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SES-PCI)与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期与中期的疗效对比。方法:入选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脉病变老年患者,分为CABG组(301例),SES-PCI组(289例)。随访30d,1、2、5年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30d,与CABG组比较,SES-PCI组全因死亡率(6.3%比2.8%)显著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率(1.3%比8.3%)显著升高(P0.05或0.01);在1年、2年、5年随访中,与CABG组比较,SES-PCI组全因死亡率[1年(11.6%比4.8%),5年(23.3%比12.1%)]、脑血管意外发生率[1年(8.6%比3.5%),5年(18.3%比6.9%)]均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1年(6.6%比11.8%),5年(12.0%比24.9%)]、再次血运重建率[1年(3.0%比16.3%),5年(9.3%比24.6%)]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是SES-PCI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772、13.218,P均=0.001),而周围血管病是SES-PCI治疗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07,P=0.001)。结论: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相比,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的近期、中期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与中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人选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CABG组,n=310),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组(SES组,n=257)。随访包括死亡、心肌梗塞(MI)、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无事件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调整分析治疗对终点事件的相对影响。结果:随访率96.4%。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随访30d,CABG组MACCE的发生率高于SES组(5.8%:1.5%,P〈0.05),CABG组的死亡率高于SES组(4.7%:1.4%,P〈0.05)。至随访结束,CABG组累积死亡率仍高于SES组(6.6%:2.9%,P〈0.05),但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SES组(1.6%:8.6%,P〈0.05),MACCE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死亡率高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中期血运重建率低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一站式复合技术与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同风险层次冠脉多支病变的中远期临床治疗结果,探讨一站式复合技术最佳临床应用指征。方法:自2007-06至2010-12在阜外医院接受一站式复合冠脉血运重建术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共141例(一站式复合技术组)。同期共5 797例多支病变患者行CABG,4 254例多支病变患者行PCI,对术前主要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倾向性评分,采用最邻近配比法各选择141例CABG患者(CABG组)及PCI患者(PCI组)与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患者进行1:1配对。应用Euro SCORE及SYNTAX评分对采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Euro SCORE低危患者≤2分,中危患者3~5分,高危患者≥6分;SYNTAX评分低危患者≤24分,中危患者25~29分,高危患者≥30分),分别比较采用3种不同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的Euro SCORE低、中、高危患者及SYNTAX评分低、中、高危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至2015-01,平均随访时间为4.5年。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总体MACCE发生率(9.9%)显著低于PCI组(27.7%,P0.001),但与CABG组(1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采用Euro SCORE对三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后,在Euro SCORE低危及中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与CABG组、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Euro SCORE高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ABG组(P=0.017)和PCI组(P0.001)。采用SYNTAX评分对三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在SYNTAX评分低危及中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与CABG组、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YNTAX评分高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显著低于PCI组(P0.001),与CAB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结论: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不同风险层次冠脉多支病变均取得了较好中远期临床效果,对于临床上具有常规再血管化治疗高危因素的患者,一站式复合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安全可行的再血管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心病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冠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比较.方法:入选2005-01-2008-01在我院行血管重建术的215例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其中114例行DES置入术(DES组),101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 (CABG组).比较2组住院期和随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相似, 与DES组比较,CABG组左主干病变(29.2%∶5.0%,P<0.01)、LVEF<50%发生率(39.7%∶19.2%,P<0.01) 和完全血管重建率(81.2%∶58.8%, P<0.01)较高.住院期2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CABG组住院期病死率有增高趋势(6.9%∶1.8%,P>0.05).平均临床随访12~36(17±9)个月,2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无明显差异(9.6% ∶13.4%,P>0.05) ,但DES组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较CABG组有增高趋势(9.8%∶2.1%,P>0.05).结论:DES置入术应用在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安全可行,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CABG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1]。体外循环下CABG需要正中劈开胸骨,创伤大,恢复较慢。为了减少创伤,较多学者开始尝试微创CABG。1994年,Subramania等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报道了经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bypass,MIDCAB)的早期经验。之后,该术式迅速在欧美推广。199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  相似文献   

6.
背景 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均为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的可选方法。与初选内科治疗相比,CABG使部分多支病变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改善。PTCA最初用于单支病变患者,但随着经验的增多和技术的发展,该方法也已用于多支病变患者。本研究试图验证:对适于用两种手术治疗的多支病变患者,初选PTCA的5年临床结局并不比CABG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糖尿病合并多支病变患者住院时和12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645例糖尿病合并多支病变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比较CABG和置入DES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 I)、脑血管事件、再次血运重建以及总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CABG组更多合并有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C型病变和3支病变,完全血运重建较高(P均<0.001);DES组和CABG组总死亡率(P=0.460)、心脏性死亡和非致死性M I复合终点事件(P=0.076)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S组MACCE、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明显增高(P均<0.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2个月时CABG有较低MACCE,与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较低有关;DES有较高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与糖尿病较高的再狭窄率和PC I较低的完全血运重建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与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多支病变患者近期和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多支病变的患者209例,根据血运重建方式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组和冠脉旁路移植术组。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1年定期随访。结果:两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内比较:8个维度中除总体健康状况外,其余7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但术后1年评分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两组评分各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冠脉旁路移植术组在机体疼痛(t=2.279 6和2.450 7,P0.05)、躯体功能(t=2.300 2和3.259 8,P0.05)两个维度评分高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组,其余6个维度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和冠脉旁路移植术均可有效改善多支病变患者近中期生活质量,其获益来自血运重建本身;冠脉旁路移植术在缓解机体疼痛及改善躯体功能方面优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复发心绞痛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247例CABG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PCI治疗的临床资料,以是否患糖尿病分组。结果:糖尿病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率高。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冠脉造影糖尿病组在自身血管病变,PCI支架类型有显著差异(P0.05)。远期心肌梗死糖尿病组(12%)高于非糖尿病组(5%)(P0.05)。血运重建糖尿病组(22%),非糖尿病组(1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率高,病变复杂,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背景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在冠脉病变患者中风险最高,预后最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故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但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进步,药物洗脱支架(DES)能显著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风险和再介入的比例,因此也成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冠脉搭桥作为左主干病变治疗金标准的的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2月到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9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组),23例患者接受了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6月到3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平均随访(16.4±8.8)个月,DES组与CABG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1.5%及13.0%,P>0.05;(3)DES组与CABG组术后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8.8%及85.0%,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有着与冠脉搭桥相似的近、远期疗效,但对于左主干累及分叉病变者,DES组因较高的血运重建率而疗效略差于CABG。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置入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O)的近期与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入选2003年7月~2004年6月期间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为CAB(;组(811例),SES组(251例).随访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无事件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调整分析治疗对终点事件的相对影响.结果:随访率90.3%.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随访30 d,CABG组MACCE的发生率高于SES组(5.4%: 1.6%,OR 3.66,95%CI 1.26~10.61),CABG组的病死率高于SES组(4.6%:1.2%,OR4.02,95%CI 1.18~13.74).至随访结束,SES组累积病死率低于CAB(;组(3.1%:7.6%,OR 0.44,95%CI0.19~0.99),但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8.4%:1.5%,OR 6.83,95%CI 3.07~15.19),MACCE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30 d为分期分析,CABG组30d生存率低于SES组(95.4%;98.8%,P<0.05),2组30d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2%:98.3%,P>0.05).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CABG与SES置入比较,CABG的30 d病死率高于SES置入,30 d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支冠状动脉SES置入的中期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150例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84例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组),66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比较两组住院期和随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大多数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相似,CABG组左主干病变(30%比4%,P=0.001)和三支病变(70%比54%,P=0.045)显著增多,完全血管重建化率更高(82%比67%,P=0.037).住院期CABG组术后病死率显著增高(6.1%比0%,P=0.022),但两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相似(2.4%比9.1%,P=0.069).在平均(18±8)个月随访期,DES组再次血管重建化率显著增加(13.1%比3.0%,P=0.03),导致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21.4%比9.1%,P=0.041),其中相当部分(45%)由于病变进展所致.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应用在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安全可行,缩小了再次血管重建化发生率上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方法 入选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在DESIRE注册的10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接受PCI治疗和CABG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住院临床结果以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CABG组相比,PCI组的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较低(P<0.01);院内病死率较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组院内MACCE发生的风险显著高于PCI组(P=0.002).平均随访22个月,两组随访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两组随访MACCE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院内MACCE发生率较低,但PCI后随访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广泛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有望改善PCI的长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造影技术、血管吻合装置、稳定器、心肺转流等技术的进步,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了相当的发展.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包括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完全内镜下机器人辅助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ECAB),以及"杂交"技术(Hvbrid,PTCA+MIDCAB)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6例从2003-02至2008-01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PCI-DES)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CABG组94例,PCI-DES组112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CABG和PCI手术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以及冠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BG组合并三支血管病变多于PCI-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47%(70例)vs.41.07%(46例),P<0.01]。②住院期间CABG组的MACCE发生率较PCI-DES组高(P<0.05)。术后3年随访,两组的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I-DES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CABG组(P<0.05)。③两组间SYNTA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DES组中,高积分(≥30.0)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积分(<30.0)患者(P<0.01),而术后3年无MACCE生存率低于低积分患者(P<0.01)。CABG组中,高积分和低积分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高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低于CABG组(P均<0.05)。低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低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PCI-DES组高于CABG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SYNTAX评分指导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血管重建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但在不同的患者中,仍应结合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ES)置入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01-2004-06-30入院并接受DES置入或CABG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90例的基础临床资料、院内及院外随访资料,比较不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式对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250例患者接受DES置入(DES组),240例患者选择CABG治疗(CABG组).与DES组相比,CABG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复杂,左主干病变以及慢性闭塞病变的比例较高;DES组弥漫长病变以及再狭窄病变的比例较高.CABG组与DES组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1.2%,P>0.05).共有440例患者接受了不同形式的随访,随访率为89.7%.2组患者随访病死率、非致死性脑卒中以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DES组患者需要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明显高于CABG组(11.3%:1.9%,P<0.01);DES组患者随访MACCE发生率高于CABG组(17.4%:8.6%,P<0.01).再次血运重建比例较高是导致DES组随访不良事件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CABG后近中期MACCE发生率低于DES置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PCI)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对老年三支冠脉病变的治疗效果及费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11月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176例三支病变的老年患者(年龄60~79岁),其中PCI组106例,CABG组70例。通过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终点事件和治疗费用。结果 PCI组平均住院及术后住院日较CABG组明显缩短(10.77±4.92)d比(46.20±16.19)d,(7.68±4.11)d比(19.51±10.04)d;PCI组完全血运重建率与CABG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比100%,P0.001)。两次随访两组死亡、心梗及脑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CI组的再血管化治疗高于CABG组(P0.05);心绞痛及胸闷气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伤口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PCI组(P0.05)。总MACCE事件CABG组虽显著低于PCI组(10.0%比21.7%,P=0.04),但将PCI组中计划内分次进行的血运重建从总MACCE中除去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联合终点事件两组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总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P0.001)。手术费用两者相似(P=0.83)。术后治疗费用PCI组显著高于CABG组(P0.001)。1年总费用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P0.001)。两组中完全血运重建者1年费用总和CABG组仍显著高于PCI组(P0.001)。术后PCI组抗血小板及他汀用药显著优于CABG组。结论对老年三支冠脉病变患者进行药物洗脱支架与冠脉搭桥术的疗效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优于冠脉搭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远期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363例,在我院行PCI置入DES(n=269)或CABG(n=94)治疗。主要终点为24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24个月时全因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住院期间,CABG组的病死率(7.4%vs.1.9%,P=0.023)和非致死性MI的发生率(3.2%vs.0,P=0.023),明显高于DES组,CABG组的MACCE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DES组(10.6%vs.1.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个月时,CABG组和DES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未见明显差异[22.3%vs.15.2%,风险比(HR)=1.62,95%CI 0.63~3.31,P=0.379],两组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也没有明显差异;CABG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DES组(19.1%vs.8.2%,HR 3.87,95%CI:1.24~12.37,P=0.009)。结论:本研究提示,与DES相比,CABG可能会增加75岁以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远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而未降低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多支病变血运重建的有效手段,最近公布的ARTS-Ⅱ试验5年结果提示在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无论是PCI组还是CABG组的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生存率均无差别。但是对于复杂的冠脉病变CABG更具优势,对于不很复杂的冠脉病变即使未达到完全血运重建,PCI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血运重建前应当对患者进行具体分析,仔细评价他们接受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获益风险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下不同术式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152例老年CH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83例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69例,并比较两组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结果:OPCABG组患者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CABG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LVEF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活力(VT)、情感职能(RE)及一般健康状况(GH)维度评分显著高于CCABG组(P0.05)。结论:OPCABG术具有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