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查阅有关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文献,对近年来国外有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糖代谢紊乱:[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多元醇通络的活化、蛋白激酶C的激活、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聚]、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及遗传因素等。近年来诸多学者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进一步研究本病的发病机制对于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球硬化症,病程10 a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比例约为50%,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及早确诊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针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而在基础上探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现代医学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相关分析,中医方面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就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也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糖尿病肾病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在肾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其涉及到的人体生物代谢的分子层面,固对其研究也是比较困难的,至今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现在多数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多与遗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微循环障碍、细胞因子作用、炎症作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等有关。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在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本文以肠道菌群为基础,通过分析肠道菌群、脾及糖尿病肾病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中医药理论中“脾病及肾”及“从脾论治”肾脏病的渊源,阐述“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性,并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其科学内涵,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论治糖尿病肾病方面有一定优势,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思路。本篇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疗法分析以及西医机制研究三个层面阐述了中西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以期指导临床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且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早期不易被发现,在临床治疗上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期,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作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多糖类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中药中的多糖成分可有效干预糖尿病肾病。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和显著效果,在干预糖尿病肾病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虽然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众多,但缺乏对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系统的、细致的综述,故该文参考近几年关于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动物实验,进行分析、归纳,阐述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肾脏和改善肠道菌群5个途径方面进行阐述,并总结作用机制涉及的信号通路及指标,对比中药多糖干预效果及多糖结构解析,以期为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许多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黏附分子等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点就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更为有效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毛细血管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其高发病率令全球医学界担忧。故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寻求有效防治药物是当今国际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临床研究开发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中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造福于人类,意义深远。鉴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为临床研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从络病论治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发现目前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络病治疗以补虚通络法为主要原则,基础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损伤及减轻肾脏损伤有关。中医络病理论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也在临床运用中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目前补虚通络法的临床运用以补虚药物与化瘀药物的联合使用为主,而血瘀证与络病虽有重叠但并非同一范畴,因此当前糖尿病肾病的络病辨治未能结合络脉自身病变与主要致病因素及继发病机变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期辨治,未能充分重视辛味药、藤类药及虫类药等经典络药的对证使用。此外,糖尿病肾病治络方药的基础研究缺乏与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分析。据此,倡导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更具体系的糖尿病肾病研究,进一步探索糖尿病肾病的络病实质,强调络药和微观辨证在糖尿病肾病靶药筛选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索糖尿病肾病中络药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络病理论和治络方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毛细血管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其高发病率令全球医学界担忧.故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寻求有效防治药物是当今国际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临床研究开发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中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造福于人类,意义深远.鉴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为临床研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往往采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调整生活方式等干预糖尿病肾病的进程,但是疗效往往有限。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延缓疾病的进展。丹参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其有效成分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本文从丹参的有效成分干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临床研究以及安全性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其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全面深入研究和临床广泛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N)为典型糖尿病并发症,属于微血管疾病,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西医治疗DN效果不理想、毒副作用大,中医对DN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的研究由来已久,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本次研究结合笔者中医内科及社区中西医结合工作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参照国内外最新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探讨了补阳还五汤治疗DN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肾脏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为多因素、多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糖起关键作用,尿蛋白的检测仍是目前诊断的主要手段。糖尿病病程较长,无论年龄大小,均有50%发生临床肾损害,临床表现有蛋白尿、水肿、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和肾衰。因此,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其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及时防治糖尿病肾病极其重要,但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源自《金匮要略》肾气丸的演变方肾炎康复片,是目前临床上为数不多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物,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补肾等功效,能修复受损的肾小球足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减少尿蛋白,对肾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近年来,发现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预后效果。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肾炎康复片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方面来对其加以概述,同时结合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反应和调节肠道菌群丰度有关。本综述拟为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而有关肾脏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虽已逐渐深入,但尚未完全阐明。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假说作为一种全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其机制是不同RNA之间的互作关系。作为ceRNA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假基因等分子吸附微小RNA(microRNA,miRNA),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近来研究表明,ceRNA调控网络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亦有显著优势,因此,文章将就ceRNA网络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调控作用进行综述,进而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出现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而且还是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运用中医湿、瘀理论辨析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阻滞为标,因此提出补肾健脾为主,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之品贯穿于治疗全程来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以期为今后糖尿病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辨证施治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重要性已获得广泛共识,贯穿始终,与西医学认为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其重要因素观点不谋而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已被公认,随着现代实验方法、分子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在中医药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和推广,临床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和观察以及循证医学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必将跨上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分析和整理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结果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辨证论治,内外治疗,用药调剂等方面。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结论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肠道菌群失调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涉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糖脂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反应等机制,糖尿病肾病可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失调。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同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调节可能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重要途径。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应在开展辨证分型研究、侧重早期干预及取效机制研究等方面着重进行,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虎杖对糖尿病肾病干预作用可能与其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等功效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较为复杂,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等可能是其重要作用途径。根据虎杖作用特点,选用血瘀、痰湿等糖尿病肾病模型来研究虎杖对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