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和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经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处理0 min、20 min和6 h后进行如下检测:迁移实验观察细胞在盖玻片上的迁移情况;明胶酶谱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基因芯片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的变化。结果细胞迁移实验显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明显促进细胞的迁移,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处理20 min和6 h后迁移距离(分别为4.9±0.5、7.1±1.2μm)是对照组(2.3±0.15μm)的2.13倍和3.09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胶酶谱测定表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显著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作用20 min与6 h后(分别为480.7±27.3和851.5±56.4)是对照组(296.7±15.8)的1.62倍和2.87倍(P<0.0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作用20 min与6 h后的表达(分别为0.54±0.09和0.77±0.04)是对照组(0.3...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致动脉 粥样硬化及一氧化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以硝普钠为一氧化氮供体,采用细胞粘附实验,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一氧化氮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氧化氮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粘附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结果表明一氧化氮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基因表达及降低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粘附率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花刺参粘多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花刺参粘多糖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花刺参粘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胞粘附实验方法,观察花刺参粘多糖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及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增强,花刺参粘多糖(1.5~6.0 g/L)可从蛋白和mRNA水平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其表达,流式细胞分析示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荧光强度由176.4±3.5减少到80.7±1.9(P<0.01),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荧光强度由92.2±2.9减少到58.3±2.1(P<0.0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发现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相对光密度值由0.61±0.03减少到0.41±0.04(P<0.01),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相对光密度值由0.41±0.01减少到0.30±0.03(P<0.05);粘附实验发现花刺参粘多糖可减少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粘附,光密度值由0.467±0.062减少到0.256±0.029(P<0.05)。结论花刺参粘多糖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粘附和聚集,这可能对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管紧张素Ⅱ和(或)川芎嗪作用于细胞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情况。用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检测川芎嗪对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2±0.008、0.460±0.006和0.486±0.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65±0.019(P<0.01);诱导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4±0.007、0.513±0.021和0.524±0.008,明显高于对照组(0.416±0.013,P<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2±0.051、0.878±0.014和0.824±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3±0.008(P<0.01);诱导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7±0.011、0.845±0.023和0.881±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62±0.018(P<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加入川芎嗪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低于相应诱导组(P<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核因子κB在核内表达,同时加入川芎嗪后核因子κB表达于胞浆,核内阴性。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组(2.047±0.011和1.936±0.014)比较,加入川芎嗪后,粘附于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明显减少(1.282±0.020和1.265±0.016,P<0.01)。结论川芎嗪通过抑制或阻断动脉粥硬化危险因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核因子κB活化及核内移位,抑制血管壁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抑制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57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生中的作用。用贴壁法培养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 20ug/L或血管紧张素Ⅱ 1umol/L刺激24h,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p57蛋白水平,用DNA芯片技术检测p57 mRNA的表达量,结果发现,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刺激组p57 mRNA和p57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组,分别为后者的2.47倍和1.7倍,而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组p57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接近,保持在较低水平,研究结果提示,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p57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57基因的高表达可能起抑制血管平滑细胞过度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单核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与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h,将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共孵育后洗脱检测粘附功能,并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抗体阻断。结果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上调5倍,单核细胞粘附增加29倍,但可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单抗所阻断。结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参与单核细胞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受体Nur77表达机制及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核受体Nur77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离培养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与PD98059、阿托伐他汀、核受体Nur77siRNA孵育后应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检测核受体Nur77、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结果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受体Nur77通过ERK-MAPK信号途径表达.阿托伐他汀减少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核受体Nur77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核受体Nur77沉默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增殖减少.结论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受核受体Nur77调控,阿托伐他汀降低核受体Nur77表达,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抗细胞增殖的新的途径.核受体Nur77可能是减少再狭窄的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凝血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通过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用斑点杂交检测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可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和 β受体mRNA ,凝血酶在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 2~ 12h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 β受体mRNA的表达 ,2 4~ 48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 β受体mRNA的表达恢复到基础状态。提示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 ;凝血酶显著降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 β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凝血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通过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3 H -TdR掺入率作为评价凝血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标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mRNA表达的影响 ;用Dotblot检测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凝血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可检测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和B链mRNA表达 ,凝血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后 2h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mRNA表达开始增加 ,4~ 6h达高峰 ,持续 12h ,2 4~ 48h恢复正常。提示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 ,凝血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mRNA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场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表面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场实验小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给予直流电场干预,间断显微细胞图像记录和分析,研究不同强度电场、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或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电场干预后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密切相关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等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50V/m电场长时间作用下,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的电场趋化性,细胞向负极迁移的距离明显高于无电场作用的对照组。②改进的电场干预装置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增加,部分细胞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上调,呈不对称分布,在电场负极面较集中;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亦增加,但无明显不对称分布现象;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表达改变不显著。结论外加直流电场干预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形状改变和定向迁移。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上调和重分布,可能与细胞定向迁移的启动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和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随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深入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血管内皮细胞有密切的关系。现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成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细胞钙化体外模型,检测HGF的浓度和细胞钙化程度。结果Ox-LDL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同时上调HGF的表达水平。抑制HGF能减轻Ox-LDL诱导的细胞钙化。结论HGF参与了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strogen levels on the secretory func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f female rats,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modulation of estrogen level on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 1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Methods Radioim-munolog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endothelin and PGI2, and copper - cadmium reduction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serum content of nitrogen monoxide. Radioligand binding and flowcy-tometry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VCAM - 1)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respectively. Results 1.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nitric oxide and PGI2 decreased when the ovaries of female rats were removed. In ovariectomized rats, given estrogen, the concentration rose ( P < 0. 05), but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endothelin was adverse to it. 2. The concentr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  相似文献   

14.
血管钙化是多种疾病的并发症之一,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而血管平滑肌细胞死亡是钙化过程中的必然伴随现象。已有研究证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明确参加血管钙化的发生,而对于另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自噬是否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研究近年来也有报道。本文就当今凋亡和自噬两种常见细胞程序性死亡参与血管平滑肌钙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理范围钾范围钾浓度变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置于不同K~+浓度(3-7mmol/L)培养液中培养,收集细胞分别作细胞计数,细胞~3H-TdR掺入量及细胞周期测定。结果K~+浓度为3mmol/L时第6天细胞生长率为218.2%,K~+浓度在4~7mmol/L时细胞生长率分别为150%、91%、80%和60%;当K~+浓度从3mmol/L升至7mmol/L时~3H-TdR掺入量分别下降28%、35%、40%和46%;K~+浓度为3mmol/L时处于C_2/M.S期细胞较多(7.19%),[K~+]。浓度为4.5mmol/L和6mmol/L时,细胞处于C_1/G_0期比例较多(85.22%~91.51%)。K~+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抑制效应在K~+浓度为4mmol/L和5mmol/L已具显著性,随K~+浓度增加作用越明显。结论:生理范围内K~+浓度增加,可明显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构建好的大鼠基质交感分子1干扰腺病毒载体和人重组基质交感分子1腺病毒载体进行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p21和pRb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大鼠基质交感分子1干扰腺病毒载体转染后48h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与转染对照腺病毒载体比较明显降低(P<0.05),处于G0/G1细胞比例也明显增多(P<0.05),p21表达上调,pRb表达下调(P<0.05);人重组基质交感分子1腺病毒载体共转染后48h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G0/M细胞比例、p21和pRb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沉默上调p21表达,下调pRb表达,抑制细胞进入S期,进而参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用脱氢表雄酮(5μmol/L)作用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 mg/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蛋白印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当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分泌明显升高(P<0.05),而同时加入脱氢表雄酮可使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分泌降低(P<0.05)。结论脱氢表雄酮能够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分泌,而且可能是脱氢表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丹参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观察丹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本研究用羟基脲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后,观察丹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迁移相关基因表达及能量转换的影响。发现丹参对新生小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具有显著抑制作用;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丹参可抑制与细胞迁移相关的骨桥蛋白基因表达;肌酸激酶活性分析显示丹参可显著降低该酶活性。上述结果提示:丹参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与抑制骨桥蛋白基因表达和减缓能量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19.
葛根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葛根素促进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葛根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不同浓度葛根素与细胞孵育,TUNEL检测葛根素诱导细胞凋亡,rt-PCR实验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XL。结果:随着葛根素浓度升高,细胞生长受抑制,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加。rt-PCR实验发现促凋亡基因Bax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而且Bax、Bcl-XL基因表达比例有一定升高。结论:葛根素通过调节经典的Bax、Bcl-XL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有一定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