主因。结论 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艾滋病防治难度大,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公选课《非处方药与家庭用药》的教学过程中 ,针对本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 ,做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探索 ,并在实践基础上作了一些总结 ,结合学生具体情况 ,注意调整教学内容 ;联系实际 ,既教书又育人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酵素菌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18株芽孢杆菌 (Bacillus)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观察实验菌株的形态大小、染色特征、动力、芽孢的形态位置 ,菌细胞苏丹黑颗粒染色。触酶反应 ,气体要求。糖醇类发酵产酸、产气试验 ,有机酸盐利用试验 ,酪蛋白、酪氨酸、七叶苷、尿素、明胶、淀粉、土温 -80水解试验。吲哚试验 ,V P反应 ,硝酸盐还原试验 ,二羟丙酮形成试验 ,生长因子试验、厌氧生长试验 ,石蕊胨化试验。马尿酸盐结晶试验 ,卵磷脂酶试验 ,溶菌酶抗性试验 ,进行表型性状的观察研究。结果  9株芽孢菌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6株芽孢菌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tilis) ;1株芽孢菌鉴定为腊状芽孢杆菌 ;1株芽孢菌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 ;1株芽孢菌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是酵素菌的主要活性菌种。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检测8种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杀灭作用和对HBsAg灭活作用。结果对白色葡萄球菌,除洗必太和复方洁尔灭其余均可在5分钟内全部杀灭;对枯草杆菌芽孢,15%“84”,0.5%过氧乙酸作用20分钟可全部杀灭,3000ppm碘伏,50%奔马作用30分钟达到灭菌率99.9%以上,50%金星和2%碘酊作用30分钟.灭菌率仅有98.52%和79.87%.洗必太和复方洁尔灭仅有抑菌作用;除洗必太和复方洁尔灭外其余均可在10分钟内破坏HBsA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噻替哌和卡介苗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6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术后应用噻替哌40mg和卡介苗60mg,每周1次进行交替膀胱灌注,共灌注12次,以后每间隔3个月灌注1次,持续2年。结果 随访2-9年,平均4.6年,肿瘤复发率为8.1%。结论 噻替哌和卡介苗交替膀胱灌注具有协同治疗,经只应用其中一种可明显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