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作为老年人(年龄≥70岁)门诊冠心病常规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303例疑似冠心病的病人,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后完善冠脉造影术,计算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诊断≥70岁老年冠心病的检出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其对冠心病不同病变血管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与70岁人群相比,平板运动试验在≥70岁老年人群冠心病诊断中同样具有较高检出率、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和阴性预测。对≥70岁人群3支血管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双支血管和单支血管病变(P0. 05),双支血管病变检出率高于单支血管病变(P0. 05)。不同部位血管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可作为≥70岁老年人冠心病筛查的常规检查方法,并且冠脉病变累及血管数目越多,阳性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227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对照,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CAD)患者227例,二周内行平板运动试验与CAG检查。将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与CAG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27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99例,其中CAG阳性75例,CAG阴性24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128例,其中CAG阴性109例,CAG阳性19例。平板运动试验检出CAD的敏感性为83.9%(99/118),特异性为82.0%(109/133),阳性预测值75.8%(75/99),阴性预测值85.2%(109/128),预测准确性81.1%(184/227),假阳性率为24.2%(24/99),假阴性率为14.8%(19/128)。总运动时间、峰运动METs、S-T段压低出现的导联数、峰运动收缩压、S-T段压低持续时间,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CAD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它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缺血性T波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住院接受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患者445例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缺血性T波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1445例中,TET阳性200例,其中CAG阳性150例,CAG阴性50例;TET阴性245例,其中CAG阴性206例,CAG阳性39例。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36%(150/189),特异性为80.47%(206/256)。2T波正常化组和运动试验阳性组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试验阴性组与T波正常化组、运动试验阳性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的缺血性T波(T波正常化)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活动平板心脏负荷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83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活动平板心脏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83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 (无心肌梗死病史 )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并于 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 ,将两者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79.5 % ,特异性41.0 % ,阳性预测率 61.45 % ,阴性预测率 3 9.7% ,假阴性率 2 0 .5 %。中高危人群活动平板阳性预测率 82 .1%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62 .7% ;低危人群活动平板阳性预测率 18.8%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12 .5 % ,P<0 .0 0 5 ,可认为两组人群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结合冠心病易患因素综合分析 ,对确诊冠心病拟诊患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可为选择适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高危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效率 ,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诊疗风险和卫生资源耗费。  相似文献   

5.
影响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旨在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 ,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同期内 (相距时间 <1周 )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83例 ,男 6 4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5 2± 10岁。运动试验阳性诊断标准为运动中或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 0 .1mV且持续 1分钟以上 ,或呈损伤缺血型抬高≥ 0 .2mV。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阳性 ,对比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 83例病人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2 2例 ,其中运动试验阳性 13例 (真阳性 ) ,阴性 9例 (假阴性 )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 6 1例 ,其中运动试验阴性 45例 (真阴性 ) ,阳性 16例 (假阳性 )。 2 ) 6 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中女性 18例 ,假阳性 4例 (2 2 .2 %) ;男性 43例 ,假阳性 12例 (2 7.9%)。总假阳性率为 2 6 .2 %。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 9例假阴性 ,假阴性率为 40 .9%。 3) 13例真阳性组病人 7例在ST段发生缺血型改变同时伴随胸痛症状 (5 3.8%) ,16例假阳性组仅 3例伴胸痛 (18.7%) ,P <0 .0 5。 9例假阴性组 4例出现胸痛 (44 .4%) ,高于真阴性组 8.9%(P <0 .0 5 )。 4)真阳性组病人运动量 (6 .6± 1.8METs)及运动时间 (2 85 .7± 1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板运动试验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效果,并分析影响其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以可疑冠心病入院,且先后行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冠心病诊断的标准来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响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中,真阳性148例,假阳性67例,真阴性64例,假阴性21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可知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为70.7%。平板运动试验对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其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检出率差异较大,男性,年龄较大,并发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病变支数较多,侧支循环较差,累及分支的患者,其平板运动试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患者的年龄、是否并发高血脂、病变支数、侧支循环情况、是否累及分支是影响患者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OR值分别为4.658、6.908、3.158、8.416和1.127。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侧支循环和累及分支情况是影响该实验准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探讨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确诊或拟诊冠心病患者130例,在一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82例中,运动试验阳性46例,阴性3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48例中,运动试验阳性19例,阴性29例。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轻者易出现运动试验假阴性,而多支病变也可能出现运动试验假阴性。原有ST-T改变、合并高血压,左室肥厚者易出现运动试验假阳性。结论 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时需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临床表现,运动耐量等,以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并行冠脉造影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者中15例冠脉造影为阳性,其中男性多见(占80%),37例冠脉造影为阴性,其中女性多见(占75.6%).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的形态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冠脉造影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阳性率较低(尤其是女性),需排除多种干扰因素并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才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活动平板心电图负荷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17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活动平板心电图负荷试验,并于7 d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将两者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217例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者166例,其中活动平板试验阳性137例(82.53%),阴性29例(17.47%).非冠心病者51例,活动平板试验阳性20例(39.22%),阴性31例(60.78%).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痛的敏感性为82.53%,特异性为60.78%.此外,冠脉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 活动平板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且对多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检出率更高,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为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62例1月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将这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60.42%(58/96)、特异性69.88%(116/166)、精确度66.41%(174/262)。在运动时间、运动贮量(最大METs)、峰值血压等方面,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差异明显(P<0.05),双支以上冠脉病变组与单支冠脉病变组对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双支以上病变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通过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可以初步推测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Seismocardiography (SCG) is a usefu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cardiac muscle contractility which may occur during myocardial ischemi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CG with electrocardiographic exercise test (ETT) for diagnosis of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prov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Methods: Seventy‐seven male patients with CAD without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mean age 51 ± 9 years, were subjected to SCG and ETT. A gender‐matched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30 healthy volunteers aged 34 ± 7 years. SCG was done simultaneously with resting supine 12‐lead electrocardiography before and immediately after a symptom‐limited ETT.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 of SCG were compared with ETT. Moreover,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oth the methods was compared,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 being the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Results: SCG was more sensitive (61.1% vs 44.2%, P < 0.05) and accurate (70% vs 61%, P < 0.05) method for detecting ischemia caused by coronary stenosis ≥50%, at least in one coronary artery compared to the ETT. However, ETT had better specificity than SCG (82.4% vs 76%, P < 0.05). The PPV and NPV of SC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btained with ETT (77.9% vs 76%, P < 0.05 and 63.4% vs 53.8%, P < 0.05,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concordant results of SCG and ETT improve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oth methods. Conclusions: SCG appeared to be more sensitive for detecting ischemia caused by more than ≥50% stenosis of the main coronary artery compared to an electrocardiographic stress test. SCG was a useful ETT adjunct for selecting patients requir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以明确临床上适于该项检查的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85例接受64-SCTCA检查、并于4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冠心病疑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冠心病概率Duke模型,将受检者分为冠心病低危(n=80)、中危(n=92)和高危(n=113)3组,以CAG为"金标准",判断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以及冠状动脉钙化、不同部位血管节段等因素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指\数分别为81.2%、93.3%、68.0%、96.6%和74.5%.冠心病概率Duke模型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其冠心病检出率分别为46.3%、72.8%和82.3%;64-SCTCA在低危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对于冠状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400分组,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5.0%)明显高于0~100分组和101~400分组(77.4%和77.3%,P均<0.05),特异性(82.2%)明显低于上述两组(94.0%和95.3%,P均<0.05).其诊断远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近、中段血管(P均<0.05).结论 64-SCTCA主要适用于冠心病概率Duke模型临床分层的中危人群.其诊断准确性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部位、管腔直径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平板运动试验时的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QT离散度(QTd)在运动试验中的变化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30例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的病人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简称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17例运动试验阳性者中10例确诊为冠心病;13例运动试验阴性者中10例冠状动脉正常。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9%、特异性58.8%、准确性66.7%。冠心病组与冠脉正常组运动前、中、后QTd分别为46.25±20.13ms、71.92±20.37ms、51.25±14.48ms及32.35±6.64ms、30.88±9.23ms、29.38±8.54ms,两者比较,P均<0.01。冠心病组运动前、后与运动中QT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冠脉正常组QTd变化无显著性。以运动中QTd≥60ms为异常,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100%、准确性96.7%。提示运动试验中QTd增加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非特异性胸痛(ACP)患者运动负荷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的变化,间接推断其是否存在心脏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ACP患者33例,健康正常人17例和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例,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并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1小时、24小时进行血清cTnI浓度、CK值和LDH值的测定.结果ACP组中运动试验阳性者及冠心病心绞痛组患者运动后1小时及24小时血清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1及 P<0.05),提示ACP组运动试验阳性者可能存在心脏微血管病变;ACP组中运动试验阴性者运动前、后血清cTnI浓度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在冠心病心绞痛组患者中,运动试验后1小时血清cTnI浓度随患者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且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P患者运动负荷前后血清cTnI值的检测有助于间接推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微血管病变,且其升高程度可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经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检查,并于30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定义为:运动后3min收缩压与运动后1min收缩压比值≥1.0,(即:收缩压恢复比值rSBPR3min/1min≥1.0)。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量化指标:应用杜克预后评分方法(分值范围0~100),将积分≥42确定为重度冠状动脉病变。入选164例年龄36~78岁,平均(57±8)岁,男性82%,重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73例(44%)。结果:收缩压恢复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杜克预后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4,P<0.001)。二分类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在调节运动SBP变化和临床情况等因素,收缩压恢复比值(rSBPR)仍能反映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OR=2.43(95%CI1.31~4.50)P=0.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rSBPR较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明显增高(P<0.05),但与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无关(P>0.05)。结论: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冠脉造影(CAG)结果对比,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CAG为诊断冠心病(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对同期先后行TET和CAG检查的1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TET的结果与CAG进行比较。结果 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80.5%,特异性63.3%,准确性为72.7%,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72.9%。冠心病患者中TET诊断阳性率与病变血管支数无明显相关性(r=0.482,p=0.68),TET诊断结果阳性与阴性仅与血管狭窄程度≥75%狭窄的节段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ET检出冠心病的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较高,能较准确评价冠心病的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和B超检测颈动脉变化.结果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75%;特异性为70.27%;阳性预测值为79.63%;阴性预测值为81.25%.颈动脉内膜中层最大值(IMTm)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积分相关分析成显著正相关(r=0.42,P<0.01).结论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SPECT)与电子束 CT(EBCT)冠状动脉钙化定量积分对冠心病 (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44例住院患者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SPECT和EBCT检查。以 CAG为金标准 ,比较 SPECT与 EBCT诊断 CHD的各项诊断指标 ,并评价平行试验和系列试验的诊断指标。结果 :SPECT诊断 CHD的敏感性为 88.9% ,特异性为 69.2 % ,准确性为 77.3% ;EBCT以钙化积分≥ 1 0分为阳性标准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77.8%、80 .8%及 79.5%。这两种方法对检测 CHD的价值相似 (P >0 .0 5)。 SPECT与 EBCT联合平行试验的准确性为 72 .7% ;系列试验的准确性为 86.4%。结论 :SPECT与 EBCT诊断 CHD的效率相近 ;SPECT显像和 EBCT冠状动脉钙化定量积分法均为非创伤性检查法 ,对 CHD的诊断各有优势 ,宜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用心率调整QTd指标 (IQTd)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4 3例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行平板运动试验 (ETT) ,测量其运动前、运动中与ST段下移最大时或最大负荷心率时 (无ST段下移者 )QTd、校正QTd(QTdr、QTcdr、QTdp、QTcdp) ,分别计算IQTd和IQTcd。ETT后 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 (CAD)组 2 3例和冠状动脉正常 (NCAD)组 2 0例。结果 运动前的QTdr和QTc dr在CAD与NCAD组间无显著差别。在冠状动脉正常组 ,运动过程QTdp和QTcdp无显著增加 ,而在冠心病组QTdp和QTcdp有显著性增加 (P <0 0 0 1)。在运动过程中 ,QTdp、QTcdp、IQTd、IQTcd在CAD与NCAD组间有明显差异。在NCAD组QTdp、QTcdp、IQTd、IQTcd95 %上限值分别为 74ms、86ms、0 .17ms/bpm和0 2ms/bpm。用其界值作为诊断标准 ,其特异性显著高于ST段压低 ,IQTd和IQTcd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ST压低 (P <0 0 5 )。结论 提示IQTd、IQTcd可作为平板运动试验中诊断冠心病敏感、准确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国英  黄铮 《心电学杂志》1998,17(3):130-131,141
为评价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的临床意义,对36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造影阴性的患才与36例运动试验和造影阳性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平板运动试验参数的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