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敏 《现代养生》2014,(16):170-170
目的:探讨在实施ICU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品管圈(QCC)活动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准备开展品管护理活动之前,需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理论知识,对当前科内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认真分析,最终创建品管小组。结果:QCC活动有效开展后,显著提高了医院ICU护理工作的质量。并且显著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获得了有效提升,团队合作意识表现为明显增强,护理人员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都表现为明显提高。结论:QCC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提高TCU护理管理质量以及促业护理质量改进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意义,成功凸显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管理》2016,(1):72-7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先后建立5个QCC小组,各小组均完成QCC活动目标值的设定,达标率为100%;开展QCC活动后科室在护理文书书写、急危重症病人护理、护士急救技术方面均显著优于活动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7.50%降至1.67%,急救物品缺陷率由13.33%降至5.00%,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91.67%增至97.5%,与活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能有效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实习生行为规范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分标准(实习生版)"回顾性调查某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过程的不良行为发生率,通过确立主题、设立目标及可行性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及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及巩固措施等一系列活动,并对开展QCC活动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某院护理实习生不良行为发生率从73.73%下降至27.95%,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工作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率的作用.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收集2014年3月-2015年2月的数据设定目标值,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血管通路的感染率;圈成员在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责任心、运用品管圈的能力由大幅度提高.结论:运用QCC能降低血液透析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53-1154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前后特诊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变化。方法我科从2013年9月开始实施QCC,分别选择我院实施QCC前和实施QCC后的特诊患者各21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QCC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析QCC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和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QCC活动后,特诊科圈员的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协作力、服务理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较活动前均得到提高(P<0.05)。结论 QCC活动是提高特诊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护理人员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307名护理培训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培训期间实施QCC管理模式,比较QCC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QCC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各项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人员培训期间实施QCC活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培训的综合素质及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为进行品质管理自发地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本文报道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改进气管切开护理方法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3年1月开展QCC活动前6个月入住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脑外科的气管切开患者29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8~72岁,气管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肠内营养(EN)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EN护理质量和病人耐受性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在我院肝胆外科因急性胰腺炎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EN支持的病人,成立QCC小组,并开展关于降低EN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EN护理质量和病人耐受性的QCC活动,分析实施QCC活动前后EN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等. 结果:开展QCC活动后,EN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13.3%),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95%). 结论:将QCC活动应用于EN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减少EN支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对EN支持的耐受性,改善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PICC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选定主题,对病区所有PICC带管者实施护理,比较QCC活动前后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的差异。结果:QCC活动后PICC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85.71%)高于QCC活动前(5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有效提高PICC体外导管固定的正确率,与此同时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工作能力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急诊护理中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畅通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针对选定的主题,借鉴QCC手段进行解析和质量持续改进,在活动实施3个月后对其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该次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找到了问题,在确定主题的同时,分析了原因,然后逐条进行改进,使先前的各类问题得到解决,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大幅缩短了急诊转运时间,而且保证了护理安全。同时,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组织计划能力,增强了创造活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7,(10):1420-142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药剂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品管圈"方法引入药剂科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在各调剂药房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改善药剂质量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药房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药剂质量管理情况。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门诊药房平均每周调剂差错件数分别为21.75件,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平均每周调剂差错件数为8.85件,明显低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下降了59.3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调剂药房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能力评分高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剂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管理办法效果较好,降低了调剂药房药剂调剂差错的件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升了调剂药房药师的工作能力,是改善医院药剂科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个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互相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2012年9月,我院护理部倡议在全院各科开展QCC活动,我科(心血管内科)开展了以"降低动脉采血失败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提高CCU病区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QCC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偏低的原因进行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巩固措施、总结。对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将科室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共54份护理病历进行查阅,记录护理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予以实施。结果应用QCC管理4个月,临床护理文书书写每份病历的缺陷率由活动前的1.52降到活动后的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QCC活动不仅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同时还提高了护士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7月1日建立品管圈(QCC),针对本科室护士对于IAD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重症室患者发生IAD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出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长达9个月的计划-实施-确认-处置(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这几个月的良性干预,该科危重患者IA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原来的8.0%降至2.8%。结论对于IAD的高危患者,运用QCC活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IAD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部不适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小组,比较QCC活动开展前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后的反复插管率由13.3%降至1.7%,拔管呛咳率由50.0%降至10.0%(P<0.05)。实施品管圈后,术后2 h吞咽困难、声嘶及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可降低气管插管术后咽喉不适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从开展培训、组织实施、成果汇报、建立标准、持续推进5方面,介绍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进品管圈活动的主要做法。通过护理品管圈活动,形成了标准化成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形成了护理质量文化。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体现了品管圈活动的科学性,主题选定与标准化成果会影响品管圈活动效果,全员培训与辅导监管可以助推品管圈活动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神经外科癫痫专科知识层级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科室护理人员癫痫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及平衡各种因素能力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通过QCC活动甄选出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级培训。结果 1年后全科护士各阶段专科理论考核,专业技能演练,抢救配合默契度,资料收集有效率,护士临床执业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QCC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激发护士探讨癫痫护理专业的兴趣,认识到了工作的意义使护士对职业的发展有清楚认识,促进护士成长,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护理品质,惠于患者,使临床护理向专业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护理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并发症及护理人员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江门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QCC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采用一般护理,QCC组在一般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QCC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低血压、护理人员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共进行514次血液透析,发生52次低血压,发生率为10.12%;QCC组在514次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22次,发生率为4.28%,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护理活动有利于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及并发症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将活动前后的输液外渗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0.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93.33%升至97.33%,与活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