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杨洪涛教授治疗小儿蛋白尿的经验。杨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外邪、湿、浊、瘀、毒。小儿脾肾亏虚是蛋白尿发病的病因,肺虚易感是本病复发的关键,脾虚致精微物质吸收分布失常,肾病迁延日久则易致肾虚,故本病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水、湿、热、瘀等兼证为标。治疗上遵循健脾补肾之原则,同时应注意固护肺卫之气。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CKD)属"水肿""癃闭""关格""虚劳"的范畴,命名为水气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在脾肾两虚,标在内生水湿、浊毒、瘀血、败精及溺毒,导致肾络瘀阻,其病位在肾在脾,病变涉及肺、肝、三焦、膀胱等多脏腑的功能异常。治疗上以标本兼治、补泄同施为治则,以补脾益肾敛精和化湿泄浊解毒为通治法,强调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3.
张国铿 《新中医》2003,35(7):78-78
前列腺肥大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癃闭范畴,多因久病或劳伤肾精,或感受外邪,致三焦水液的运化及气化失司而发病。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湿热下注膀胱;肾阳虚衰,下焦气化失司,致开阖不利。故应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的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证型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随访分析研究。结果:0~6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肾炎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和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其中肾虚为本虚证的基本表现。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本证变化不明显。在标证的分布上,湿热和瘀血最为多见。慢性肾衰患者本证以脾肾气虚型最为多见,在标证方面,瘀血较为顽固。长期观察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本虚以肺脾肾三脏气虚最多见,标证以湿热及湿浊之邪最多见,单纯辨证属瘀血者并不多见,多与其他标邪兼杂。结论:慢性肾脏病以肾虚湿瘀为主要病机特点,本虚均以肾虚兼有不同程度的肺脾虚损为主,标邪以湿(湿热、湿浊)、瘀为主。  相似文献   

5.
江燕  杨艳 《吉林中医药》2012,32(8):772-774
余承惠主任认为,糖尿病属虚实夹杂之候,病位波及上、中、下焦.脏腑牵涉肝、脾、肺、肾,本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标实见湿热、水湿、湿浊(热)中阻、湿毒、热毒、血瘀及外感等,此皆是消渴病及其肾病难治的致病因素.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根本原因.其证初期多表现为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继而发展为阴阳两虚,终至阳衰瘀阻,痰湿浊毒内蕴.整个过程“脉络瘀阻,浊毒损伤肾络”贯穿疾病的始终.临床治疗要兼顾辨证用药、辨病用药,养治并重.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肾脏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病。高彦彬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分为虚损期、虚衰期;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肺脾气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心肾阳虚证,实证分为湿热壅络、湿浊蕴络、风湿伏络、湿瘀滞络、毒瘀阻络。治疗上分期论治结合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强调通络法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7.
薛长连 《四川中医》1993,11(7):9-10
业师高辉远教授执医五十余年,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经长年潜心研究,自拟加味春泽汤治疗肾病综合症,疗效显著,佳案迭出。现归纳整理,介绍如下。高师认为肾病综合症是一种虚中夹实、本虚标实、错综复杂的难治疾病。正虚多指肺、脾、肾、肝等脏虚损,其中以脾肾阳虚为著。邪实多指外邪、湿浊、内风、湿热、血瘀等发病诱因,其中以湿浊、湿热毒邪、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多属中医学水肿、腰痛等范畴,后期可属虚劳范畴。其发病多为本虚标实(脾肾亏损,外邪侵袭)。脏腑功能不足,导致湿浊停滞、瘀血内阻,而湿热瘀毒又反过来损伤正气,正虚邪实,互为因果,夹杂致病,使疾病缠绵难愈。现简述辨证治疗与体会如...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超过正常浓度的一种状态。其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与高血压病、高血糖、高脂血症相当,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王耀光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本虚标实证,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湿热、痰浊、瘀血为标,肺脾肾虚病理产物留滞体内导致的代谢障碍。临床以肺脾肾虚、湿热蕴积证,痰瘀阻滞证,浊毒闭阻证,脾肾虚衰、湿毒弥漫证加以辨证。治疗以补脾肺肾、清利湿热、清热解毒、祛瘀泄浊为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黄文政教授治疗顽固性泌尿系感染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泌尿系统感染多属本虚标实证,脾胃虚损于前,致膀胱湿热下注于后,脾肾两虚是膀胱湿热的原因,膀胱湿热是脾肾两虚的结果。临床辨证分型常见上热下寒、阴虚火旺、瘀热互结型。  相似文献   

11.
董尚朴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机复杂多变,基本归结为湿浊下注、热毒侵袭、湿热蕴结、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虚气陷、肾气不足、脾肾阳虚等8个方面,病机特点是邪实者多而本虚者少。  相似文献   

12.
小管间质性肾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TIN)常导致非少尿型或少尿型急性肾损伤,也是终末期肾脏病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TIN临床常见湿热、湿浊、瘀血阻滞气机,三焦枢机不利,升降逆乱,最终致上焦心肺气血壅滞,中焦失于和降,下焦气化失司;与肺、脾、肾受损及气血水运行失调相关,并据此提出和而兼下的基本治法,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硬变失代偿期中医证型与血浆TNF-α和腹压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血浆TNF-α和腹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变失代偿期常见的5个证型依次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TNF-α含量: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脾血瘀证,腹压: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血瘀证。血浆TNF-α和腹压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为:气滞湿阻证与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5,腹压:P0.01);肝脾血瘀证与其余四证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TNF-α和腹压在肝硬变失代偿期各证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三证型升高较明显,肝脾血瘀证最明显,并且血浆TNF-α和腹压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阳阳  晁旭  黄峰 《吉林中医药》2021,41(3):344-347
黄峰认为,肝硬化腹水的特点是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肝郁气滞导致脾虚,脾虚无以运化则水湿停聚形成腹水,湿邪化热阻滞中焦又进一步加重肝郁脾虚,肝肾同源,久之累及于肾,最终导致肝、脾、肾受损及三焦运化失司。黄峰遵循辨病结合辨证的思想,主张从肝脾肾之本入手,辅之行气、利水、清热、活血以治标,采用温肾健脾、宣肺疏肝、清热化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注重开上焦以通肺气、畅中焦以助运化、调下焦以利水湿的治疗原则,并结合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西医相关检查来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俊彪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维增 《新中医》2004,36(3):10-11
介绍李俊彪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李教授认为湿热、气滞血瘀和肾虚是本病病机关键,可分肝经湿热、下焦湿热、湿热瘀阻、肝气郁结和肾元亏虚5型进行辨治,同时还强调心理调治以增加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升降散是清代温病大家杨栗山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所设,其主要病机特点是外感邪热、火热内郁。该方经后世医家发展,灵活运用于临床,凡具外邪束表、里有郁热或湿热内蕴者,均可随证加减化裁,治疗多系统疾患。刘文军教授精研伤寒、温病等中医经典,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炎之中医病机既有伏邪为患,又有气机升降失常,后期更有络脉瘀阻;其中以外邪、湿热、血瘀为标;又肺、脾、肾3脏不足为本,各因素互为因果,然总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刘教授通过临证经验总结,认为升降散一从伏邪立论,二从升降立论,三从络病立论。治病求本,谨守气机失畅、湿热内蕴、络脉瘀阻之机,确立解表祛邪、升清降浊、调气活血之法,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7.
任继学教授认为中风病机为虚风上冲,挟营阴上扰于脑。中焦虚满态及下焦失藏态为中风病风险人群的中医状态,痰火内郁态及肝阳上亢态为中风高危人群的中医状态。按此理论体系。中风高危人群治疗原则为行气解郁、清泻痰火,平肝潜阳、降气泻火。在调护时须注重脾胃的调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证素特点及规律。方法:选取74例UC患者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病性证素以湿为主,其次为气滞;病位以大肠为主,其次为脾;②诱发或加重因素以饮食最常见,其中以寒凉食物为主;③青年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年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老年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血瘀为主。④0~5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5~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阳虚为主。⑤轻度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度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重度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⑥病变在直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病性以湿、气滞为主,直、乙结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左半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全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区域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为主。结论:UC病位证素以大肠、脾为主,病性证素以湿、气滞、热最常见;病机多为虚实夹杂。病情初期,证素以大肠、湿、气滞、热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及病变范围扩大,证素以脾、肾、湿、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9.
施汉章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邢国红 《新中医》2004,36(5):11-12
施汉章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内外合邪致湿热蕴阻,气机升降失常,败精留滞日久则化瘀生痰,病机以肾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治疗强调微观辨证,患病早期湿热蕴阻为主者治以清热利湿,中期湿热兼夹痰瘀者治以清热利湿化瘀,久病迁延脾肾两虚为主则治以益气固肾。并注重多途径给药,进行心理疏导,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万颖颖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46-950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王耀光教授认为癃闭主要是三焦气化不利,肾与膀胱气化失司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临床从三焦辨证角度来论治癃闭,将癃闭分为上癃、中癃、下癃,从三焦分以辨证论治,上癃包括肺热壅盛证、脑性癃闭,中癃包括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脊髓损伤引起的癃闭,下癃包括膀胱湿热证、肾虚血瘀证。提出癃闭的根本治法为疏利三焦,以中药与疏利三焦针法联合治疗排尿障碍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