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κB(NF-κB) 和血浆sFas/sFasL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76例CHF患者和30例对照组PBMCs的核蛋白提取物NF-κB和血浆sFas/sFasL的活性,并与患者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相比较,分析其与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关系。结果: CHF患者PBMCs中NF-κB及血浆sFas/sFasL活性高于对照组,二者与心脏收缩功能相关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心肌重构相关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NF-κB的活化与sFas/sFasL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NF-κB及sFas/sFasL活性明显增高, 并与心功能恶化及心肌重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与细胞凋亡抑制因子(CD95)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测定6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PBMCs NF-κB的表达,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CD95,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心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PBMCs NF-κB活性和血清CD95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NF-κB和血清CD95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NF-κB表达增高,CD95分泌增多。在CHF,可能通过NF-κB表达的上调促进CD95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κappaB(NF-κB)/p65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将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白细胞介素-10组,共培养24小时,对3组培养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22±8)%vs(9±2)%,P<0.01].脂多糖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在白细胞介素-10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F-κB/p65表达增高,而白细胞介素-10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κB/p65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核因子-κB(NF-κB)活性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流式细胞术快速、定量检测NF-κB的实验方法。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组患者NF-κB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可快速、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B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核因子kappa B(NF-κB)的活性及两者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之间的关系,探讨ACS预测和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入选对象外周血清sCD40L、MMP-9的浓度及PBMCs中NF-κB的活性。结果:ACS组外周血清sCD40L的浓度及PBMCs中NF-κB的活性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sCD40L水平、PBMCs中NF-κB的活性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PBMCs中NF-κB的活性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之一;CD40L、NF-κB可能通过促使MMP-9的表达增加而促使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кappaB(NF-кB)/p65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将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白细胞介素-10组,共培养24小时,对3组培养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22±8)%vs(9±2)%,P<0.01]。脂多糖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在白细胞介素-10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F-кB/p65表达增高,而白细胞介素-10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кB/p65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燃煤砷暴露人群外周血T细胞活化情况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蛋白激酶C/核因子κB(PKC/NF-κB)途径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或活化情况,探讨PKC/NF-κB信号通路在燃煤砷致人体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将贵州省兴仁县交乐村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94例居民分为无症状暴露组(12例)、轻度砷中毒组(33例)、中度砷中毒组(34例)及重度砷中毒组(15例);以距病区约12 km的非砷污染某村居民2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活化T细胞比例;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检测PBMCs内NF-κB结合DNA的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PBMCs胞浆内PKCθ及磷酸化蛋白激酶Cθ(pPKCθ)表达水平.结果 外周血活化T细胞比例,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93,P<0.01),无症状暴露组[(21.76±15.31)%]及轻、中、重度砷中毒组[(18.41±11.36)%、(17.78±11.93)%和(18.79±13.38)%]与对照组[(3.19±2.12)%]比较明显增加(P<0.05或<0.01);无症状暴露组及轻、中、重度砷中毒组PBMCs内NF-κB结合DNA的活性(1.49±0.24、1.58±0.30、1.57±0.34、1.51±0.16)与对照组(1.30±0.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BMCs胞浆PKCθ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3,P>0.05).pPKCθ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88,P<0.01),轻、中、重度砷中毒组(0.64±0.14、0.64±0.20、0.62±0.12)与对照组(0.93±0.20)及无症状暴露组(0.81±0.23)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0.01).PBMCs内pPKCθ表达水平与NF-κB结合DNA的活性呈明显负相关(r=-0.565,P<0.01).NF-κB结合DNA的活性与外周血活化T细胞比例呈明显正相关(r=0.546,P<0.01).结论 燃煤砷暴露可显著增强人体PBMCs内PKCθ的活化及NF-κB结合DNA的活性,并诱导人体T细胞的活化,提示PKC/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燃煤砷引起人体T细胞活化的信号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衰竭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和核因子κB活化与心肌胶原含量、心功能的相互关系,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同时设假手术组,分别在4周、8周和12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水平、核因子κB活性、明胶分解活性和心肌胶原容积指数.结果发现,心肌梗死后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显著增加,呈时间依赖性,与心功能呈负相关;心肌梗死后4周、8周和12周时心肌核因子κB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以及胶原容积指数均呈进行性增加,而心功能逐渐恶化.以上说明,衰竭心肌核因子κB持续活化、肿瘤坏死因子α过度表达和明胶分解活性增强可能是导致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见。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4例ACS,42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及36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和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分析NF-κB活性与sICAM-1浓度相关性。结果ASC组NF-κB活性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1),而且ACS血NF-κB活性与sICAM-1水平显著正相关。但SCHD组NF-κB活性和sICA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明显升高,NF-κB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并可能通过上调sICAM-1表达而促发A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反应的关系,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的影响.方法 采集15名正常人和15例AECOPD患者的PBMC,来自正常人的PBMC为正常对照组,来自AECOPD患者的PBMC分成两组,分别为AECOOPD对照组和VIP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三组间细胞核中NF-κB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①AECOPD对照组NF-κB阳性细胞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AECOPD对照组细胞核中NF-κ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VIP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PBMC中NF-κB的表达量较正常健康人高,表明NF-κB参与了AECOPD炎症反应过程;应用VIP可降低AECOPD患者PBMC中NF-κB的表达量,推测VIP对AECOPD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F-κB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NF-κB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75例心衰患者(心衰组)及一般资料与之匹配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5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外周血NF-κB水平,以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心功能及心脏结构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外周血NF-κ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心功能Ⅲ、Ⅳ级者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心衰组心功能及心脏结构指标显著差于对照组,其NF-κB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心脏结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NF-κB在冠心病心衰病情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此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核因子(NF)-κB活化水平与CHF程度之间的关系,从NF-κB调控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角度,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例CHF患者(CHF组)分成卡维地洛干预亚组(卡维地洛亚组,在传统CHF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卡维地洛从3·125mg,bid开始,如无明显不良反应每1~2周剂量倍增,直至最大耐受剂量;14例)与非卡维地洛干预亚组(非卡维地洛亚组,除β-受体阻滞剂外的传统药物治疗;26例);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活化的阳性率;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等指标。结果:①CH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阳性率(66·95±2·81)%以及hs-CRP(6·61±1·11)mg/L、ESR(9·58±1·16)mm/h等炎性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3·25±2·44)%、(1·34±0·20)mg/L、(5·10±0·44)mm/h,均P<0·01;②卡维地洛亚组患者NF-κB阳性率(55·64±3·34)%、hs-CRP(3·56±0·67)mg/L均较非卡维地洛亚组患者分别为(73·04±3·41)%、(8·25±1·59)mg/L有显著降低(均P<0·01),而ESR(7·00±0·80)mm/h也显著低于非卡维地洛亚组患者(10·58±1·54)mm/h,P<0·05;③CHF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NF-κB的阳性率与LVED(r=0·414,P<0·05)、LVEF(r=0·356,P<0·05)、NYHA分级(r=0·584,P<0·01)、hs-CRP(r=0·650,P<0·01)、ESR(r=0·354,P<0·05)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了CHF的恶化,卡维地洛治疗CHF的作用机制部分地与抑制NF-κB的活性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将血脂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他汀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ACEI、或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他汀组再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均测LVEF、血清BNP、TNF-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结果:BNP、TNF-α、NF-κB活性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正相关,治疗12周后,两组TNF-α、BNP、NF-κB活性均下降(P<0.05),LVEF升高(P<0.05),且以他汀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LVEF、降低BNP、TNF-α及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核因子κB (NF-κB)活性与微炎症、氧化应激状态及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 方法:选取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32例),以体检健康者(12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PBMC的NF-κB活性,比色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PBMC的NF-κB活性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F-κB活性与CVD的关系. 结果:MHD患者PBMC的NF-κB活性[(1 142.4±413.0)ng/mg核蛋白vs(208.3±39.5) ng/mg核蛋白,P<0.05]、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3.2 mg/L vs0.5 mg/L,P<0.05)、TAOC[ (21.9±6.6)U/ml vs (15.7±2.3)U/ml,P<0.05]和MDA[ (6.80±0.86) nmol/ml vs (3.89±0.51) nmol/ml,P<0.05]皆显著高于对照组.单次HD后MHD患者PBMC的NF-κB活性显著升高[(2 076.5±690.1)ng/mg核蛋白vs(1 142.2 ±413.0)ng/mg核蛋白,P<0.05],TAOC显著降低[(13.6±5.0) U/ml vs(21.9±6.6)U/m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BMC的NF-κB活性与白细胞计数(r=0.454,P<0.05)、血清hsCRP(r =0.590,P<0.05)及MDA(r=0.390,P<0.05)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β=0.338,P<0.05)、血清hsCRP(β =0.440,P<0.05)及MDA(β=0.319,P<0.05)皆与PBMC的NF-κB活性独立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BMC的NF-κB活性升高(>1 170.0 ng/mg核蛋白)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8.47,P<0.05). 结论:MHD患者PBMC的NF-κB活性显著升高,且与微炎症、氧化应激状态及CVD相关,可作为患者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HF)兔心肌核因子-κB(NF-κB)活化、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设立对照组,剩余动物以阿霉素复制HF模型,随机分为HF组和NAC组,药物干预4周。观测3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血清和心肌一氧化氮(NO)浓度、iNOS蛋白在心肌细胞中表达的水平,以及NF-κB p65的核表达和结合活性的改变,观察NAC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高,iNOS蛋白表达增多,NF-κB p65易位和核内表达增多,血清和心肌NO浓度升高(P<0.001),NF-κB p65活化与iNOS表达呈直线相关(r=0.973,P<0.001)。NAC组结果示NAC可显著减少NF-κB p65核内表达及iNOS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和心肌NO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0.001)。结论:HF时心肌细胞中NF-κB的活化及其促进iNOS的转录合成导致NO大量生成,参与了心肌凋亡的发生。NAC可显著拮抗NF-κB的大量活化核表达,减弱iNOS的表达上调,抑制NO的生成,减少心肌细胞凋亡。NF-κB的活化可能是iNOS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在UC发病中作用.方法 根据结肠镜检和病理活检结果,106例UC患者分为活动期组(57例)和缓解期组(49例),另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所有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分级与Ⅰ级比较,Ⅱ级、Ⅲ级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病理分级升高,TLR4 、NF-κB mRNA表达依次增加(P <0.05).UC患者TLR4与NF-κB mRNA表达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753(P <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及NF-κB呈高表达状态,且TLR4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对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 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其中一组给予核因子(NF)-κB拮抗剂PDTC灌胃(0.2 g/kg);另一组给予依普利酮(30 mg/kg);第3组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作为对照。6 w后测量心脏功能,采集PVN和外周血标本,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等指标。结果依普利酮与PDTC干预的大鼠心功能较心力衰竭组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组神经元活性增强,PDTC和依普利酮可显著降低PVN内神经元活性。对照组PVN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5)。依普利酮与PDTC干预的大鼠与心力衰竭组大鼠相比这些指标表达减少(P0.05)。心力衰竭组外周血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TNF-α水平升高。依普利酮、PDTC治疗组ALD、NE、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依普利酮可以改善大鼠心功能,可能与其抑制PVN内NF-κB表达,进而抑制PVN内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初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方法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91例初发T2DM患者(G2组)及60例对照组(G1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G2、G1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分析NF-κB活性与hs-CRP浓度相关性。结果G2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活性和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G1组(P〈0.01),而且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活性与血清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炎症状态,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NF-κB表达及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核因子(NF)-κB的活性表达。方法 抽取急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以及正常对照者静脉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并提取核蛋白,地高辛标记NF-κB寡核苷酸探针,电泳迁移率变动法检测NF-κB活性。结果 电泳迁移率变动法结果经影像分析仪扫描所得平均吸光度(A)值为:正常对照组20.18±2.16,急性乙型肝炎组27.75±4.11,慢性乙型肝炎组13.90±3.20,慢性重型肝炎组8.02±2.65(F=26.112,P<0.01)。组间两两比较,正常对照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肝炎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14、0.009和0.003)。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PBL中NF-κB的活性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结局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L中NF-κB活性降低,可能是患者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功能Ⅱ、Ⅲ、Ⅳ级DCM心力衰竭患者35例,清晨采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PBMCs,加入细胞因子刺激剂脂多糖(LPS)和不同浓度(0、2.5、5及10μmol/L)的美托洛尔,经体外培养24h,离心后提取上清液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将细胞悬液固定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NF-κB染色,测定NF-κB阳性细胞率,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DCM患者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均有抑制作用(均P0.01);2.5、5及10μmol/L的美托洛尔组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均明显低于0μmol/L组(均P0.05);10μmol/L美托洛尔组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均明显低于2.5、5μmol/L组(均P0.05),而2.5、5μmol/L组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组NF-κB/p65水平和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92、0.528、0.486,P0.01和P0.05)。结论:在DCM心力衰竭患者中,美托洛尔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PBMCs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p65活化水平来实现的。这可能是其改善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