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医学创新》2015,(23):52-54
目的:分析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诱因发生和意义。方法:分析58例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诱因,分析针对诱因治疗后转归。结果:58例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发现43例支原体感染(74.13%),2例ASO升高(3.45%),5例EB病毒感染(8.62%),情绪因素2例(3.45%),不明原因5例(8.62%),心律失常1例(1.72%)。结论: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诱发因素不仅仅是情绪因素,更多时候是感染因素包括常见侵犯心脏的支原体、链球菌等,去除诱因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的血常规特点。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本院的28例临床诊断符合支原体(MP)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入院单纯MP感染45例和单纯EB病毒感染42例进行比较,观察3组血常规、外周血异淋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MP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P0.05);异淋细胞升高明显(P0.01),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较对照组偏低(P0.01、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骨碱性磷酸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是否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儿的EB病毒、肺炎支原体及骨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水平进行分别检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阳性发生率。结果:感染组患儿在骨碱性磷酸酶、EB病毒、肺炎支原体三项数据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大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是引发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另外,维生素D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儿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杭州地区2016年至2020年间儿童EB病毒的感染情况、构成、流行趋势等信息。方法 选取2016年至2020年期间,杭州市儿童医院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样本共72526例,将其中EB病毒核酸阳性的1391例纳入统计研究,并分析各年份杭州地区儿童EB病毒感染的人数、感染月份、性别比例及年龄构成等因素。结果 2016-2020年,报告EB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病例1391例,占全院儿童检测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沙眼支原体,解脲支原体,EBV和人巨细胞病毒等各类DNA病毒的1.92%,五年间EB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6%,1.81%,1.89%,1.63%和3.11%;性别方面,男性感染患儿的核酸阳性检出778例,女性感染核酸阳性检出613例,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分布方面,1-6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患儿核酸阳性检出1184例,占我院1-15岁患儿总检出病例数的85.12%。流行季节方面,夏秋季为感染高峰,冬春季不明显。结论 2016年-2019年,杭州地区EB病毒感染患儿比例相对平稳(x2趋势检验,P>0.05),但在2020年,阳性检出率明显上升,这可能与新冠疫情有关;学龄前儿童为EB病毒的主要易感者,这与学龄前儿童的免疫水平以及淋巴细胞比例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男童与女童的阳性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男童易感率更高,此外EB病毒传播还具有一定季节规律。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医学》2017,(1):22-23
目的分析春季高峰期儿童肺炎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03—2016-04间收治的2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痰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肺炎衣原体检测明确患儿的发病原因,并进行治疗。结果 200例患儿的病原阳性率为49.0%(98/200),其中病毒感染所占比例为63.3%(62/98),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为18.4%(18/98),支原体感染所占比例为13.3%(13/98),衣原体感染所占比例为5.0%(5/98)。病毒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细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衣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病毒感染是春季高峰期儿童肺炎感染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病原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患儿实施治疗,是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94-1395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状态及支原体与EB病毒混合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单纯支原体肺炎患儿72例作为A组,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64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儿血常规、异常淋巴细胞、肝功能、心肌酶及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在A组患儿中随机选择42例,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值并与健康儿童比较。结果:1A、B两组患儿发病率年龄均以学龄期最高。2B组患儿AST、CK-MB、异常淋巴细胞升高率及肺部大叶实变率均高于A组患儿,粒细胞减低比率与A组无显著差异。3支原体肺炎患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4比例明显降低,CD8比例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倒置。结论:1混合感染患儿较单纯支原体肺炎的肺部感染重,肺外并发症多。2支原体肺炎患儿CD4、CD8比例倒置,提示存在细胞免疫紊乱。3肺炎支原体、EB病毒感染后所造成的机体损伤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临床治疗时可适时应用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7.
叶辉  张春丽  刘喜 《医学综述》2013,19(13):2456-245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组成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痰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及胸片检测,对于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同时做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对肺泡灌洗液做培养。结果在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中有156例患儿混合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52.67%),其中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者80例,占51.28%(80/156),混合病毒感染者46例,占29.49%(46/156),混合细菌感染者30例,占19.23%(30/156),年幼患儿(≤3岁)以混合病毒感染为主,年长患儿(>3岁)以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为主。与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的热程显著长于肺炎支原体非混合感染组,且发生胸腔积液的概率也显著增加(P<0.05)。影像学方面,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较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更容易出现大片状阴影(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较为常见,混合感染率占半数以上,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率最高,其次为病毒混合感染率,细菌混合感染率最低。年幼儿童以病毒混合感染为主,而年长儿童则以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8.
感染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琼瑾  张融 《当代医学》2010,16(25):78-79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2月~2009年06月收治的180例HSP的患儿,对所有病例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抗"O",及EB病毒抗体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三种病原体(肺炎支原体、EB病毒、溶血性链球菌)的总感染率达76.7%(138/180),支原体感染的病例数最多达92例(含复合感染)。②各临床类型感染率均达到60%以上,其中腹型紫癜高达86%,主要为混合感染占64.86%(24/37),而EB病毒感染达28例(41.79%)。③在难治性紫癜中的各型感染率也达到70%以上,尤其是紫癜性肾炎的感染率达93.3%。④在三种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中,感染频率排序依次为肺炎支原体、EB病毒、溶血性链球菌。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与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难治性过敏性紫癜多重感染率高,是导致其发生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变迁。方法:分析286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患者病原学检查痰培养阳性率为23.77﹪,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43.38﹪,支原体阳性53.85﹪。混合感染者居多,其中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34例,支原体合并其他病毒55例,各种病毒混合感染79例。结论:1肺炎链球菌不再是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占重要地位。2混合感染不容忽视,支原体感染可合并EB病毒感染。3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季节病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肺炎链球菌感染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对疾病的诊断无特异性,但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区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有用的指标,对支原体感染方面的应用也有不同的观点[1]。本研究对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肺炎患儿7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患儿132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4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病毒核酸扩增方法,定量检测儿科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外周血EB病毒DNA载量。阳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结果检测522例间断和/或持续发热患儿,阳性(病毒载量≥50拷贝/ml)102例,阳性率19.5%。病毒载量最高4.44×10^6拷贝/ml,最低4.3×10^2拷贝/ml。阳性病例疾病病种较多。部分阳性病例抗病毒治疗显效。结论静脉血EB病毒DNA检测是可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儿科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可能有19.5%左右存在EB病毒感染或隐性感染。EB病毒DNA检测阳性患儿应适当抗病毒治疗并随访。  相似文献   

12.
沈卉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10):754-756
目的分析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多系统损害出现机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PCR检查EB病毒阳性的262例(男172例,女90例,男∶女=1.5∶1)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典型表现40.5%,非典型表现59.5%。主要症状有:发热97.7%、咽峡炎80.4%、肝脾淋巴结肿大79.4%、咳嗽45.8%、睑结膜充血38.2%、皮疹19%、头疼13%等;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但以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系统,预后较好,EB病毒PCR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减少误诊率。对小儿发热性疾病应注意EB病毒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的多种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确诊EBV感染的254例儿童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6.45%、咽痛咽峡炎91.73%、淋巴结肿大81.10%、咳嗽53.54%、肝脏肿大22.83%、脾脏肿大18.89%、皮疹14.96%、眼睑浮肿10.6%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占77.95%,淋巴细胞>50%占96.85%,传单中变异淋巴细胞>0.10占91.14%,肝脏、心肌受损率高.结论 儿童EB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其次为循环系统、血液系统,预后良好,EBV-VCA-IGM的检测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陈池华  王静  周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4,(11):120-121,124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对早中期孕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36例NA1IgA阳性孕妇,观察EB病毒感染(NA1IgA抗体阳性)对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影响,在同期就诊的孕妇中选择NA1IgA抗体阴性的孕妇3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NA1IgA抗体阳性组和对照组在孕妇自身临床症状、胎儿情况方面差异明显(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NA1IgA抗体阳性的孕妇,对孕妇和胎儿健康有影响,可引起死胎、流产等严重的不良后果.早期妊娠感染EB病毒的危险性较大,建议孕检增加EB病毒抗体NA1IgA检查,将孕妇怀孕期间的危险降到最低,减少缺陷儿的诞生率.  相似文献   

15.
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道畅  袁润强  林华简  万志丹 《广东医学》2008,29(11):1897-1898
目的:调查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率,推测EB病毒感染途径,更好地防治EB病毒感染。方法: 比较555例中山市中国银行职员与1034例健康体检人群的EB病毒感染率,分析两组的差异。结果:555例中国银行职员体检者中, EB病毒阳性检出者38例,感染率6.8%,而1034例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阳性检出者31例,感染率为3%。两组男女间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推测纸币在感染中起传播媒介作用。重视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对提高银行职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情况及与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蛋白表达,EBER-1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感染。结果 42例鼻咽癌组织中,34例p16蛋白表达缺失(81%),28例EBER-1阳性(67%)。p16蛋白表达缺失与EBER-1阳性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p16基因功能失活与鼻咽癌发生关系密切,但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不典型EB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不典型EB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诊断,以期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针对性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经EB病毒DNA检测确诊EBV感染的132例儿童初次拟诊、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应诊时拟诊为呼吸道感染64.4%,血液系统疾病52.3%,神经系统感染15.9%,泌尿系统感染2.3%,每例大多有1-3个伴随诊断。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痛咽峡炎95.5%、发热77.3%、咳嗽50%、皮疹18.3%、淋巴结肿大11.4%、头痛13.6%、皮肤出血点6.8%、肝脏肿大4.5%、脾脏肿大2.3%、眼睑浮肿4.8%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占29.5%,淋巴细胞〉50%占96.85%,单核细胞〉10%占52.3%,异型淋巴细胞〉10%占22.7%,心肌、肝脏受损率高。结论儿童EB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同时累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极易误诊及漏诊;早期进行EB病毒PCR检测有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黑龙江医学》2010,34(1):59-60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和谷维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得安和谷维素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40%。结论盐酸氟西汀胶囊能有效消除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类非嗜肝病毒所致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176例人类非嗜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用常规方法检测112例甲-戊型肝炎标志物,排除嗜肝病毒感染。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柯萨奇病毒(CoxV)等病毒的IgM、IgG型抗体和自身抗体(线粒体抗体和抗核抗体),随访6个月,并将其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与同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结果  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病原体以CMV感染最多(34.7%),其次分别为EB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24.4%、9.6%),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的乏力、纳差、厌油、恶心、肝肿大、皮肤黄染发生率较同期急性病毒性肝炎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较同期急性病毒性肝炎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肝功能的ALT、AST、TBIL值较同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值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值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的单一感染的ALT、AST、TBIL较复合感染时间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为非嗜肝病毒肝炎的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为急性肝损伤,但较急性病毒性肝炎轻,单一感染较复合感染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顺德地区人群中EB病毒的流行状况及EB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4~6月对顺德地区大良、陈村、杏坛三个镇17727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病毒核心抗体IgA(NA1-IgA)、EB病毒衣壳抗体IgA(VCA-IgA)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讨EB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纳入17581人.EB病毒NA1-IgA、VCA-IgA阳性率分别为3.23%和6.76%.EB病毒感染率为9.49%.男性的EB病毒感染风险高于女性,OR值为1.15(95%CI=1.04~1.28);与<40岁年龄组比较,40~49岁年龄组感染风险降低(OR=0.86;95%CI=0.73~1.01),而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感染风险增加;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比,文化程度高者感染风险降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其感染风险增高(OR=1.19;95%CI=1.01~1.39).结论 顺德地区男性EB病毒感染风险高于女性,年龄与EB病毒感染风险呈"V"型关系,高文化程度是EB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吸烟可能是EB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